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虚证用补,注意禁忌!

一般来说,虚证当补,无可非议,没什么禁忌,但须指出的是,在使用补剂之时,须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温勿太过。阳虚之证,当以温补之,然温药之用,应恰到好处,不可太过,过则伤阴损精,转为燥热之证。一般而言,除沉寒痼冷,阳气暴脱者非用大剂,重剂不足以救治外,大多于性味温和,不燥不烈之品,以维持阴阳相对平衡,否则有助于阳竭阴之弊也。这种因不恰当地使用温阳药物,在临床上是不乏其例的。《神农本草经疏》说的凡有益于阳虚者,必不利于阴。确是有得之言。

二是滋勿伤阳。阴虚之证,理当养阴,但不可过剂,若过剂则伤阳,导致阳虚。正如王冰在《素问·五常政大论》提及:无毒之药性虽平和,久而久之,则气有所偏胜。所谓有益于阴者,必不利于阳。因此,凡药物其性皆偏,偏则有利于此,必有害于彼。

三是补勿妄用。阳气亏虚当补,阴血不足当滋。然身体不虚,妄服滋补,久之必受其病,尤其是热性刺激性药物,为害尤烈。《慎疾刍言》曰:不能指出病名,惟以阳虚……套语概之,专用温补。医者先以虚吓人,而后以补药媚人……于是人人可闻,以为我等不怕病,只怕虚死。专取贵重辛热为主,无非人参,白术,地黄,肉桂,附片,鹿茸之类。其气体合宜者,一时取效,久之必得风痹阴痼之疾,稳受其害。所以,医者不可妄用温补,病者更不可妄服补药,否则反为其害。

四是注意虚不受补。虚者补之,然有些病人长期虚损过甚,虚不受补,如小草枯萎,禁不起浇灌,只能小水滋润,逐渐扶之。又如长期饥荒禁食,不能立即就餐,只能逐加食量。但必须指出若系急性阳气暴脱,或阴血虚脱者,则宜立即投以峻剂重剂,不可延误时机。

五是辨识真假。使用补法,必须针对虚证,勿为假象所惑。尤其对真热假寒,假热真寒,须仔细辨明,以免误用。若辨之不清,误用温补或妄投滋阴,必致贻误,使病情逆变,临证尤当注意。

虚证常用治法

治法,又谓之治疗方法。经云:虚者补之。(《素问至真要大论》)虚者,阴,阳,气,血之也。补者补其不足也。补,可以改善机体虚弱的病理状态,增强人体抗病能动力,以扶正祛邪,使人体阴阳平衡,达到有病却病复康,未病则治未病的目的。

补法,应注意辨清证候的性质,分别采用不同的补法。气虚补气,阳虚助阳,血虚养血,阴虚滋阴,此治之常法。

补气,又称益气。是治疗气虚证的常用法。人身五脏六腑之气,为肺所生,然来自中焦脾胃的水谷精气,由上焦升发,输布全身,是以气虚多责之肺脾。故补气,适用于倦怠乏力,呼吸少气,动则气喘,面色苍白,食欲不振,懒于言语,肠鸣腹泄,脉虚或虚火等证。

补血,又谓养血。是治疗血虚证的有效方法。适用于头晕眼花,耳鸣,耳聋,心悸失眠,面色无华,脉细活像涩等证。

补阴,也称滋阴,养阴,育阴,益阴。是治疗阴虚证的方法。适用于身体消瘦,口干咽燥,虚烦不眠,便燥溲赤,甚则骨蒸潮热,呛咳,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证。

补阳,又谓助阳。是治疗阳虚证的主要方法。适用于畏寒肢冷,腰膝冷痛,阳痿,早泄,溺后余沥,或小便频数等证。

补气养血,虽有侧重,但不能截然分开。因血乃水谷之精气经过气化转变而成,与脾胃关系密切。故在使用补血方中,应配伍人参,党参,北芪之类补气以生血。至于气虚病证,则应加入补血药物,因嫌其偏于阴柔,易于气滞故也。当然,也并非如此,应根据气虚,血虚的其体情况,分清主次,予以补气,补血,或气血双补。

补阴补阳,应注意阴阳互根。盖阳化气,阴成形,阳虚可以导致阴虚,阴虚可以导致阳衰。因此,在补阴或助阳时应当将阴阳看成是一个整体,补阴助养,阴阳双补都应从这个整体出发。张介宾说的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就是这个意思。总之,必须谨守病机,审谛证候,灵活变通,各施其宜,才能提高疗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补虚药-补养药介绍以及功效
补法的概念、种类
第二十三章 补虚药
国医大师刘祖贻讲扶正三法之扶正祛邪
气虚才会无力、阳虚才会怕冷,血虚才会失眠!调五脏先调四大虚......
中医治疗八法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