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真的可以“做自己”吗?

全文1111字,阅读约需2分钟;

我想问一问,你所认为的“做自己”是什么?

对任何事物的运行都有一套自己的判断,不会被他人的想法影响,不在意他人的评价,是这样么?

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个“做自己”就是一个伪命题,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自己”什么?真的存在一个“自己”吗?ta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我们的“自己”,是在一个绝对真空的环境下生长出来的吗?不是。“自己”是我们在遇到很多人、经历过很多事后,在从中学习、受其影响、内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每个人的“自己”,其实是被建构出来的。我们从小受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遇到过的人,观察的事物,或多或少都对我们造成了影响。我们听到的一切话语,我们在与这些话语对抗或者顺从的反应,在种种潜移默化下,定义了我们“自己”。

和菜头说:

那么,所谓的自我意识,多大程度是自己生长出来的?多大程度上又是外界输入和塑造的?那个说“给我苹果”的小朋友,他关于“你我”的区别,给与和接受的区别,不都是母亲拿着一个苹果来来去去构建出来的么?当一个人说“撒谎对自己有利”的时候,那个所谓的“自己”,是真正的自己,还是被周围的人构建出来的那个自己?

那么,真的可以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吗?不行的。因为如果那样,我们根本不能成为今天的“自己”。

而且,我们是不可能在一个人的时候认识“自己”的,因为只有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才能碰撞出点什么东西来,才能让你认识到你“自己”。

所以,“不在意他人的看法”从根本上是有逻辑错误的

我们对于外界的概念,哪怕是“自己”这个概念,都是必须依托于某些标准而存在的。没有标准,又如何定义什么是努力,什么是懒惰?即使有标准会造成很多限制,但我们必须有标准,否则无法在合理的框架内行事。

从这个层面来说,“做自己”是一个真命题。如果我们能在对他人的看法中,进行主动选择,并且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那么,就可以说是在“做自己”。

外界的看法重要吗?重要的,因为这些看法组成了我们“自己”,给了我们标准。但是外界的声音往往良莠不齐,我们必须有所选择。

而我们的选择的标准往往不止一条,《黑天鹅》中有个注释:

只要去找,你总能找到某个人,他曾经说过能够支持你的观点的冠冕堂皇的话,而同时,对每一个观点,也都能找到一个恰好说过相反观点的已故思想家。

父子和小毛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无论怎么做,他们都是错的。然而,无论你做什么,你都是对的,因为你总能找到支持你的声音,哪怕你两次选择的标准完全相反。

努力是对的,不努力也是对的;为梦想拼搏是对的,选择安逸也是对的;工作是对的,考研也是对的……

所以,对错重要吗?不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什么?是你的选择,是你“自己”选择了那种标准,并且相信自己的选择,并且能够付出努力,在这个层面,我们可以选择“做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嗯?来学一下,如何做到不在意别人的看法
1.当你不在意别人的看法时,说明你已经变...
让自己开心的三个秘诀:不强求,不在意,不讨好
决定命运的六句话一、当你不在意别人看法的...
自我归因
三个让你快乐到死的顶级思维,女人一旦拥有,就不会随便被人左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