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理论】腰跨整劲 | 开窍不傻练

 省思:

先师生前常说「吃小亏占小便宜,吃大亏占大便宜」在太极拳应用「舍己从人」我获益颇多,唯在处世还是模糊。踏入太极拳整整卅八年,风风雨雨、起起落落、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因因果果……到今日古稀暮年,实在很难说谁对谁错,谁吃亏谁便宜。佛说,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佛佗虔诚者是怕因不怕果,国忠省思,因走了!果也走了!五味杂陈也忘了!现在三梦已圆,在传统太极拳我已无求,。加上子女成才,人人比我更有出息,为人父之责早已卸了。先师在美国倡荣公三乐,自誉时中拳社为快乐堂,国忠这几年很知足心安,正是生活在快乐堂中。

  回思:

先师说「心和气相守于丹田」又说「神帅气,神和气相照于丹田」丹田方寸能照必须水不扬波,坤腹水清,气定神闲,无风无浪,万物静观,悠闲自得。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虚极必清,静笃必宁。近年我心在宁和清中,长相斯守下,一丝细细回思,就在我心底流出。

1.重心前后移动时,膝弯如有丝毫撑蹬,腰胯必死锁。补救之道,在身体前后移动时,务必保持平移不起伏。

2.劲不整,病在肘,肘不可自己曲伸,一有曲伸劲必断。补救之道,枢纽在夹脊,夹脊不动,肘不自变;夹脊动,肘要随夹脊旋而变前变后,肘绝对要被动,由夹脊运而后动。

3. 拳艺不进步,其病在思路;思路不开窍,其病在不读书。为何不读书?一是不懂,一是读来苦燥无味,两者之病,除是自己成长习惯难改外,是读书不求甚解,不知先从懂的地方着手。不懂不解又涉及不耻下问之法,不敢不愿去问,除心里有自满外,还有面子问题。所以要想自己拳艺进步,必先撕破自己面子,能不耻下问,锲而不舍求懂求解,能懂能解,读书兴趣就会与日俱增。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心属太极拳,何怕拳艺不进步,读书无兴趣。

4.学习传统太极拳易,改变自己平常不合拳理原则的习惯很难。破解之法,要在下意识中找个小动作,无事就练,一分半分钟都可以。只要心在,次数不拘,就不会傻练死练。

5.以心行气(炁)以气运身,肢体由先运气而后动作,这是高难度的改变与对气的认知。宜在自己细小动作上多着手,多啄磨,从一根指头的动作求起。不可粗枝大叶,如一开始就一头钻进去,很难有真正体会。

6. 内炼功夫是传统太极拳很大难题,的确有时往往反而害人空欢喜。初学或略有基础者最好不要去问气在那里?自己有没有气?气有何感觉?炼了有什么体会?气往往害人匪浅。补救之道,相信它,不理它,依理如法去炼它,不去问它。找到明师,诚心诚意追随他,久而会得来全不费功夫;否则三十年后,看山还是山。

7. 初学者读我着《太极拳道几》即够,欲进一步,再读我其它著作。若练出问题,看我着《脚印下心历》若有所得,想再向深处,希再读先师全部著作。这尚不足,最好多读老祖先留下来线装书,久久就会明白三丰祖师为何第一句说「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等等。拳经歌诀,源头真正了解,拳艺开悟即会提早来临,自渡功夫自然会给你提早突破瓶颈。

8.盘架、内功、推手、剑法、用劲……中脉务须在虚灵中活起来。肢体在动作中要自然有层层横向套动,大圈圈套小圈圈,小圈圈套内圈圈,套到中心即为中脉。中脉精微一旦掌握,脉冲、栽接、达节冲关、气遍周身、敛气入骨、气在骨中行,都成为自然而然。

  忧思:

今天太极拳甚至整个华人功夫圈,若纯以推广发展的确使人兴奋,若以传统源头,有心传道者,就有一份忧思。现况:

有表面, 没里子。

有富师, 没明师。

有拳形, 没法度。

有认识, 没知识。

有口诀, 没方法。

有身练, 没心练。

有美感, 没实用。

有群众, 没……

有教学, 没传承。

忧是如学草书、行草、狂草、自己草,草书是写得漂亮美丽,但大家都不认识。昔于右任先生倡标准草书,就是匡正时尚之风。惜今日太极拳尚无如于右任先生,岂不忧呼!

【视频】 传承篇 & 陈沟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拳的九层功夫
太极高手松腰胯就靠四个字 受教了
宁传十拳,不传一胯!太极拳内功之松胯法
转》澄甫先师曾亲传杨家太极不传之秘有十二则
杨式太极拳的“正舒松慢匀稳”
第772期:太极守“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