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茶道二十四品
userphoto

2014.02.02

关注

  水可品,茶可品,人更可品。天地万物,道生之,德畜之,生生不息,能入品者亦自可观,故有书品、画品、琴品、箫品、山品、水品、兰品、茶品等。众多品物之中,我推茶品第一。历代以来,能将茶品提升到茶道艺术高度的,亦代不乏人,如唐之陆羽、宋之赵佶、明清之朱权、田艺蘅、许次纾、冒襄等。更有精行俭德之士,勤修苦行之徒,身居市廛,心止高山,茶池盏畔,幽若山林,每以煎水烹茶为清修要务,闲较斗水之轻重,细参一瓯之甘苦,于茶烟水声外,修养心性,直面真我,成为中国茶道艺术的一股清流。故茶不但可以入品,更可以入诗、入画、入禅、入道。唐·司空图论诗有二十四品,冷香斋主人论茶也有二十四品。茶道二十四品分人品、茶品、水品、火品、茶器品及茶室品,每品又细分四品,合计二十四品,现分述如下。

 

人品:清、雅、简、淡

  清:秉自然灵秀之气,形神俱清。

  雅:谦恭儒雅,有君子之风。

  简:举止豁朗简约,不拘俗礼。

  淡:少名利之心,自甘淡泊。

 

茶品:清、香、甘、淡

  清:秉自然灵秀之气,形色俱清。

  香:其嗅如兰。

  甘:其甘如荠。

  淡:淡而有味。

 

水品:清、活、甘、冽

  清:水质澄澈、纯净。

  活:水质鲜活,不凝滞。

  甘:水味甘香。

  冽:水味清寒。

火品:明、活、洁、燥

  明:有火光。

  活:有火焰。洁:无异味。

  燥:无湿气。

 

茶器品:质、朴、雅、素

  质:质地纯正。

  朴:形制古朴。

  雅:以秀雅为尚。

  素:以素器为尚。

 

茶室品:简、古、通、幽

  简:结构简洁、明快。

  古:形制简古、朴素。

  通:布局开放、通透。

  幽:环境清幽、秀雅。


茶之美:名、形、色、香、味

2014-02-02 20:26:41 【茶艺茶道】

  一、茶名之美庄子《庄子·逍遥游》曰:“名者,实之宾也。”所以名讳很重要。我国茶叶的名称大体上可分为五大类。

  第一类,是地名加茶树的植物学名称,从这类茶名我们一眼可了解该茶的名种和产地:如西湖龙井、武夷肉桂、闽北水仙、安溪铁观音、永春佛手等。

  第二类,是地名加茶叶的形状特征:如六安瓜片、平水珠茶、君山银针、古丈毛尖等。

  第三类,是地名加上富有想像力的名称:如庐山云雾、敬亭绿雪、舒城兰花、恩施玉露、日铸雪芽、南京雨花、顾渚紫笋等。

  第四类,是有着美妙动人的传说或典故:如碧螺春、文君嫩绿、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绿牡丹等。

  其他可归为第五类,这类茶名有的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如普陀佛茶、金佛、佛手等;有的以吉祥物命名,如太平猴魁、银猴等;有的反映了采茶时令,如谷雨春、不知春等。总之好的茶名都能引发茶人美好的联想。赏析茶名之美,实际上是赏析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从中不仅可以感受道茶文化,而且可以看出我国茶人的艺术底蕴。

  二、茶形之美我国的茶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青茶)、黄茶、白茶、黑茶、再加工茶等种类,其外观形态各有千秋

  绿茶、红茶、黄茶、白茶等多属于芽茶类,一般都是由细嫩的茶芽精制而成。以绿茶为例就可细分为光扁平直的扁形茶,细紧圆直的针形茶,紧结如螺的螺形茶,弯秀似眉的眉形茶,芽壮成朵的兰花形茶,单芽扁平的雀舌形茶,圆如珍珠的珠形茶,片状略卷的片形茶,细紧弯曲的曲形茶,以及卷曲成环的环形茶等类型。

