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终究要学会与自己和解

全文1279字,阅读约需2分钟;
今天的主题是“自我接纳”,它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我们常常给自己定下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在遇到挫折时又喜欢责怪自己,为什么我们好像很难接受自己呢?

一个原因是,我们对于“完美”的执念。完美主义者会过度追求“更好的一面”,并且掩盖自己认为不够好的一面,长久下来,对自己会更加苛刻,对自己的包容也会降低。

第二个原因是,遇到挫折时,总是喜欢归因于自己。不是说向内归因不好,而是这样的“严于律己”,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压力,过度的责备也会更难接纳自己。

怎么接纳自己呢?我们大多数人对“自我接纳”都存在两个误解:

第一个是,认为自我接纳就是不改变。

其实自我接纳本身就是一种改变,而且是很难的改变。

难在哪里呢?难在忍受。我们需要忍受达不成目标的焦虑,忍受不好的境遇,哪怕暂时看不到希望。

第二个误解是,把自我接纳当做获取另一种好处的途径。

我们会以为,只要我能够做到“自我接纳”了,那我就会变得更好了,我就可以收获平和、幸福等这些美好的东西了。

不是这样的,如果你是这样想的,那么本质上还是在寻求改变,追求“自我接纳”这个目的本身,就是不能接纳自己的表现。

我曾经问一位博主如何才能达到“平和”,她说:
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会有情绪,但会去想办法解决,并且认为这都是生活的样貌。

真正能够做到“接纳自我”的人,他的脑子里是没有一些妄念的,不会去追求一些梦幻泡影的东西,他专注于解决眼前的问题,不纠结,不逃避。

真的做到“接纳自我”的人,也会为了一个目标付出极大的努力,但是他们步调平稳,不会那么焦虑,不会花那么大的精力来苛责自己,而是选择包容与平和。

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一直以来,我们的心中对于平和都有一个很高的标准——像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啊,泰然自若啊,稳重啊,喜怒不形于色啊......

我很奇怪,我们为什么把这些用来形容老年人的稳重、官场的深沉,用来要求还处在青少年阶段的自己?

不要这样,这些不也是我们脑子里的妄念吗?

自我接纳的本质不是追求,而是舍弃。舍弃什么呢?舍弃对生活的过度控制,以及还残存在你脑子里的“完美世界”和“完美自我”的幻想与执念。

心理治疗领域里,有一种很著名的疗法,叫做“森田疗法”,它的核心理念是:带着问题生存;为所当为。

意思是,不要纠结于你自己的问题,把它当做你生存的常态,而是去专注你真正想做的事情。这才是自我接纳的真谛。

我们越是不能“接纳自我”,我们就会越焦虑,越焦虑,就会越想寻求改变。

当我们想要改变时,问自己一个问题。

你问自己:

我所遇到的,是世界的不如意,还是需要改变的问题?

我们这个是世界本身就存在很多的不完美,它不是按我们的想法设计的。

我们会遇到各种挫折、感到焦虑、心情不好。

但这些都不是问题,它是世界运行的常态,如果我们错把常态,当做了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改变不仅没有效果,有时候还会变成问题。

其实,“接纳自我”是很难的,但如果真的可以做到,或许我们就真的可以看的更加清晰,不会带着乌托邦式的想法与生活死磕,可以在两个极端来回切换。

做到“自我接纳”的人,对自己有着更加清醒的认知,他做到了与自己和解,也会更加从容地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性格决定寿命!你是“癌症性格”还是“长寿性格”?测一测就知道了~
2022,告别焦虑,与自己和解
人生就是不断地自我寻找,意义是我们找到自己之后才赋予的
强烈推荐 | 你也许不是故意,却一步步将孩子养出了心理疾病
爱自己应该做的9件事(建议收藏)
如何面对创业失败,克服对失败的恐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