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节:传承文化基因(第二波)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鲁迅),一年一度的春节源远流长,最为隆重。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国家的细胞。当孩子们用心感受团聚的温暖,亲情的美好,品味舌尖上的幸福,生活的滋味,并用细腻的笔触表现出来,文章自然就有了感染力,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到温情、温馨、温暖、幸福、美满、吉祥等许许多多饱含美好情感的词语。

(插图来自网络

陪伴

孙雨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又是一年除夕夜,一家人照例团聚在姥姥家吃年夜饭。一进家门,姨便笑着告诉在厨房里忙里忙外的姥姥:“昨天问凯欣想不想姥姥,凯欣说她又想姥姥,又想姥姥家的饭!”(凯欣是我表妹),是啊,自从我们两人上了初中,能去姥姥家探望姥姥、姥爷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来姥姥家吃饭的次数也寥寥无几。

每年的年夜饭,姥姥都会做的十分丰盛,姥姥烧菜的技术一直很好,一大桌子的饭菜已经摆好,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除夕夜的美好时光。

晚饭过后,全家人总会一起贴春联,挂福字,把屋子打扫地干干净净,准备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八点了,春晚开始了,姥姥、姥爷仍兴趣盎然地为我们讲述着几十年前的故事,姥爷告诉我们,那时只有春节才能吃上大鱼大肉,才能穿上新衣服,哪里像现在,想吃什么,立刻就能吃到。是啊,现在生活这么好,哪里能体会到老一辈人生活的艰辛呢!正像春晚那首歌《我的春晚我的年》里说的:“一家老小七点半围坐在圆桌边。”几十年前,一家人围着一个小小的黑白电视,品尝着一年才能吃到一次的美食,而那时他们欢聚的喜悦之情不正和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心情一模一样吗?此时,我看到了姥姥、姥爷脸上那眉飞色舞的表情,他们是那么开心,只因为我们可以陪在他们身边,陪他们聊天。

但这表情又似曾相识,我不禁回忆起上午敲开奶奶家的门时,奶奶脸上那慈祥但又掩饰不住开心的笑容。坐在沙发上,奶奶拉住我的手不放,询问我关于学校、学习的事,又说我又长高了,但变瘦了,叫我多吃一点。我可以感受到奶奶苍老的手紧紧地握着我的手,不愿放开,也可以感受到她因为高兴、激动而手不停颤抖。

我又一次将目光停在姥姥、姥爷脸上,此时他们已经讲完故事,正专心地看春晚,不时地哈哈大笑,他们脸上那慈祥、满足的表情深深地印在我心里。

不论是姥姥、姥爷、还是奶奶,他们都已经老了,但当晚辈们陪在身旁,一家人能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时,他们的慈祥与满足,是那么的相似。我想,这也是天下所有老人共同的心声吧!

多陪陪身边的老人吧!趁他们身体还健康,还能与我们共同欢笑,让他们余生都很满足。让自己永远也不为老人而感到愧疚与后悔。

又是一年佳节时

陶宇譞

又是一年佳节时,火红的灯笼挂满了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充满了欢声笑语。一盏灯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桌上摆满了饭菜,如此简单的三样事物,却构成了独特的味道。这种味道,就是年味儿!没错,它穿遍了千家万户,穿遍了五湖四海,穿遍了全中国,它象征了一家人的喜庆,象征了一家人的团圆美满。

记得有一天,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听见一阵轰鸣声从头顶呼啸而过。这声音,真耳熟啊!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一辆火车,上面满载了人,都是回家过年的乘客,一辆又一辆。是啊,哪个在外打工的游子没有一种归乡心切的思绪呢?一切的失落、一切的寂寞、一切的不顺,在回家之后,全都溶解了。

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回到老家,一进门就有热气腾腾的饭菜在桌上等你。进来家门,亲切的叫声爸妈,和他们一起,聊着事业的发展,帮爸妈下厨做顿年夜饭,听着爸妈对你嘘寒问暖,尽管这是你从前听腻了的声音,但这是最关系你、最疼爱你的人发出的亲情的声音。在这人生仅有的时光里去珍惜这些声音吧,它们是你最温暖的,家的牵挂。

