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赞美女性的对联:李清照
1、
才气昂然写相思之忧;
出水芙蓉洒千古之愁。
2.
大江东去,众浪齐奔,淘尽千古英雄汉;
新春乍来,群芳竞放,盛开一朵女儿花 。
3.
傲恃寒梅独放;
情溶海棠醇酿。
4.
闺中苏辛,别是一家,史家称道传孤本;
词里三瘦,堪叹婕妤,金石录中寄深情.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金石相与析清照词论千载秀;
文苑共欣赏百脉绣江万古流。
红雨飞愁千秋绝唱消魂句;
黄花比瘦一卷高歌漱玉词。
赞美女性的对联 - 搜索 (bing.com)
赞美秋瑾对联
秋瑾(1877-1907),女,原名秋闺瑾,字璿卿,又字竞雄;号旦吾,又号鉴湖女侠。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出生于福建厦门。清光绪二十年(1894),其父秋信候任湘乡县督销总办时,将秋瑾许配给今双峰县荷叶乡神冲王廷钧为妻。光绪三十年,秋瑾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光绪三十一年归国。春夏间,经徐锡麟介绍加入光复会。七月,再赴日本,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翌年归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宣传女解放主张提倡女权,宣传革命。1907年7月13日在大通学堂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浙江绍兴轩亭口。后人辑有《秋瑾集》。1995年,秋瑾被中央认定为“中华百年女杰”之一。
孙中山(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
轩亭留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
注:辛亥革命后,绍兴建风雨亭(原名“轩亭”)纪念秋瑾,孙中山专程前往祭奠,并撰此联悼念。上联“江户”,日本东京之旧称。“矢丹忱”,指矢志革命。矢,通“誓”。“首赞同盟会”,指1905年加入同盟会,曾两次慷慨赞助同盟会经费。下联“轩亭”,指绍兴轩亭口,秋瑾就义处。“侠女”,秋瑾自号为鉴湖女侠。一个“招”字,写出了孙中山缅怀的激情,读来令人有回肠荡气之感。“愧”字,写自愧的心情,亦有抱恨革命尚未成功之意。
周恩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勿忘鉴湖女侠之遗风;
望为我越东女儿争光。
唐群英(同盟会的第一个女会员):
革命潮流是秋风吹起;
自由花蕊要血雨催开。
蔡元培(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
巾帼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
亭台悲风雨,虽死不死终自由。
冯玉祥(民国时期军事家,爱国将领):
丹心应结平权果;
碧血长开革命花。
吴芝瑛(金兰之交):
一身不自保;
千载有英名。
又:
叛家庭,反满清,一腔血,一身胆,雪剑鸟枪侬革命;
埋侠骨,送英灵,一抔土,一把泪,斜风冷雨我悲秋。
又:
今日何年,共诸君几许头颅,来此一堂痛饮;
万方多难,与四海同胞手足,竞雄世纪新元。
又: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志未酬,香已消,秋风秋雨山阴道;义结金兰,情同手足,妹荣归,姐耻在,切齿切骨万柳堂。
赞美秋瑾对联 - 搜索 (bing.com)
挽联一束祭秋瑾
时间:2014-03-15 13:43:21
核心提示:被周恩来誉为“女中豪杰”的秋瑾女士,1907年7月15日(农历六月初六)惨遭清廷杀害后,举国震惊,各界人士纷纷以挽联这种特殊形式声讨清王朝的残酷,缅怀女侠的壮烈。试举数例。
秋瑾被捕后,清吏逼供,她索纸笔书写了“秋风秋雨愁煞人”七字,此七字后被称为秋瑾的绝命词。秋瑾就义当天夜里,有人据“秋风秋雨愁煞人”的主题,撰书了一副嵌名联,冒险张贴于秋瑾殉难之处的绍兴轩亭亭柱上,联为:悲哉秋之为气;惨矣瑾其可怀。
上联取意于欧阳修的《秋声赋》:“悲哉,此秋声也,胡为乎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凛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寞。”“瑾”,美玉。“瑾其可怀”典出《楚辞·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得所示。”此处“怀”作“怀念”解,喻秋瑾之人如其名(美玉),令人怀念。
