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京上空保卫战中夜间拦截B-29的中流砥柱,日本ki-45屠龙战斗机

由于传统单发战斗机航程有限,难以为远程轰炸机提供全程护航,如果研制一款速度快、航程远、火力强的双发多座多用途重型战斗机,就可以适应截击、护航、侦察、对地攻击等多重任务。因此20世纪30年代世界上兴起了一阵研制双发远程多座战斗机的潮流,例如英国的英俊战士、德国的BF-110就是这阵潮流下的产物。

德国BF110即是双发远程多座战斗机研制潮流下的产物

而敢于尝鲜的日本自然也没有落下,日本陆军在1937年公开向川崎、三菱、中岛三家公司招标研制一款远程战斗机为轰炸机护航。日本陆军对新战机的性能指标有,最高速度要在5000米高度上达到每小时540公里,作战高度范围要在2000米-5000米,巡航时间要在5小时以上,武器配备上要有固定机炮一门,固定机枪 2 挺和旋转机枪 1 挺。

摸索中前进,一波三折的战机研制,川崎ki-45屠龙的诞生

由于三菱和中岛公司分别将大量人力物力投入零式和一式隼、钟馗等新型单座战斗机的研制中,无暇再兼顾双发战斗机,先后放弃了这项竞争。而川崎公司则由于在之前的战机项目竞争中全部失败,只能全力押注该项目,但该项目的战机研制可谓是一波三折。

由于风冷双发动机、可收放式起落架、战斗机旋转枪架和机炮均属于川崎公司没有涉及过的项目,即使川崎的设计团队仅用10个月就完成了1号原型机的设计,但是在试飞时问题频出,先是最高飞行速度没有达到军方要求,其次是飞机的起落架和发动机存在机械故障。虽然川崎公司后续对飞机进行了多次改进,包括换装更大马力的中岛ha-25星形发动机、为发动机加装导流罩、将人力收放的起落架改为电动式,但是在速度上仍低于设计要求的指标。

Ki-45 一号原型机

迟迟达不到军方的要求,但不甘再次失败的川崎公司决定推倒重来,直接放弃目前已经研发的原型机,改用99式轻型轰炸机的机体为基础进行研发。为此设计师土井武夫首先对99式轻轰的发动机罩和支撑系统进行了改进。其次考虑到机体重量增加,保持机翼主体构造与99式轻轰不变的情况下,将机翼面积和翼展进行了增大。此外为了达到陆军要求的速度,川崎还为ki-45换装了ha-102发动机。

总的来说川崎是尽最大可能利用了99式轻型轰炸机的成功设计,尾翼、驾驶舱风挡、起落架收放装置、操控装置和油压设备均是原封不动的沿用,仅在机身上取消了炸弹仓和机首风挡。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ki-45的后座旋转机枪架设计,设计师将射手座位、枪架和风挡被设计成一体化,机枪手可以利用座舱内的马蹄形滑轨左右移动机枪,再通过俯仰滑轨实现上下射击角度的调整,该设计在实战中被证实是一项极为成功的设计。

川崎式旋转枪架

1941年5月基于99式轻轰重新设计的ki-45试验机试制完毕,并进行了试飞,试飞时该机在6000米高度达到每小时540公里的最高速度,并且在爬升速度、航程和操控简易程度上都令军方十分满意。1942年11月日本陆军正式采用该机,并名为2式“屠龙”战斗机。

实用升限高、火力凶猛、大航程、机动性差的重型专用战斗机,屠龙的性能评价

在最高速度上,换装两台1050马力的ha-102发动机后,ki-45屠龙的最高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560公里,与德国的BF110最高速度相同,比英国的英俊战士每小时快30公里,在速度上作为重型战斗机的屠龙还算合格。

在实用升限上,ki-45屠龙可达10000米的高度,略低于bf110的10500米,远远高于英俊战士的7950米,而较高的实用升限成为屠龙在截杀B-29时最大的依仗,屠龙可以飞到实用升限是10200米的B-29的下方位置,使用斜向机炮攻击B-29的腹部。

在机动性上,由于ki-45屠龙空重较大达到4000公斤,机翼面积为29平方米,翼载较大,机动性较差,空战中只能沦为单发战斗机的猎物,所以ki-45主要被日本用来执行对地攻击和拦截高空轰炸机任务。