吃着香喷喷的年夜饭,和父母、亲人们围坐一桌,聊着我的学业、父母亲事业的发展,每个人脸上的笑靥,就像一朵朵春花,娇艳地绽放在每个人的脸上,也绽放在了每个人的心底……

偶然想起新年过后电视上演的一个综艺节目,众位名人聚在一起,回忆自己的父亲母亲,聊着聊着,滴滴热泪滚落下来,打湿了在场所有人的衣襟,但他们不得不轻轻地擦拭眼泪,坚持着继续说下去……是啊,回忆到自己的父母,有谁不会情不自禁地多说两句呢?随后,节目中放出了一首歌:“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只有一个人还爱你虔诚的灵魂,爱你苍老的脸上的皱纹……”是啊,当父母老了,不能再照顾我们的时候,我们只需陪在他们身边,和他们聊聊家常,他们就会感到幸福和快乐。

每个人曾经都是孩子,父母何尝不是呢?以前我们被父母抱着,呵护着养大,现在,该我们为父母付出了吧。又是一年佳节时,又是一年团圆时,让我们陪在父母身边,珍惜和父母团圆的时间吧。家,是我们温暖的港湾;家,是我们心灵的归宿。只要亲情在,不管是豪宅别墅还是偏僻的角落,都能成为一个家。毕竟,一生能团圆的时光,再怎么争取,都是有限的,再怎么回忆,时间是无情的,那些宝贵的时光,都不会再回来了……

我和堂弟相聚在惠州

邵翊峻

年年都有春节。每逢春节,人人都要回老家看望亲戚,一起熬夜观看春晚……然而,我这次过的春节比较不一样。

我的老家在江西,但我这次却去了惠州。因为我的堂弟生活在那里,之前他每次春节都会和叔叔婶婶一起来北京见我们,今年我特意和父母一起去惠州见他们,还去了些地方游玩。

将要坐飞机去惠州的那天早上,我在课外班上课时不停地看手表,十一点三十、三十一、三十二……我十分激动,就要见到老弟啦!一年不见的我们终于要重逢了!在飞机上,我一边看《西游记》,一边想着这个事。当我们下飞机时,堂弟、叔叔早已经在机场等我们了,我一见到堂弟特别高兴,两个人拥抱在一起,一路上说说笑笑,不一会就到了他们家,见到了堂妹和婶婶。

在春节中,我们品尝了这里的美食,比如:猪肚鸡、猪杂粥和惠州特有的早茶,然而让我最难忘的还是和弟弟一起在红花湖骑行、一起登上罗浮山、一起在三角洲岛堆“城墙”。红花湖湖面清澈、湖的四周有一大片的木棉花围绕,我和弟弟在红花湖的沿湖公路上绕湖骑行。沿途有很多起起伏伏的坡道,我之前没有骑过这样的路段,起初妈妈担心我会在下坡时不慎从自行车上摔下来,所以让我和爸爸一起共骑一辆双人车。后来爸爸见弟弟一路骑的很顺畅,就让我尝试自己独自骑一辆车。我开始有点害怕,但是还是克服心理的恐惧,自己骑上一辆车追上弟弟,每当遇到下坡时我都使劲捏着刹车闸,遇到高的上坡实在骑不动时就下来推车上去,最终完成了18公里的行程。

罗浮山山脚下看起来比较一般,但当我们坐索道上山时,感觉风景还是很美的,向四周望去有各种各样以前没有见过的树木,树木都特别高,有点热带雨林的感觉。我们下了索道,又往上爬了不远便来到了鹰嘴岩,在那里拍了一张全家福。鹰嘴岩上的地板是玻璃做的,往下看可以看到下面的山,有点吓人。之后妈妈和婶婶觉得累了,就在原地休息,我们其他人准备继续登顶。然后,不知道怎么突然堂妹和我们走散了,也许是我们光顾得去登顶。我们兵分两路,最终用电话手表联系上了妹妹,虚惊一场后决定放弃登顶,直接下山了。

