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穷人能给孩子什么?

尽管不愿意承认,尽管可能政治不正确,但客观事实是穷人家的孩子成功逆袭者很少,大部分人还是停留在原来的阶层,重复着父辈的故事。这其中自然有金钱的原因,富人的孩子可以参加高层次的培训班,可以出国研学,身边有高水平的叔叔阿姨……穷人家的孩子不能望其项背。尽管不能彻底改变,但局部改善总是可以的,不花钱、少花钱的途径也是有的。

首先是给孩子爱。

不少人潜意识中认为只有用钱才能体现爱,即爱需要物化的表示。爱的表示确实需要有一些形式,但未必要花钱,比如拥抱。
据心理学研究,只要拥抱5秒钟,体内就会分泌内啡肽,内啡肽能让人愉悦。春节期间,两个侄儿住在岳父家里,一个上大学了,很胖;一个小学没毕业,很瘦。每次告别的时候我都要跟他们拥抱一下,胖的来一个“熊抱”,瘦的来一个“猴抱”,双方都很愉悦。
经常跟父母拥抱的孩子,性格、人际关系、社会适应性都差不到哪里去,将来组建家庭大概率也会温馨幸福。拥抱不需要花钱,但“一抱抵万金”。
二是给孩子规矩意识。
所谓“熊孩子”,就是不守规矩的孩子。孔子教育自己的儿子“不学礼,无以立”,人在社会上必须要守规矩才能活得更好,对穷人的孩子而言,守规矩甚至可能带来机会,因为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多,“懂规矩”成为一种稀有可贵品质,稀有的东西必然价值高,让孩子养成守规矩的习性,就是提高孩子的自身价值,这也不用花钱。
讲规矩最好的“教室”就是餐桌。孩子跟老人在一起吃饭,谁先动筷子?夹菜的时候有没有挑挑拣拣,甚至扒拉着找自己喜欢吃的排骨?孩子应该坐在哪个位置?小时候给孩子夹菜是照顾,孩子能够自理,是否仍然给他夹菜?米饭没有吃完,有没有告诉他下次少要一点?或者提醒妈妈少盛一点?做父母的有没有尊重孩子的意见?……我个人认为,人饿了会吃,饱了就不吃,这是人的天性,所以劝人多吃只是客套,对孩子全无必要,而让孩子为自己负责很重要,准确定位自己身份很重要,心里有别人很重要。
三是给孩子认知。
在未来社会,人与人的差别越来越体现在认知上。亿万富翁也可能赔个精光,而朝向正确的方向,步步稳健,假以时日,不青也蓝,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那怎样才能提高孩子的认知?首先家长要有见识。家长的见识从何而来?除了工作生活经验,最主要的途径是读书和听讲座。
读书是扩展视野最好的途径,也是最便宜的途径。一本书不过几十块钱,顶不上餐馆的一盘菜,如果这个钱也没有,可以到城市书房、图书馆借,只要有身份证,全免费。
与读书相比,听讲座效率更高,因为讲座有时间限制,所以精华更加浓缩。如果是推广软文,写到这里就应该上硬广告了,我写的不是软文,但还是要推荐一些讲座,因为只告诉要读书、要听讲座,认识上去了,但找不到合适的书和讲座也是白搭。
我的见识也有限,我们就算“穷帮穷”吧。给孩子推荐一个手机APP:“少年得到”,它是专为孩子设计的,从幼儿园到初中,可以按年级选择,它会推送最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学习内容。之所以推荐这个软件,是因为我们家长的见识不如那些名师,既然我们给不了孩子,就让孩子听名师讲。这个软件里的大部分内容是要花钱的,但价格非常低,物超所值。同时给孩子养成一个用金钱购买知识的习惯,这对他日后的成长将受益无穷。穷人的消费观,往往认为钱要买来有形的东西,事实上,无形的知识对穷人更重要。

给家长推荐一个手机APP:“得到”。真不是为“得到”打广告,也没人给我广告费,这是我听过2500小时之后的郑重推荐。它的每个讲座质量都不错,只要题目感兴趣就可以听。当然也是付费的。最近在听“吴军·硅谷来信”,收获非常大;“万维钢·精英日课”也非常好。
除非天赋秉异,大部分孩子的未来受父母的影响。所以要想给孩子好的未来,家长要先从自身做起,自己做不好,只是要求孩子,那叫“仗势欺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给孩子立规矩的4个步骤,孩子不守规矩要吃大亏,家长们要重视
孩子没规矩,是大人没教好吗?
三岁前,给孩子立好这些规矩,长大后能少走很多弯路,晚了就迟了
莫忘教育孩子守规矩
孩子在这个年龄就需要树立规矩,超过这个年纪就迟了
讲规矩的孩子,未来才有更多可能性,父母知道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