在航程上,ki-45屠龙的续航距离可达2260公里,是bf110的两倍,略低于英俊战士的2368公里航程。

在火力上,由于ki-45主要作为夜间战斗机使用,ki-45改丙型的火力配置为1门37mm机炮,2门20mm倾斜机炮和1挺7.7mm后座旋转机枪,可以说相比于传统日式战斗机,其机载火力是最为凶猛的,日本飞行员更喜欢用ki-45的火力执行对海对地攻击。

在防护上,虽然ki-45加强了对飞行员和飞机油箱的装甲保护,但由于沿用了99式轻轰的机体,防御能力相对于欧美战机仍有差距。

从性能上来说,双发屠龙战斗机是一架实用升限高、火力凶猛、大航程、机动性差的专用重型战斗机,无法完成设计之初的为远程轰炸机护航任务,只能用于对地进攻和拦截高空轰炸机。

东京上空保卫战中夜间拦截B-29的中流砥柱,屠龙的实战表现

ki-45屠龙自1942年9月进入量产后,截止到二战结束前累计生产了1699架。

作为远程护航战斗机,屠龙首先被投入南太平洋的新几内亚,为日本轰炸澳大利亚的轰炸机提供护航,但由于机动性太差,面对更机动灵活的“喷火”时只能沦为他们的猎物。因此日本飞行员更多的使用屠龙来攻击装甲车等地面目标和运输船只等海上目标。此外日本飞行员还使用屠龙截击美国B-24解放者轰炸机,1943年9月,日本陆军第五飞行战队的屠龙就对美军没有护航机掩护的B-24进行了拦截攻击,成功击落1架。

1944年6月美国实施了代号为“马特霍恩”的空袭日本本土行动,出动75架B-29战略轰炸机从成都起飞轰炸九州钢铁厂,由于部署在日战区的雷达侦查到了此次空袭,日本陆军第四飞行战队的屠龙战斗机对B-29编队进行了精准拦截,取得了击落6架、击伤7架的巨大战果,一时名声大噪。

此后随着美国B-29战略轰炸的愈演愈烈,日本愈发看重屠龙战斗机的价值并从南洋地区调回了大量屠龙战斗机参与本土空中防卫。后来为了增强屠龙的火力,日本将屠龙改装为夜间战斗机,安装了2门20mm斜向机炮,使屠龙具备了从B-29防卫火力薄弱的机腹后下方进入向B-29发动开膛式攻击的手段。

在白天的拦截战中,由于B-29编队拥有密集又凶猛的自卫火力网,屠龙得手的几率不大,但在漆黑的夜晚,借助夜幕的掩护,可以接近B-29,然后利用屠龙机首下的着陆灯照射B-29发动攻击。从战绩上来看,屠龙在东京防空拦截战期间,累计击落了60多架B-29,占到了B-29总击落数的三分之二,可以说是日本拦截B-29的中流砥柱。

但是由于B-29数量太多、轰炸频次太多,而屠龙战斗机战队疲于奔命应付美军的轰炸,许多经验丰富的飞行员不断在空战中战死,具备攻击能力的屠龙战斗机也越来越少,屠龙战斗机的拦截越来越无力。

结语

作为跟随20世纪30年代潮流发展起来的一款重型双发战斗机,由于日本缺乏足够的技术积累,最终只能在99式轻型轰炸机基础上开发出这么一款速度不慢、火力凶猛、但机动性较差的重型专用战斗机。

可以说作为远程护航战斗机,该机的设计除了航程较远外是极其失败的,好在“天生我材必有用”,日本飞行员也成功找到了ki-45的“使用说明”,即利用其在稳定的飞行能力和凶猛的火力执行对地面和海上目标的攻击,此外该机在中高空对没有战斗机护航的美国轰炸机具有较强的威胁能力。

得益于较高的实用升限、凶猛的火力,ki-45也是日本陆航执行拦截B-29任务的中流砥柱,但由于战机数量和飞行员训练水平降低,ki-45取得的战果相对于庞大的美国B-29轰炸机数量微不足道,没有对美国轰炸机部队产生绝对的威胁,即使该机被命以“屠龙”之名,最终也是无力回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夜间战斗机 - 战斗机的一种
武器欣赏:鹰击长空,二战十大经典轰炸机盘点
一战就让损失13架飞机,10名飞行员牺牲,他们究竟遇到了什么?
二战九大经典战斗机排名
日本二战陆军航空简史(一、概况)
二战日本陆海合作航空产物,美军战后测试,速度超越自用最快战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