巽寮湾最让我惊讶的是海水非常清澈,沙滩上的沙子又细又白,没有一点小石子或者杂质,甚至比海南亚龙湾的还要好。我们乘坐快艇登上三角洲岛,我和堂弟堂妹三人在沙滩上挖了一个大坑,将挖出的沙土垒在坑的周围一圈,堆成“城墙”,防止海浪冲进来。堂妹还非要给它起了名字叫“坚持国”,我笑了,哪有这么小的国?一开始“城墙”防御得很好,随着时间推移,海水开始涨潮了,几次猛烈的海浪都差点将它冲垮,我和堂弟赶紧挖沙土补回“城墙”,不过最终还是让大浪把我们的“国”冲得无影无踪了。我伤心又想笑:“哈哈,这应该就是世界上最小、生存时间最短,而且是被海浪冲翻的国吧!”

我和弟弟相见的这几天很激动,每天一起打篮球、聊天、看电视、打扑克,晚上一直到12点才肯睡。春节一转眼就过去了,当我登上飞机离开惠州时,心中还有一些酸涩,或许下次和弟弟相见就是明年了,真希望暑假还可以再到惠州见他们!

飞机上,我写了一首小诗来纪念这次旅行:

罗浮山登高,沿途风景秀;

堂妹不慎丢,多亏父叔救。

红花湖骑行,兄弟肩并肩;

建国巽寮湾,惜涨潮冲翻。

旅行很愉快,相聚太短暂;

学业共进步,暑假再相见!

春节回乡见闻

罗雅琪

春节到了,新的一年新的开始。在我升入初中后的第一个寒假里,因为妈妈单位要值班,我和爸爸赶在春节前夕踏上了回乡的路,目的地——四川达州,位于四川东北部的一座小城。我生在北京,长在北京,达州是我的老家,我的爷爷、奶奶和好多亲人生活在那里,我们也只能利用春节假期回来看望亲人们和这座小城。

伴随着飞机引擎的轰鸣声的减弱,飞机降落在达州机场,我心里的欢喜与紧张占领了我的内心,我挺想念我的爷爷奶奶和亲人们的,还有这座美丽的小城。一下飞机,我就嗅到了与北京不一样的新鲜空气,寒冷而湿润,夹杂着青草与树叶的清香。因为四川的地理位置和地势原因,机场被一片片梯田所包围,梯田里还种植着许多农作物,到处都是绿油油的,让人心旷神怡。

“嗨!这边!”我二叔在出口处用四川话叫我们,我们冲他挥挥手,加快脚步走出了机场。二叔带着表哥、堂姐都来了,我们一起坐上了回家的汽车。路上,爸爸和二叔他们一直在聊家里的情况,而我,这个听不太懂四川话的孩子被窗外的景象吸引了。汽车穿梭在山与山、树与树之间,路旁不时的闪过片片油菜花田,为绿色的延绵起伏的大山点缀上了几分灵动。过了一座又一座桥,桥下是潺潺流水,耳边传来哗哗的流水声,河水就这样伴着我们一路蜿蜒向前。

不知不觉,汽车驶入了高楼耸立的小城,华灯初上,广场上人们跳起欢快的广场舞,还有那追逐嬉戏的孩子们,一片繁华热闹的景象。望着车窗外的景象,我不由地回想起前年回来的时候,这里还到处是低矮的砖楼,房子的外墙上爬满了青苔和爬山虎,河岸边许多管道将黑臭的污水排入河中,城里的道路坑坑洼洼,遇到雨天到处是泥泞和水洼。不过我喜欢那个时候爷爷家楼下的小院,院子里种着许多可爱的蔬菜和瓜果,人们可以坐在院子里聊天说笑、下棋、打麻将,记得我还和堂姐一起放飞过一只孔明灯呢。

