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水调歌头》教案水调歌头

苏轼《水调歌头》教案水调歌头

钻石玫瑰园  百度空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中国历史上,苏轼无疑是性格极其丰富的文人之一。我所见到的对苏轼最为精妙的概括是在林语堂在《苏东坡传》序言中说的: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珈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可以说,苏轼就是一个宝藏,等待着我们去探寻,去玩味。那么,我们就来读读苏轼的名作《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透过这首词看看苏轼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二、整体感知

  通过朗读,大家觉得本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怀?——旷达(心胸开阔,想得开)

  那么,大家对本词情感的把握是通过哪些句子感觉出来的?——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没错,词人正是通过大家刚才找出来的议论的句子,直接鲜明的表达词人的情感,让我们感受得淋漓尽致。

  三、探究质疑

  接下来,请大家结合注释,自由朗读本词,找出自己理解上有疑问的句子,我们一起来讨论、探究。(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

  例1:

  作者在快哉亭所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抓住意象的特征——落日、水连空、净湖、碧峰

  上片写快哉亭远眺所见的苍茫秀丽的之景。作者描写的对象,主要是“快哉亭”周围的广阔景象。开头四句,先用实笔,描绘在夕阳映照之下,“上下天空,一碧万顷”的壮观图景,展现出一片空阔无际的境界,充满了苍茫阔远的情致。

  下片写俯瞰所见,词人将目光从天际收回,放眼江面,这无边无际的一片,像镜子一样平展、洁净,碧绿的山峰倒映其中,山光水色,融为一体,秀色可餐,令人销魂。

  例2:

  明明是在快哉亭观赏眼前的美景,可为什么苏轼要“长记平山堂”,追想回忆登临平山堂之胜景呢?

  “长记平山堂上”五句,是记忆中情景,又是对眼前景象的一种以虚托实的想象式侧面描写。作者用“长记”二字,唤起他曾在扬州平山堂所领略的“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那种若隐若现、若有若无、高远空濛的江南山色的美好回忆。他又以此比拟他在“快哉亭”上所目睹的景致,将“快哉亭”与“平山堂”融为一体,构成一种优美独特的意境。这种以忆景写景的笔法,不但平添了曲折蕴藉的情致,而且加强了词境的空灵飞动。以上五句新颖别致,引人入胜,写的是彼时之景和人,却不仅表现了对彼时的追念,也写出此时的景与人,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其中“欹枕”写出了观赏者悠闲自在的情态。通过作者昔日的淋漓兴致,传达出今日快哉亭前览胜的欣喜之情。

  诗歌中,我们将描写景物的语言称作景语,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苏轼描绘的画面实际上也折射了他当时的情感世界坦然,悠闲。

  例3:如何理解“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一句的含义?

  下片“忽然”两句,写一阵巨风,江面倏忽变化,涛澜汹涌,风云开阖,一个渔翁驾着一叶小舟,在狂风巨浪中掀舞。至此,作者的描写奇峰突起,由静境忽变动境,从而自自然然地过渡到全词着意表现的着重点——一位奋力搏击风涛的白发老翁。老人雄健的风姿,深深感动了词人,他不由得大发议论,嘲笑“兰台公子”。作者由风波浪尖上弄舟的老人,自然引出他对战国时楚国兰台令宋玉所作《风赋》的议论。“雄风”“雌风”之论,出自宋玉的《风赋》,宋玉以为楚王独得雄风,所以快乐,庶民所得不过雌风。在作者看来,宋玉将风分为“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是十分可笑的,是未解自然之理的生硬说教,白头翁搏击风浪的壮伟风神即是明证。其实,庄子所言天籁本身绝无贵贱之分,关键在于人的精神境界的高下。他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一豪气干云的惊世骇俗之语昭告世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刚直不阿,坦然自适,在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这几句议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襟怀,带有深刻的哲理,是本词的核心所在。苏轼这种在逆境中仍保持浩然之气的坦荡的人生态度,显然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景语折射出词人的内心世界,而议论更能淋漓尽致的抒发词人的情怀。全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既描写了浩阔雄壮、水天一色的自然风光,又在其中贯注了一种坦荡旷达的浩然之气,展现出词人身处逆境却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精神风貌。

  下面就让我们齐声朗读课文,真真切切的感受词人坦荡旷达的浩然之气。

  四、品味鉴赏

  佳句赏析:

  通过刚才质疑探究的环节,我们从词句梳理的角度整体把握了全词的思想感情,接下来我们再默读本词,边读边从词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细细品味。

  教师提示:大家不妨从这些角度去考虑——

  你觉得词中用字用词造句最有特色的是哪一句?

  你觉得哪些词句中的字词用得精练又传神?

  你觉得本词中景物选择最有韵味的是哪一句?

  你觉得本词中最有哲理味的是哪一句?

  谁能来和大家分享自己的鉴赏成果?