1902年,秋瑾之夫王廷钧赴京就任户部主事,秋随夫而行。王寓近邻为户部郎中廉泉宅。廉思想维新,在京开设文明书局,并与日人合办东文学社,颇有影响。廉妻吴芝瑛系桐城派文学大家吴汝纶侄女,工诗文,善书法。秋与吴一见如故,结为义姐妹。秋在吴家阅读了许多新学书刊,吴还引荐秋参加“上层妇女谈话会”,使性格伉爽若须眉的秋瑾眼界大开,胆识俱增。后来,吴又积极赞助秋瑾脱离封建家庭羁绊前往日本留学。离国之日,吴邀约众女友在陶然亭为秋瑾饯行。席间,吴芝瑛挥毫作联,以志别绪,联曰:驹隙光阴,聚无一载;风流云散,天各一方。
秋瑾遇难后,吴与秋另一挚友徐自华一起,遵秋瑾之遗愿,“卜地西湖西泠桥畔,筑石葬之”。吴还亲书墓碑“鉴湖女侠秋瑾女士之墓”,并在其寓所建“悲秋阁”,复为秋瑾作传。吴还先后书挽联数副,其肝肠寸断之情寓于联里字间:
英雄尚毅力;志士多苦心;
一身不自保;千载有雄名。
今日何年,共诸君几许头颅,来此一堂痛饮;
万方多难,与四海同胞手足,竞雄世纪新元。
叛家庭,反满清,一腔血,一身胆,雪剑乌枪侬革命;
埋侠骨,送英灵,一抔土,一把泪,斜风冷雨我悲秋。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志未酬,香已消,秋风秋雨山阴道;
义结金兰,情同手足,妹荣归,姐耻在,切齿切骨万柳堂。
山阴:地名,即今浙江绍兴。吴芝瑛年长秋瑾7岁。万柳堂:全称“小万柳堂”,吴之室名,在上海曹家渡,吴又称“万柳夫人”。
1906年3月,自日本回国不久的秋瑾,经陶成章、蔡元培、褚辅成等人的荐介,前往浙江吴兴浔溪女校任教,时任该校校长的徐自华盛情接待。秋瑾膳宿于徐家,两人同校共事,朝夕相处,情意相投,如同姐妹。徐自华及其胞妹蕴华经秋瑾荐介,先后加入同盟会和光复会。同年秋,秋瑾离职前往上海筹办《中国女报》,徐氏姐妹勉力捐助1500元,使该报终得问世。1907年夏,秋瑾回绍兴主持大通学堂,并与徐锡麟等积极策划浙、皖起义。徐氏姐妹典尽妆奁饰物。得黄金30两,面交秋瑾作军饷。秋瑾自知起义艰险,遂脱下腕上双龙翠钏赠徐自华,并说:“如果不幸牺牲,愿埋骨西泠。”秋瑾殉难噩耗传到杭州,徐自华悲恸欲绝,挥泪撰写《祭秋女士》文,以抒悼念之情。后又偕吴芝瑛冒险赴绍兴将秋之遗骸秘密运杭安葬,并有挽联:秋菊有佳色;社会惜斯人。
1896年,秋瑾以父母之命,嫁湘乡富商王廷钧,寄居湘乡(今双峰)荷叶塘。在荷叶塘,她结识了曾国藩的弟媳、长秋4岁的将门才女唐群英。两人志趣相投,往来密切,有如亲姐妹。后来两人相继赴日本同窗共读。不久,秋瑾成为光复会第一名女会员,唐群英也加入了黄兴领导的华兴会。同盟会成立,唐群英由华兴会转入同盟会,成为同盟会第一名女会员,并介绍秋瑾加入同盟会。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创刊后,经费困难,秋瑾与唐群英各捐资200元,在同盟会会员中,传诵一时。1905年末,秋瑾自日本回国从事反清活动,唐群英不时去函勖勉有加。当秋瑾被捕牺牲的噩耗传到东瀛,时任留日女学生会会长的唐群英悲痛万分,挽之以联:革命潮流是秋风吹起;自由花蕊要血雨催开。
被孙中山誉为“东南一英杰”的会党龙头王金发,与秋瑾同为光复会骨干。
秋瑾接替徐锡麟主持大通学堂,王变卖家产、联络会党、招集旧部,鼎力相助。
当清兵围捕大通学堂之际,秋瑾临危不惧,“以自己系女人,毫无证据,即被捕亦无妨,而催王(金发)速行,与竺绍康等为后图。金发不从,促之再四,声色俱厉,金发不得已,逾墙逃遁”。秋瑾终为清兵所捕,从容就义。王金发对秋瑾的知遇之恩铭感不忘,杭州刚光复,王就专程赶赴绍兴,逮捕杀害秋瑾的凶犯之一章介眉,并没收章的田产,以作徐(锡麟)祠、秋社的资产。王还主持公祭徐锡麟、秋瑾诸先烈,并有挽联:
一朝奇士,千古奇勋,还我旧江山,唤醒英豪,借鉴水源流,洗三百年腥膻痼习;
欲扫虏尘,反遭虏害,冤哉烈女子,喷溅热血,随秋风吹散,化数万辈义勇同胞。
1912年12月8日,孙中山先生应浙江都督朱瑞和杭州“秋社”社长徐自华等人之邀,自沪赴杭。9月,孙中山专门前往西泠桥西祭吊秋瑾墓,并与徐自华姐妹及吴芝瑛等人合影。应徐自华之请,孙中山在“秋心楼”挥毫题写了“鉴湖女侠千古巾帼英雄 孙文”,并书挽联: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
江户:东京旧名。秋瑾于1905年8月27日在东京加入同盟会,为浙人入会之第三人,后被举为同盟会浙江主盟人和评议部成员,所以上联说“感君首赞同盟会”。
曾任光复会会员、同盟会会员、浙江都督兼民政长的朱瑞奉献的53字挽联,概括了秋瑾的一生。其联为:
大通讲义,光复联盟,按剑说同仇,不图三十三龄奇女子,成仁取义,腥血先埋,抱沉痛四年余,竟英灵旋转乾坤,试想贵福奸奴,而今安在?
