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带你进入冬至的历程!

冬至,俗称“长至节”、“冬节”或“亚岁”等。冬至具有自然和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的一种,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民间有“冬至如大年”的说法,可见冬至的重要性。

说起冬至的来源就要从三千年的周朝开始说起了,我们都知道周朝的历法,古代有“改正朔,易服色”的传统,直到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理论,才有了“三统三正”的说法。

对于“正”这个字,在我们现在来看一般说的是正月,也就是一月,而古代的正月是指哪月呢?就拿夏朝来说吧,夏朝是以一月为正月的,因此是夏建寅;商朝则是以十二月为正月,因此是周建子;周朝则是以十一月为正月;而秦朝则是以十月为正月,到汉朝时又采用了十一月为正月。这与夏朝的历法一样循环,故而以一月为正月,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农历”。

周朝的正月就是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朝把冬至作为一年的岁首,拜岁和贺冬并没有什么区别。《后汉书》中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这是汉朝对冬至的重视。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到了冬至文武百官就要举行庆贺仪式,朝廷上下都要放假,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好友都会拿美食相互赠送、拜访,高高兴兴的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魏晋六朝的时候,冬至又名“亚岁”,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到了宋朝时期,冬至就逐渐成为了一个祭祀的节日了。在明清时期,皇帝更看重冬至,这一天,皇帝要亲自进行祭天仪式,因此,便有了“冬至郊天”这一说。

“以冬至日,致天神人鬼。”这是《周礼.春官.神仕》中所记载的。意思就是说,在这一天,人民要敬天地神鬼,以此来求平安、去灾害。在这三千多年的发展中,人民也越来越重视冬至,其节日的氛围也越来越高。《东京梦华录》室友南宋时期孟元老所写,书中记载“十一月冬至,京中最重此节,虽致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朴,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说到冬至,不得不说民间的歌谣“数九”:“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就是说冬至是一年中最寒冷的一天,冬至以后,太阳的直射点就会向北移动,白天就会逐渐边长,气温也就逐渐升高。

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说到这,不得不说一下冬至这天都吃什么了。民间有句“十一月,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那么,水饺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是由张仲景所创。张仲景曾在长沙做官,辞职后回家的途中看到不少人都饥饿难耐,还有不少的人耳朵都冻烂了。张仲景看到后便想到用肉和药材混在一起,用面包成了耳朵的形状,煮熟了让人们吃。那些饥饿的人民吃了饺子,不仅可以充饥而且耳朵再也不烂了,所以,大家都叫“娇耳”,后来就传成“饺子”了。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冬至不止吃饺子还会有各色各样的传统美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冬至的“双重身份”
冬至大如年
冬至要进补,皇帝要祭天,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什么 ?
#冬至# 【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谁?】...
冬至起源于何时,这天人们又会进行哪些习俗活动
中国冬至饮食习俗探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