  乌龙茶(青茶)属于叶茶,采青时一般要到长出驻芽后的一芽二三叶才采摘,所以制成的成品茶显得“粗枝大叶”。但是在茶人眼中,乌龙茶也自有乌龙茶之美。例如对于安溪“铁观音”即有“青蒂绿腹蜻蜓头”、“美如观音重如铁”之说。

  对于武夷岩茶则有“绿叶红镶边”之美称。对于茶叶的外形美,审评师的专业术语有显毫、匀齐、细嫩、紧秀、紧结、浑圆、圆结、挺秀等。而文士茶人们更是妙笔生花。宋代丞相晏殊形容茶的颜色之美为“稽山新茗绿如烟”。

  苏东坡形容当时龙风团茶的形状之美为“天上小团月”。清代乾隆把茶芽形容为“润心莲”,并说“眼想青芽鼻想香”,足见这个爱茶皇帝很有审美的想像力。武夷山是茶的名丛王国,仅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记载的名茶就有830多种,武夷山的茶人们爱茶至深,他们根据茶叶的外观形状和色泽,为武夷岩茶起了不少形象而生动的茶名。如:“白瑞香、东篱菊、孔雀尾、素心兰、金丁香、金观音、醉西施、绿牡丹、瓶中梅、金蝴蝶、佛手莲、珍珠球、老君眉、瓜子金、绣花针、胭脂米、玉美人、金锁匙、岩中兰、迎春柳”等等。

  三、茶色之美茶叶的色泽,给人一种质量的美感。

        茶色之美包括干茶的茶色、叶底的颜色以及茶汤的汤色三个方面,在茶艺中主要是鉴赏茶的汤色之美。

  不同的茶类应具有不同的标准汤色。在茶叶审评中常用的术语有:

  “清澈”,表示茶汤清净透明而有光泽。

  “鲜艳”,表示汤色鲜明而有活力。

  “鲜明”,表示汤色明亮略有光泽。

  “明亮”,表示茶汤清净透明。

  “乳凝”,表示茶汤冷却后出现的乳状浑浊现象。

  “浑浊”,表示茶汤中有大量悬浮物,透明度差,是劣质茶的表现。

  对于具体色泽按审评专业术语有嫩绿、黄绿、浅黄、深黄、橙黄、黄亮、金黄、红艳、红亮、红明、浅红、深红、棕红、暗红、黑褐、棕褐、红褐、姜黄等等。

  鉴赏茶的汤色宜用内壁洁白的素瓷杯或晶莹剔透的玻璃杯。在光的折射作用下,杯中茶汤的底层、中层和表面会幻出三种色彩不同的美丽光环,十分神奇,很耐观赏。茶人们把色泽艳丽醉人的茶汤比作“流霞”,把色泽清淡的茶汤比作“玉乳”,把色彩变幻莫测的茶汤形容成“烟”。

  例如,唐代诗人李郢写道:“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乾隆皇帝写道:“竹鼎小试烹玉乳”。徐夤在《尚书惠蜡面茶》一诗中写道:“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

  四、茶香之美茶香有的甜润馥郁,有的清幽淡雅,有的高爽持久,有的鲜灵沁心。

  按照评茶专业术语,仅茶香的性质就有清香、高香、浓香、幽香、纯香、毫香、嫩香、甜香、火香、陈香等,

  按照茶香的香型可分为花香型和果香型或细分为水蜜桃香、板栗香、木瓜香、兰花香、桂花香等等,

  按照香气的表现则可分为馥郁、高爽、持久、浓郁、浓烈、纯正、纯和、平和等。

  唐代诗人李德裕描写茶香为:“松花飘鼎泛,兰气入瓯轻。”温庭筠写道:“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在他们的笔下茶的“兰气”、“疏香”使人飘然欲仙。