春社留题,西泠感旧,拈花谈慧果,长作六月六日新纪念,崇德报功,丰碑重树,垂令名千载后,使普党眷怀风雨,当年伯荪诸烈,终古难忘。
大通:大通学堂。三十三龄:秋瑾殉难时年仅33岁。贵福:满人,曾任绍兴知府,杀害秋瑾的凶手之一。春社:祭名,古代在立春后第八个戊日祭祀土社,以祈丰收。西泠:杭州西湖西泠桥。慧果:佛教术语,破感证真,修成正果为慧果。令名:美名。普党:全党。伯荪:徐锡麟之字。
还有一些挽联也各具特色,如秋瑾留日同窗王时泽的挽联:
秋雨秋风,女豪杰为国殉难;
新元新纪,革命党立庙昭忠。
广京旅沪女学生梁爱菊的挽联:
巾帼女英雄,竟遭党狱株连,爱国徒增亡国痛;
须眉大丈夫,莫敢讼冤伏阙,生人实愧死人多。
此联后有跋:“自秋女士冤死后,浙中士夫,未闻肯代伸公理,鸣其不平者,此岂明哲保身之公例应尔耶?余谓秋女士一人不可惜,特恐全国女界,鉴于秋女士之祸,将守女子以无才为福之妄言,从此不惟无提倡女学之人,且视女学为畏途,则我二百兆女同胞,终沉埋于黑暗世界,而不获一见天日矣!况女子为国民之母,女学不兴,则国民不出,而国家之强弱兴亡,必至大受影响……”
署名“惊秋女士”的嵌名挽联:
秋不必清节为,瑾不必怀瑜见,到今朝颈血飞红,珍博得众口呼冤,同声诅满;
竞什么新中华,雄什么女世界,叹当局良心透黑,直演出衣冠涂炭,豺虎纵横。
署名“同学妹永贞”的挽联:
悼我神州,竟任斯禽兽衣冠,肆意妄行凶手段;
嗟尔弱质,居然有党魁名号,与人同上断头台。
朱史、吕兆熊合献的挽联:
哀哉秋雨秋风,东浙暗无光,女豪杰含冤七字;
好是元年元月,西湖灵不昧,后英雄追悼孤魂。
西湖边的秋瑾祠和风雨亭建成后,为之题联者也不少,如:六月六日;秋雨秋风。既述史实又寓深意。
爱国将领冯玉祥的题联是:
丹心结出和平果;
碧血常开自由花。
陶浚宣的题联是:
巾帼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
亭台悲风雨,虽死不死终自由。
胡君复的楹联对女侠的诗词作了一番评价:
化身为自由神,姓氏皆香,剑花飞上天去;
呕心作长吉语,龙鸾一啸,诗草还让君传。
秋瑾喜爱宝刀宝剑,《秋瑾集》中多有此类佳句,如
《剑歌》云:“走遍天涯知者稀,手持长剑为知己。”
《宝刀歌》云:“宝刀侠骨孰与俦?平生了了旧恩仇。”
《宝剑歌》云:“空山一夜惊风雨,跃跃沉吟欲化龙。”
均曾传诵一时。“长吉”唐代诗人李贺之字。李贺写诗别具一格:每晨辄骑瘦马出门,仆人背锦囊随之。每得佳句,则投囊中,回家再行整理。其母每见锦囊中诗条子多,就怒道:“是儿要呕出心乃耳!”另外下联还隐含秋瑾的《鹧鸪天》词: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鸥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刘作忠)按:文中“悲哉秋之为气;惨矣瑾其可怀”一联,作者言“上联取意于欧阳修的《秋声赋》”并不确切,实则取自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一语。
编辑:披月望云 来源:剪报整理
形容女生的对联加横批
2022-03-03 对联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说到对联,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写起对联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形容女生的对联加横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形容女生的对联加横批1
上联:明眸皓齿 丰姿优雅
下联:绣口锦心 举止端庄
横批:高贵诚实
形容女生的对联加横批2
上联:娜娜袅袅 明眸皓齿
下联:绰绰约约 绣口锦心
横批:仙女下凡
形容女生的对联加横批3
琴窗古韵长生趣
艺苑温馨足慰情
诗书世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秋瑾与对联五题
秋瑾与《中国女报》:黑暗中国妇女寻求光明的“一盏神灯”
秋风秋雨哭秋瑾 (秋瑾1875——1907字竞雄,号鉴湖女侠。近代杰出革命家,女权活动家,诗人)
“秋风、秋雨、秋瑾” 3
令人叫绝的麻将对联
于右任书秋瑾墓志铭(亭取“秋雨秋风”之句以为名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