到家了,爷爷、奶奶为我们准备了许多四川美食,大家围坐在客厅里有说有笑,谈论着身边的每一件事,也关心起了十九大这些国家大事。我不时还会被问到在北京的情况,比如上初中后的学习情况、学校里有什么有意思的事等等。年初,爷爷拿到了回迁房的钥匙,我们一大家子人一起去看了新房子,是江边带电梯的楼房,宽敞漂亮,下次回来我们就能住进新房子了。接下来,我和爸爸在老家度过了愉快的几天,吃年夜饭、守岁看春晚、拜年拿红包、逛街……快乐而充实。

返回时,我其实还有些依依不舍,感受着亲情的温暖,不经意间,又亲历着家乡的变化。生活在小城中的人们安居乐业,生活蒸蒸日上,希望这变化再快一些,让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好,人们的日子越过越幸福。

我的春节印象

田潇晗

“来啦来啦准备吃饭!”素来严肃的爸爸也流露出抑制不住的兴奋。说罢他便把那盛在白盘中的红烧肉端上桌来。伴随着爸爸欢快的声音,妈妈也拿着碗筷出来了,不用说,定是五套。

依旧是四个人的团圆,依旧是熟悉的五套碗筷。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唯独留出了那个主位。如今条件越来越好,爸爸忙了一下午做出的山珍海味摆了满桌,桌角那道白菜素馅饺子似乎显得格格不入。可这一道平淡无奇的菜肴却是年年必有的。大家纷纷举杯,祝奶奶福如东海,祝爸爸事业有成,祝妈妈貌美如花,祝我学业进步。最后都默契的朝着一个方向敬了敬。又是一年合家欢,许久未曾团圆的我们坐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满是温馨祥和的氛围。窗外那五彩斑斓的烟花驱赶走了黑夜的静寂。

终于开始品尝这一道道佳肴了!鲜极了的丸子汤,肥而不腻的扣肉,还有那烤排骨,肥嫩的肉质被烤得焦黄脆嫩,浓香的汁水包裹在周围,在灯光的照射下泛出点点的油光,扑鼻的香味阵阵袭来。更不用说爸爸的绝活酸菜鱼了,一打开盖子浓浓的鱼香扑鼻而来,就算光闻不吃,也能把人给谗到!奶奶边夹饺子边说着:“老头子你尝尝还是不是那个味。”她眼底露出了许久未见的温柔。那多出来的碗筷,单独留出的主座,特意准备的白菜饺子,全家人对着一个方向的敬意,无一不是为了奶奶口中的“老头子”啊!这么多年来一直是这样,这些习惯从未变,也不会变。我虽从未见过爷爷,但奶奶时常拿出的那张照片上也看的出爷爷难以掩盖的英俊。奶奶总是对我讲他的故事,辛苦穷困了一辈子,也没来得及享福。奶奶从未放下爷爷,爸爸一直对爷爷有歉意,所以每年年夜饭时全家都会不约而同的进行这场“仪式”,这场只为了爷爷的“仪式”。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除夕夜是全家团圆的日子。而对于奶奶,对于爸爸妈妈,对于我们全家人来说,没有爷爷就不算团圆。死亡不是真正的失去,遗忘才是永恒的消亡。所以只要我们记得爷爷,他就一直在我们身边,我们何尝不是团圆呢?我想这种团圆,比那些一大家子人在一起却心中早缺失了温暖与爱的团圆要幸福的多吧。

窗外的烟花艳丽了一夜,屋内的灯火通明了一晚。大家都想着念着那个遥远却又亲近的人……

团圆

孙榕

一道一道的菜被端上来,转盘上很快摆满了。有些菜不得不架在两个盘子之上,一层叠一层,倒有种“步步高升”之意。烤鸭的浓香在桌上环绕,鸭架汤的热气弥漫在空中,每人的脸上都是两团红晕,耳畔挂着汗珠,嘴上似抹了猪油,亮铮铮的。

除夕夜我家八口人相聚在全聚德饭店。刚刚五点,大包间内就坐满了人,人声鼎沸,不甚热闹。一共五家,五张圆桌,桌桌如此。男女老少身着红衣围坐桌旁,包间内亮丽的红色是团圆的喜悦。

