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州竹派(唐,宋时期)

湖州竹派,中国画流派之一。画竹原以唐代萧悦、五代丁谦最有名,但无画迹传世。北宋文同、苏轼以画竹著于时。元丰元年(1078)文同奉命为湖州(今浙江吴兴)太守,未到任,病故陈州(今河南淮阳);苏拭接任湖州太守,未几坐狱贬黄州。他们虽籍隶四川,但画史上皆谓为“湖州竹派”始祖。米芾论及:文、苏画竹特点:“以浓墨为面,淡墨为背。”元代画竹成风,李衎、赵孟頫、高克恭、吴镇、柯九思等,都是湖州竹派继承者,对后世影响很大。明代莲儒撰《湖州竹派》一卷,凡二十五人,系辑录《画史》、《画继》、《图绘宝鉴》等书而成。

竹画是中国绘画所特有的专科,历史悠久。在中国画中,竹画有两种方式:一为设色竹子,属花鸟画;一为墨竹画,以墨竹为主,四君子画中的竹画为墨竹画,是典型的文人画。

对于中国墨竹画的起源,一直没有定论。唐代白居易在《画竹歌》中说:“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由此可见,在白居易以前,早就有竹画了。由于那时的竹画没有流传下来,故不知是设色还是墨竹。

唐代画竹已为独立题材,开始出现专门画竹的名家如箫悦。他工于画竹,一色而有雅趣。这里的“一色”可能是纯用青色或绿色,而非墨竹画的黑色,但已开始对竹进行艺术抽象化,是工笔设色竹画走向墨竹画的关键的一步。萧悦很珍重自己的艺术,有人求他只画一竿一枝,求了一年还未求到。有一次,他却画了十五竿竹,送给诗人白居易。白居易感谢他的厚意,也赞叹他的艺术,写下了上述的《画竹歌》。

徐熙:五代南唐杰出画家,金陵(今南京)人,一说钟陵(今江西进贤)人。出身于“江南名族”。生于唐僖宗光启年间,后在开宝末年(公元975)随李后主归宋,不久病故。一生未官,郭若虚称他为“江南处士”。沈括说他是“江南布衣”。其性情豪爽旷达,志节高迈,善画花竹林木,蝉蝶草虫,其妙与自然无异。

五代 徐熙 雪竹图 上海博物馆藏

文同,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等,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少时用功读书,20岁左右便才学出众,受人称赞羡慕。他先后出任邛州、洋州等知州,但他“看画亭中默坐,吟诗岸上微行。人谓偷闲太守,自呼窃禄先生”。他无心于功名,只是喜爱读书作画。元丰初,61岁的文同被任命为湖州知府,没有到任就在陈州过世了,人称文湖州。文同善诗书,工书画。篆、隶、行、草、飞白无一不精。文同尤其喜爱画墨竹。文同与苏轼是表兄弟,又是诗文书画方面最要好的朋友,有一次在一丈多长的绢上画设色偃竹送给苏轼。苏轼专门写了《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阐发文同的墨竹画理论,提出了“成竹于胸”的著名论断。

文同墨竹画,大大超过了前人,所谓“黄钟一震,瓦釜失声”。苏轼形容文同画竹,“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似乎文同画竹属写意一派。然而,细察文同流传下来的墨竹画,他的画风还是比较写实的。文同所画的竿、枝、叶、节,都很像真的竹子。文同尤其善于画竹叶,“以深墨为面,淡墨为背”。文同的一些墨竹画,所画竹叶,正面用浓墨,反面用淡墨,正反浓淡错落有致。不仅如此,文同还把叶梢风翻转折都一丝不苟地画出来,画竹节是勾描渲染而成,由于文同画竹,把中国书法的抽象美和布局美引入墨竹画中,使墨竹画脱离了工笔设色花鸟画而自成一派,故其墨竹画写实而不繁琐,形神兼备,大受欢迎。同时代的苏轼等人都学习他的画法,其后的追随者就更多了,中国画坛由此形成了“湖州竹派”,文同也就成了一代宗师。

文同  墨竹图

此图绘一根倒垂的竹子从画幅的左上角顺势而下而又翻转而上,秀峭而劲挺。画家截取最动人的姿态来构图,竹竿劲健挺峭,竹枝横斜,竹页飘洒飞舞。作者发挥毛笔的特性,用笔撇出竹叶,以浓淡墨区分竹叶的正反,与米芾所记'“以墨深为面淡为背,自与可始”相吻合,且竹页之大小、转侧都表现得很生动,对竹竿和页稍出现的飞白笔触也不加修饰,一任自然,全图给人以清新潇洒富有生意的感受。此图重在写实,以浓淡突出竹叶的先后秩序的不同。原因大概是他长期和竹子生活在一起吧,因为熟悉了竹子的特点,所以才会画的如此生动的缘故吧!然而,这与郑板桥的竹截然不同,因为郑板桥的竹重在写意,以意象来表达他的思想,所以才会画出如此活灵活现的竹吧。此图未署名款,仅钤“静闲书屋”、“文同与可”二印,是遗留至今传为文同的作品中,为大家公认的唯一真迹。诗堂上有明初王直、陈循二题,画上钤有“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两方鉴藏玺印,意思是做事之前,已有了通盘的考虑和充分的把握。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 枯木竹石图卷 紙本水墨 26.5×50.5 公分



苏轼  潇湘竹石图

李坡:五代南唐画家。坡,一作便,或作波,南昌(今属江西)人。善画竹,不以纤巧琐细见长,多放情任性,随意落笔,便有生意。画迹有《折竹》、《风竹》、《冒雪疏篁》等图,与刘彦济、施璘、丁谦以墨竹而驰于五代。传世作品仅有《风竹图》。


南唐 李坡 风竹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赵昌,生卒年不详(约公元11世纪),字昌之,北宋画家,广汉剑南(今四川剑阁之南)人。工书法、绘画,擅画花果,多作折枝花,兼工草虫。初师滕昌祐,后来发展出自身画风,没骨花鸟自成一派,有徐熙、黄荃遗风。在北宋时期与宋徽宗赵佶齐名,是宋代花鸟画坛的杰出画家。


北宋 赵昌 竹虫图 (日)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表哥文同,绘竹叶浓墨为面淡墨为背,成为宋代墨竹第一人
[转载]中国历朝历代画竹名家名作精品赏析
历代无数画家喜欢画竹,为何独数郑板桥最有名?
苏轼的表哥文与可与墨竹图
湖州竹派
普及 | 成竹在胸,物我合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