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批评有时候也要因地制宜

(1532)

批评有时候也要因地制宜

学生犯错时,老师批评学生,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然而在现实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的感觉:同一个老师批评同一个学生,因为所选择的地点不同,却经常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例如,在教室里,他可能会和你硬抗,而到了办公室里,则可能要温顺许多等。造成这样的情景,我认为除了与所犯的错误程度有关外,还与批评的地点和犯错的人有关。

对于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大约有两类。一类是不愿意学,自甘堕落的极个别学生。这样的学生上学的目的就是混日子,或者说能拉几个陪玩的同学。他们知道自己的德行,偶尔又极具个性,对老师的批评在骨子里有一种抵触或不屑。在教室里批评这样的学生,为了他们的面子,或者说让他们抓住一点漏洞,他们就会在教室里辩驳或硬顶,甚至形成僵持,让老师下不来台。对于这样的学生,只要不影响别的学生,姑且不要去理会,把他晾在一旁。等到下课后,可以把他带到办公室里,一来告诉其他学生,老师是不会容忍课堂上的违纪现象。二来这些学生,大多很机灵,知道自己的错误,在没有同学在场的办公室里,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批评。更何况,他们在教室里的某些错误,主要是因为无聊想引起同学们的注意,而故意去找老师的批评。课堂上老师的不理会,更让他感到无趣。

另一类是由于基础差或智力原因,想学但实在学不会的学生。这些学生已经习惯了学不会被老师批评,甚至说,对老师的批评已经麻木了。因此,在教室里,不管你声色俱厉的批评,还是苦口婆心地说教,他们都给你同样的状态,一声不吭,一言不发。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不妨把他们叫到教室外面或办公室里,对他们批评加鼓励。当他们真正感受到你是在关心他,帮助他,而不是单纯的为批评而批评时,他才会信任你,听得进去你的劝告,接受你的批评与帮助,进而也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你。

对于中等生,也有两类。一些外向型的,他们能够接受老师在教室里的批评,而且还会感到老师很重视他。适当的批评,会激励他们努力地向前追赶。

一些内向型的中等生,老师在教室里的批评,他们可能会感到老师是故意在掲他们的短,让他们难看,使他们在同学们中抬不起头来。这时候,太多的批评,会让他们感到失望,甚至干脆破罐子破摔,进而又多了一名差生。对于这样的学生,在教室里,老师最好以鼓励为主,让他们看到希望。对于出现的错误,多包容,对于必须要批评的错误,也尽量在私底下进行。同时在批评中,还要指出错误的症结和改正的具体方法,使他们有明确的努力方向。

对于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同样有两种情形。一类是我们通常说的个性张扬,比较泡澡的学生。对于这些既让人爱又让人恨得学生,最严厉的批评最好留在课堂上。这既是对他们的惩戒,也是对他们的关心。

另一类就是那些默默无闻,只知道踏踏实实学习的好学生。对于这样的学生,有错误,可以在教室里指出来,不必要刻意或严肃地批评。有时候,老师不满意的一个眼神,或者皱皱眉,他们就知道错在哪里,并会改正。更不要把他们叫到办公室里批评,因为她们觉得办公室是很威严、很严肃的地方,谈的都是正经事,批评都是比较严重的违纪现象。

正因为以上原因,批评学生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批评的地点,因地制宜。让批评的地点也能说话,不仅要给学生传递事态的轻重,还要给学生传递老师的态度、情绪和情感。让学生在不一样的感觉中,接受批评,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

当然,批评学生,首先必须尊重学生,不能挖苦,不能揭短,更不能体罚。只要我们选择了合适的方式,合适的地点,我相信,作为教育学生的主要形式之一,批评,一定能够达到它预想的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学生总是跟老师对着干?可能是因为你有这些坏习惯……
初为人师
批评无痕 润物无声
教师帮扶学生记录10篇
不凶的老师如何树立威信
为课堂纪律支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