身后的一家已经吃好,张罗着服务员拍全家福留念。两位八十岁左右的老夫妻互相搀扶着,慢悠悠地移到最前面的椅子上;随后起身的是一对五十多岁的夫妻,二人的两鬓已经花白,他们牵着手,站在父母的身后,手轻轻搭在父母的肩上;接着一位年轻妈妈将一个不满一岁的胖小子从宝宝椅中抱了出来,然后牵着丈夫的手,笑盈盈地走到父母身旁,孩子的爷爷笑着理了理孙子的头发。一家四代人欢聚一堂,身后的“锦绣山河”壁画与红衣应和着。团圆的气息格外浓烈,服务员举起相机,幸福的时刻就此定格。

……

东北的除夕夜,是雪与鞭炮的合奏,鞭炮噼里啪啦地在雪上翻滚,溅起的雪粉与火花交织在一起,形成冰与火的二重奏。

去年的团圆留在东北的家中,十五口人团聚在客厅。奶奶把最大的木桌子拿了出来,十五口人却搬了十六把椅子,洗了十六双碗筷。奶奶旁边的椅子是空的,碗里,却是满的。奶奶边吃边给爷爷夹菜,清蒸鱼、鸭肉、芹菜、粉条、肉冻,碗上架着筷子。我不知道爷爷是否可以吃到,但我看见,奶奶的眼睛红了……

外面的鞭炮声还在响,雪花还在飘,空气中弥漫着灰黑色的浓烟,路口的火光缓慢地跳跃着。火光附近的雪是黑色的,上面零碎地挂着半黄半灰的纸钱屑。风吹得它们摇曳,一团悲伤的火燃在夜中,把思念带到了天边。

有些人可以团圆在家里,有些却只能团圆在心里。

新年

杨子汐

我的老家在山东青岛,而我的每个春节都回到那里过,和我的爷爷奶奶一起。

刚下火车,清爽的海风扑面而来,蓝的不带一丝杂质的天空中一轮火红的白日自上而下,洋洋洒洒的提供着一丝丝热度。在高架桥上看下面的大海,苍茫却又清澈,海浪高高的卷起,同时与它被卷起的还有我急切要回家的心情。火车站离家很近,很快,我就看到了每年见一次的村口以及熟悉的家门口。我冲进了门去,先紧紧抱住了爷爷,然后就看到了奶奶。奶奶坐在炕上,一反平时一直在厨房里忙活的勤快身影。我有些疑惑的和奶奶打了个招呼,而奶奶回答我的声音也显得有些有气无力。进门来的爸爸显然也发现了这个事实,而我也从他和爷爷的对话中得知。奶奶病了。奶奶好像是在她做饭的时候突然一个站不稳就摔倒了地上,然后怎么站都站不起来了。于是从来没去过医院的她破天荒的第一次去了医院。不过从爷爷的口气听来这好像并不是什么很重的病。我和爸爸都松了口气。

在略显昏暗的落日下,奶奶的皱纹显得很深很深。她显得格外的苍老。微驼的背,花白的头发,都是岁月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迹

走出了爷爷奶奶的院子,我去和爸爸的大哥他们一家子打招呼。推门进屋,里面原来我哥和我嫂子结婚时的装饰还在,他们的灯很亮,把屋子烘托出一片喜气洋洋的明亮。今年哥和嫂子刚生了宝宝,听他们说这次过年回家要从天津把那四个月的宝宝一起带回家。我有些兴奋的推开了客厅的门。果然,哥哥和嫂子都在屋中。嫂子的怀中抱着一个身着粉衣的小娃娃。她瞪着一双清澈明亮得仿佛能映出世间一切事物的大眼睛,小小的手和叫紧紧地抱在嫂子身上。她很安静,长长的睫毛刚好盖住眼睑。她好奇的盯着我这位“不速之客”。我急急忙忙的与嫂子打了个招呼后,就开始用手握住小侄女的小手。我想起在十一假期见到刚出生的她时,她还是那么瘦弱,仿佛一碰就碎的易碎品一样。如今,她已经能够紧紧的抓住我的手不放了。