  宋代苏东坡写道:“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在苏东坡的笔下茶香透人肌骨,茶本身就是一个遍体生香的美人。

  古代的文人特别爱用兰花之香来比喻茶香,因为兰花之香是世人公认的“王者之香”。王禹珃称赞茶香日:“香袭芝兰关窍气。”范仲淹称赞茶香日:“斗茶香兮薄兰芷。”李德载称赞茶香日:“搅动兰膏四座香。”高士奇赞美武夷茶香日:“香夺玫瑰晓露鲜等”。

  对于茶香的鉴赏一般至少要“三闻”:

  一是闻干茶的香气;

  二是闻开泡后充分显示出来的茶的本香;

  三是要闻茶香的持久性。

  闻香的办法也有三种:

  一是从氤氲上升的水汽中闻香;

  二是闻杯盖上的留香;

  三是用闻香杯慢慢地细闻杯底留香。

  茶香有一大特点,就是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据骆少君研究员主编的《饮茶与健康》介绍:“茶叶中已发现有约700种香气化合物,各类茶的香气成分及含量各不相同。”这些物质有的在高温下才挥发,有的在较低的温度即可挥发,所以闻茶香既要热闻、温闻又要冷闻,这样才能全面地感受到茶香之美。

  五、茶味之美茶有百味,其中主要有“苦、涩、甘、鲜、活”。

       苦是指茶汤入口,舌根感到类似奎宁的一种不适味道;涩是指茶汤人口有一股不适的麻舌之感;甘是指茶汤人口回味甜美;鲜是指茶汤的滋味清爽宜人;活是指品茶时人的心理感受到舒适、美妙、有活力。

  在此基础上,审评师们对茶的滋味有鲜爽、浓烈、浓厚、浓醇、醇爽、鲜醇、醇厚、回甘、醇正等赞言。品鉴茶的天然之味主要靠舌头,因为味蕾在舌头的各部位分布不均,一般人的舌尖对咸味敏感,舌面对甜味敏感,舌侧对酸涩敏感,舌根对苦味敏感,所以在品茗时应小口细品,让茶汤在口腔内缓缓流动,使茶汤与舌头各部分的味蕾充分接触,以便精细而准确地判断茶味。

  古人品茶最重茶的“味外之味”。不同的人,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文化底蕴,不同的环境和心情,可从茶中品出不同的“味”。“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历尽沧桑的文坛宗师欧阳修从茶中品出了人情如纸、世态炎凉的苦涩味;“蒙顶露芽春味美,湖头月馆夜吟清。”仕途得意的文彦博从茶中品出了春之味;“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雪花雨脚何足道,啜过始知真昧永。”豪气干云、襟怀坦荡的苏东坡从茶中品出了君子味;“双鬟小婢,越显得那人清丽。临饮时须索先尝。添取樱桃味。”风流倜傥的明代文坛领袖王世贞从美人尝过的茶汤中品出了“樱桃味”;“一岭中分西与东,流泉泻涧味甘同。”

  统治全国达60年之久的清代盛世之君乾隆皇帝认为,在他的国家里,各地泉水泡出的茶味都甘同,他从茶中品出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天下大同之味。茶如人生,亦有百味。苏东坡拟人化地把茶称为叶嘉先生并写了《叶嘉传》。在《叶嘉传》中,他借皇帝之口说:“叶嘉真清白之士也,其气飘然若浮云。”“吾始见嘉,未甚好焉,久味之,殊令人爱。”只有爱茶,才能成为不俗的茶道中人。茶“森然可爱不可慢,肉清骨腻和且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茶道二十四品
中国茶文化之品茶
只要3分钟,学会绿茶、红茶、白茶、黑茶专业审评术语!
零失误!学会这三招,买到好岩茶、白茶、红茶,邻居看完都羡慕了
如何鉴赏茶叶
奇兰茶叶的特点(奇兰茶的口感特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