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职场态5:工作是什么?没想到吧?

      职场价值观指对工作的态度和持有的观念。

我们从小就接受教育,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那什么是价值观?我的定义是:价值观是对重要性的看法。换言之,价值观是对价值的观念,是关于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的评判。一块金子、一块砖头摆在面前,只能拿走一个,你会拿走哪个?如果你想拍人的话,就不能拿金子。如果在一个荒岛上,食物肯定比金子更宝贵。所以,价值是动态的,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下面这幅图,有人看到的是雕塑,有人看到的是工艺品,有人看到的是一尊佛,佛和工艺品这两者简直是天差地别。 

股票市场买卖同样体现了不同人对于价值的不同看法,有人看涨,有人看跌,有人看平,看涨的人会持有或购买,看跌的人会抛售,持平的人会观望。同样的东西,不同人的看法不同;看法不同,行为就不同;行为不同,结果就不同;结果不同,人生就不同。从这个角度而言,人生取决于认知。对于工作的看法,决定了工作中的行为和职业生涯的结果。
那么,工作是什么呢?
第一,工作是生存的补给站。
道理很简单:不工作没收入,没收入就没法生存。有人说:没有收入,可以靠低保啊!我想这不是有为者的追求。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不仅仅是吃饱穿暖,还有安全的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等等。而所有的需求,工作都可以提供!
工作给予我们收入,能为我们提供生活保障。工作为我们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能让我们获得更多尊重,能实现自身价值。且不说一个单位的领导,即使党校一名普通教师,在生活中观察到的问题经过深入调研、分析思考可以写成咨政参阅,通过校方能直接递送到市委书记案前,这种通道是工作带来的,否则就是人民来信了。
第二,工作是社会地位的标签。
一个人生活在人群中一定有社会化标签,上学前是某某的孩子;上学后是某某学校的学生;毕业后是某某单位的工作人员,即使退休了,也是某某单位的退休职工。自我介绍时,一定会说自己是在哪里工作;对方也会通过你的工作来评判你的社会地位。
为什么会出现“考公热”?为什么要“畅通向上流动通道”?在北大做教授和到职业学院授课,两份工作机会摆在你的面前,你会选择哪个?尽管人人都说“生而平等”,但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上中下,这是客观事实。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讲“人是社会的动物”。社会分层是客观情况,人跟人在一起,必然会产生比较,有比较就会有差别,而差别的体现之一就是工作。今天你在市委办工作,明天你去地震局工作,你还是你,但别人对你的态度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第三,工作是自我实现的杠杆。
每个人的最高追求都是实现自我。阿基米德说:“如果给我一个支点和足够长的杠杆,我就能撬动地球。”如果我们把地球比作要实现的价值目标,阿基米德代表个人能力,那么撬动地球的杠杆就是工作。

毛泽东同志拥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但在被剥夺军事指挥权期间,他失去了发挥才能的平台,英雄无用武之地。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重新获得了指挥军队的机会,一手导演了四渡赤水那样的精彩战例,个人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认可。指挥军队是权力,也是工作,这份工作就是他实现自我的杠杆。
第四,工作是人际关系的集散地。
人生活在人群中,必然产生各种联系。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多寡、好坏,与一个人的所为、价值密切相关,具体细节后文会专讲。
人际交往有偶发性,即认识一个人并不是必然的,没有什么“缘分天注定”,而是偶然因某个机会、在某个场合而结识。在工作中经常有这样的机会,工作越积极,做事越多,这样的机会也越多。
高质量人际关系的特点,首先是多样,方方面面、各行各业的人都有;其次是真实,有些人到处结交人、留微信,其实只是认识,并未建立起实实在在的关系;最后是长久,多少年回忆起来仍然会满脸微笑。
这种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往往是通过工作获得的。人们常说“平台”很重要。“平台”并不在别处,工作就是我们的平台。比如,在党校这个平台上工作,到各部门调研会得到支持,甚至热情接待;如果没有这个平台,可能会被直接拒绝。
第五,工作是成长的训练营。
成长,就是比昨天的自己更好。成长是幸福之源。孔子评价自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因为他在不断成长。
成长需要具备四大要素:任务、师傅、方法、时间。
任务,即要做的事情。不做事,一个人不可能成长,工作就是做事。
师傅,就是指点者。工作中,领导、前辈都能为我们提供各种指导。关于如何“拜师求艺”后文会专门讲。
方法,就是做事的路数。方法对头就能事半功倍,否则可能出力不讨好。方法当然可以靠自己摸索,但前人的工作经验以及工作中的培训机会是获得方法的捷径。
时间,体现为积累,没有积累,只有“毛”用。进入职场,在工作上花的时间也是最多的,最有条件做积累。
成长的根本方法是“事上磨”。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曾说:“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工作是实战,不是学校里的模拟练习,更不是纸上谈兵,“事上磨”就是上手做,这也是年轻人获得成长的最快途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请为你的职场建立社交圈,以互利为原则,打造三种圈子
职场人际关系
不做职场“盲人”,告别低效努力,3招教你做高水平的管理者
4条能让职场小白处理好人际关系的方法,掌握第2条就能受益终生!
对未来感到迷茫,我该如何选择?
提升职场价值,把握成长方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