  1、“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刚刚还风平浪静,忽然之间就浪涛汹涌,巨浪中一位白发老人从容不迫的驾驶着一叶扁舟,与风浪搏斗着,飞驶而来。至此,作者的描写奇峰突起,由静境忽变动境,从而自自然然地过渡到全词着意表现的着重点——一位奋力搏击风涛的白发老翁。这位白头翁的形象,其实是东坡自身人格风貌的一种象征。

  2、“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写眼前广阔明净的江面,清澈见底,碧绿的山峰,倒映在江水中,形成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平静的山水画卷,这是对水色山光的静态描写。

  3、“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作者由风波浪尖上弄舟的老人,自然引出他对战国时楚国兰台令宋玉所作《风赋》的议论。“雄风”“雌风”之论,出自宋玉的《风赋》,宋玉以为楚王独得雄风,所以快乐,庶民所得不过雌风。在作者看来,宋玉将风分为“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是十分可笑的,是未解自然之理的生硬说教,白头翁搏击风浪的壮伟风神即是明证。词人随手拈来加以驳斥,以抒写自己的情怀。苏辙在《黄州快哉亭记》中对此有极精妙的论述:“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为伤性,将何造而非快?”

  4、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作者用“长记”二字,唤起他曾在扬州平山堂所领略的“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那种若隐若现、若有若无、高远空濛的江南山色的美好回忆。他又以此比拟他在“快哉亭”上所目睹的景致,将“快哉亭”与“平山堂”融为一体,构成一种优美独特的意境。苏轼诗《和子由渑池怀旧》写到: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此诗充满理趣:苏轼回忆当年与胞弟苏辙一同赶考时,途经渑池时的情景。诗人以“雪泥鸿爪”这寓意极深的意象来向人们形象地阐明深沉的人生哲理:人的一生像一只鸿雁,来回往返,不停地奔波,一生之中留下的一点痕迹也不过像飞鸿踏雪时偶然留下的爪痕而已,而雪泥上之爪痕转瞬又会消失。由此可透析作者的坎坷人生:由于世事沧桑,许多年轻时代的远大抱负和志向已化为泡影,但那时的少年意气,英雄胸襟如那雪泥鸿爪,毕竟会深印脑中。真是人生多变,青春易逝,几多感慨,几多艰辛,喟叹与惆怅溢于诗行间。此诗的前四句是阐释禅道:虚无缥缈,飘忽不定,难以捉摸;而禅道之显现犹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已成旧忆。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人生如白驹过隙,生活的辛酸,磨钝少年锐气,湮没宏愿壮志,但有志者可以扬帆起航、奋力一搏,只愿人生在求,不求人生无悔,又何必计较“路长人困蹇驴嘶”。

  在苏轼的诗词中,“孤鸿”不仅表现了某种人生哲理,而且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具体说,孤鸿的超世拔俗,高举独行,是词人自我人格的写照。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中的“孤鸿”“拣尽寒枝不肯栖”,正是苏轼对自己光辉峻洁人格的写照。苏轼为人有操守,为官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孤鸿的“杳杳”而没,也蕴涵了一种人生如幻的哲理,用苏轼自己的诗说就是“鸿飞那复记东西”。

  5、“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他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一豪气干云的惊世骇俗之语昭告世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刚直不阿,坦然自适,在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苏轼这种在逆境中仍保持浩然之气的坦荡的人生态度,显然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什么是浩然正气?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并说这种气“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在孟子看来,“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并且要以“义”和“道”为养料。词源上说,浩然:盛大的样子;正气:刚正之气;浩然正气:就是正大刚直的精神。浩然之气代表着古人修养的最高要求。

  总而言之,全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既描写了浩阔雄壮、水天一色的自然风光,又在其中贯注了一种坦荡旷达的浩然之气,展现出词人身处逆境却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精神风貌,充分体现了苏词雄奇奔放的特色。

  请男生来齐读本词,女生就用心来领会苏轼的情怀吧。

  深层感悟

  只是,究竟是什么原因令苏轼在被贬官黄州时仍有如此旷达豪放的情怀呢?

  苏轼的坎坷的人生、多舛的命运,造就了他复杂而深邃的思想:儒家的政治观点、佛老的处世哲学,这二者交相辉映,婆娑隐逸;他为官时儒家思想为主导,谪居时佛老思想占上风。他消极中有积极,超脱中有执著,入世中有遁世,遁世中有入世,忧愁苦闷中有开朗乐观,从而构成他特有的人生境界:佛老的虚无主义和孔孟实用主义的矛盾统一,在彼此缠绕渗透中推进艰苦的人生历程。

  五、方法小结

  诗歌的主旨常常是要借助意境来表现的。欲真正读懂、品味出诗歌的味道,非得在体味意境上下功夫不可。因为意境是作者思想感情与描绘的自然景象和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作者通常要借助自然景物描写来表现自己的内在情感。钱钟书先生称中国诗的这个特征叫“富于暗示性”,这也是中国诗歌委婉含蓄的原因。体味意境的方法主要是抓住诗的画面和气氛,去理解、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

  诗歌中情与景结合的基本方式是:即景抒情,寓情于景,情因景生,情景交融。

  这首词,有叙事,有写景,有议论,叙事是为了引出写景,议论又是从写景中自然生发出来。这三者有都为抒情服务。#教案课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审美赏析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一点浩然气,千载苏文忠 明月心 ——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解读
读词习字·宋词(45)
苏轼《水调歌头·快哉亭作》鉴赏
词话:论用字的妙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