除夕那天晚上,嫂子把小侄女抱到了爷爷奶奶的屋子中。奶奶高兴的将小侄女抱来抱去,但是和她玩了一会后,她便累的躺在了炕上。小侄女白嫩的脸蛋与奶奶脸上深深地鸿沟产生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差距刺痛了我。想起爷爷奶奶在上一次见面时还很有精神来着,那是什么时候来着?好像是在前年他们还在为我哥哥的婚事操心的时候吧。也许是他们在去年事在哥哥结婚时脸上有着深深笑容的时候吧。或者也许是他们原来还在北京时,陪我玩球的时候吧。好像就在去年,他们看到了我的小侄女也就是他们的重孙女的时候,他们好像就有些衰老了。仿佛是这个小孩子出生以后,他们就能安心衰老了一般……

电视中春晚的倒数声响起,我们一家人都全神贯注的盯着电视。终于,新年的钟声响起,家中顿时充满了拜年热闹的声音。新的一年代表着什么是爷爷奶奶又苍老了一岁,却又是像小侄女那样的娃娃又成长了一岁。在新的生命成长的同时,也是老一辈人衰老的同时。所以在关注新的生命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去关心那些逐渐走向生命尽头的爷爷奶奶那一辈人。

年夜饭

王子川

这是一个普通而又不普通的夜晚。

今天,夜空将因烟火而格外明亮,餐桌将因团圆而满载珍馐。

一家人今天要准备年夜饭。数一数,这人真多,爷爷,奶奶,三叔,二婶…….加上两个堂弟,这小小的桌边将要摆上十一个席位。

我们从下午便开始忙碌,奶奶要摘韭菜,这一条条细长、嫩绿的韭菜让奶奶掐过,摘根,洗涮后各个容光焕发。她今年七十七岁了,自古七十古来稀,她老人家不仅身体健康,还自学了种种养生之法,以此照料患病的爷爷十四年,今天是她最放松,最开心的一天了。他还跟我聊起来:“大孙子,你长大要去外国读大学啊。”奶奶操着一口东北方言问我,“是啊。”我答道。奶奶说:“那多好啊,咱家又多了一个大学生呀。”她呵呵笑道,“不过啊,读完还得回家来,为国家干事儿。”在厨房和面的三叔突然说:“就是,在国外哪有酸菜炖排骨吃啊。”我们几个笑声不断。有时让海外学子思念的,就是一道这样的家乡菜。

二叔正教堂弟认亲戚,二叔说:“这是哥哥。”堂弟就说:“哥哥过年好”。“这是大伯,是哥哥的爸爸。”堂弟指着爷爷说:“这是谁呀?”二叔回答:“这是爷爷,是大伯的爸爸。”堂弟笑着说:“家里有两对父子。”我们都笑了。一个家庭里,能有几对父子呢?

该包饺子了,家人一起动手,堂弟才三岁,也要来包,结果馅儿放多了,漏了出来,还弄了一脸面粉,三叔就一点点教堂弟包。似乎每个人都没意识到过了多久,包了多少个,边聊边包,几个人一起……后来直到把面包完,大家才知道,这些饺子煮三锅都富余。

菜都上齐了,家人陆续入座。家中的年夜饭几年来都是一个样子,酸菜排骨,酱肘花和堂弟喜欢的拔丝地瓜,当然也少不了韭菜馅儿的饺子。而我们从来也吃不腻,或者是不介意桌上摆的什么菜。

十二点了,屋外天寒地冻,屋内灯火通明,这是一个普通又不普通的日子,在这间小房子里,坐着全家十一口人,可我不觉得狭小,这小小的屋子似乎在长大,打破了空间,比世界还要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涯去住泪沾巾--纪念逝去的亲人
我的世界谁能懂
留守儿童自述:那些年幽幽暗暗,到处穿梭,躲在角落…… | 有故事的人
妈妈生,爷爷奶奶养,爸爸妈妈来观赏。---写的很现实!
殳俏 | 灶间之年
12岁孩童:为什么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怜的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