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立春
userphoto

2022.08.30 山西

关注

立春为孟春月(夏历一月)之始。

立春,四时之始也。四始者,候之日。——《汉书·天文志》

孟春之月)是月也,以立春。——《礼记·月令》

故阳气出于东北,入于西北,发于孟春,毕于孟冬,而物莫不应是。——《春秋繁露·阳尊阴卑》


立春日之星斗

(斗)加十五日指报德之维,则越阴在地,故曰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阳气冻解,音比南吕。——《淮南子·天文训》

《淮南子·天文训》中方位如下图所示。

东北为报德之维也,西南为背阳之维,东南为常羊之维,西北为蹄通之维。

——《淮南子·天文训》

黄帝元年立春昏时,斗柄指东北,即艮位

 仰以观天文,故东西向相反。

诹訾,初危十六度,立春。——《汉书·律历志下》

《汉书·律历志》中十二次如下图所示

东汉时期立春,日在危十六度

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礼记·月令》

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吕氏春秋·孟春纪·正月纪》

东周时期立春午时

日在室(室壁之间)

东周时期立春,昏,南中天

子午线在参

东周时期立春,旦,南中天

子午线在尾

孟春之月,招摇指寅,昏参中,旦尾中。——《淮南子·时则训》 


立春日之律吕

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反其所。正月指寅 ...... 指寅,则万物蚓蚓也,律受太蔟。太蔟者,蔟而未出也。——《淮南子·天文训》

律吕并非乐器,古时借此物定时

太蔟之数七十二,主正月,下生南吕。——《淮南子·天文训》

孟春之月 ...... 其音角,律中大蔟。——《礼记·月令》

孟春之月,招摇指寅 ...... 其音角,律中太蔟。——《淮南子·时则训》 

孟春之月 ...... 其音角。律中太蔟。——《吕氏春秋·孟春纪·正月纪》

《礼记·月令》中五音排布如下图所示

正月律谓之太蔟何?太,亦大也;蔟者,凑也。言万物始大,凑地而出也。——《白虎通德论·五行》

太蔟长七寸七十分二,角。——《史记·律书》

太族:族,奏也,言阳气大,奏地而达物也。位于寅,在正月。——《汉书·律历志》

正月,乾之九三,万物棣通,族出于寅,人奉而成之,仁以养之,义以行之,令事物各得其理。寅,木也,为仁;其声,商也,为义。故太族为人统,律长八寸,象八卦,宓戏氏之所以顺天地,通神明,类万物之情也。——《汉书·律历志》

《汉书·律历志》中方位如下图所示

立春正月,节在寅——《京氏易传·归妹》


立春日之晷影

(晷长)立春丈五寸二分——《周髀算经》


立春日之月相

《颛顼历衡》曰:“天元正月己巳朔旦立春。日月俱起于天庙营室五度。”日月俱起、朔,此天象只适用于“天元正月己巳”,并非每至立春皆如此

——《蔡中郎集·明堂月令论》

立春、春分,月东从青道——《汉书·天文志》

青道,九道之一,为日月运行轨迹。

儒者或曰:“日月有九道,故曰:'日行有近远,昼夜有长短也。’”
——《论衡·说日》

月有九行者:黑道二,出黄道北;赤道二,出黄道南;白道二,出黄道西;青道二,出黄道东。立春、春分,月东从青道;立秋,秋分,西从白道;立冬、冬至,北从黑道;立夏、夏至,南从赤道。
——《汉书·天文志》

立春日之物候

立春之日,东风解冻 ——《逸周书·时训解》

陆机《要览》曰:列子御风,常以立春归于八荒,立秋游乎风穴。是风至,草木皆生,去则摇落,谓之离合风。——《太平御览·风》

風: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阊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从虫凡声。凡风之属皆从风。
——《说文解字》

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四十五日,距冬至之日四十五日,即立春日。明日居天留四十五日 ...... 太一移日,天必应之以风雨。
——《黄帝内经灵枢·九宫八风》
距日冬至四十五日,即立春日。条风至 ....... 条风至,则出轻系,去稽留。
——《淮南子·天文训》

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条风,东南曰景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丽风,北方曰寒风。《地形训》中八风名称及方向,与其它古籍有差异。

——《淮南子·地形训》


立春之日风起,解冻,草木生

少昊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鸟纪,为鸟师而鸟名 ...... 青鸟氏,司启也。青鸟,鶬鷃也。以立春鸣,立秋止。鶡音晏。——《历代官制总序》

鶬鷃:

立春雨水鹑鹌鸣是矣。鹌与鹑两物也,形状相似,俱黑色,但无斑者为鹌也。今人总以鹌鹑名之。——《春秋运斗枢》


黄脚三趾鹑,资料来自《中国鸟类图鉴》。



立春日之礼

至于立春,出轻击,去稽留,除桎梏,开门阖,存幼孤,矜寡独,无伐木。——《春秋繁露·治水五行》

立春,条风至,赦小罪,出稽留。——《易通卦验》

立春日,勿行威刑。——《真诰》

(孟春之月)是月也,以立春。先立春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齐。太史,礼官之属。谒,告。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迎春,祀春帝灵威仰于东郊之北。《周礼》迎郊五十里也。——《礼记·月令》

立春祭

是月也,以立春。先立春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斋。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吕氏春秋·孟春纪·正月纪》

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岁于东郊,修除祠位,币祷鬼神,牺牲用牡,禁伐木,母覆巢、杀胎夭,毋麛,毋卵,毋聚众、置城郭,掩骼薶骴。——《淮南子·时则训》

立春东耕,为土象人,男女各二人,秉耒把锄;或立土牛。未必能耕也,顺气应时,示率下也。今设土龙,虽知不能致雨,亦当夏时,以类应变,与立土人、土牛同。一义也。——《论衡·乱龙》

立春打土牛

立春之日,立青旛,施土牛于门外,以示兆民。——《东观汉记·礼志》

章帝行幸,敕立春之日,京都百官皆衣青衣,令史皆服青帻。——《东观汉记·礼志》

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帻,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至立夏。唯武官不。立春之日,下宽大书曰:“制诏三公:方春东作,敬始慎微,动作从之。罪非殊死,且勿案验,皆须麦秋。退贪残,进柔良,下当用者,如故事。”——《后汉书·礼仪上》

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句芒。《月令章句》曰:东郊,去邑八里,木数也。车旗服饰皆青。歌青阳,八佾舞云翘之舞。及因赐文官太傅、司徒以下缣各有差。《汉官名秋》曰:赐司徒、司空帛三十匹,九卿十五匹,《古今注》曰:建武八年立春,敕赐公十匹,卿七匹也。——《后汉书·祭祀中》

八佾:

天子八佾,八八六十四人,八者,象八风,所以风化天下也。
——《蔡中郎集·独断》

立春之日,皆青幡帻,迎春于东郭外。令一童男冒青巾,衣青衣,先在东郭外野中。迎春至者,自野中出,则迎者拜之而还,弗祭。三时不迎。——《后汉书·祭祀下》

《月令》曰:正月之节,日在虚,立春为正月之节,谨按《春秋传》曰:履端于始,谓节也。举正于中,谓气也。归余于终,谓闰也。既有闰,则立春进退不恒在正月朔日,气不定为孟春之月,但得立春,则是正月之节,可以行春令矣。昏昴中,晓心中,凡记昏昴晓心中,为人君南面而听天下,观时候以授人事也。斗建寅位之初,地有十二辰,斗柄杓常左旋指地位,故立春正月之节,则斗建寅位之初。《书》云:璇玑玉衡七政,此之谓矣。其日甲乙,《春秋传》曰:天有十日,谓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属木,主春,故云其曰甲乙也。其帝太皞,其神勾芒,昔太皞氏以木德继天而王,故为春帝。高辛氏有天下,置五行之官而木正曰勾芒,故勾芒为木神,佐太皞于春。律中太蔟。律者,候气之管,以竹为之。中犹应也。正月气至,则太蔟之律应。应谓吹灰也。太蔟者,林钟所生,三分益一,管长八寸,空径三分,围九分。——《太平御览·春上》

《荆楚岁时记》曰:立春日,悉剪彩为燕以戴之,帖宜春之字,傅咸《燕赋》,有其言矣。傅咸《燕赋》云:四气代至,敬迎其始。彼应运而方臻,乃设燕以迎止。翚轻翼之歧歧,若将飞而未起。何夫人之功巧,式仪形之有似。衔青书以赞时,著亘春之嘉祉。——《太平御览·立春》

燕子窗花(详见“春节”一文。点击进入春节)

《唐书》曰:景龙中,中宗孝和帝以立春日宴别殿,内出剪彩花,令学士赋之。
又曰:景龙四年正月八日立春,上命侍臣自芳林门经苑东度入仗,至望春宫迎春。内出彩花树,人赐一枝。

——《太平御览·立春》

凡立春日食生菜,不可过多,取迎新之意而已,及进浆粥,以导和气。——《齐人月令》

立春贮水,谓之水神,酿酒不坏——《四时篡要》

春酿


立春日之史

夏以孟春月为正 ....... 夏以十三月为正,色尚黑,以平旦为朔。十三月,即夏历一月。——《尚书大传》

《史记》曰:正月为端月。端,首也。《春秋左传》曰:履端于始。——《太平御览·春中》

秦始皇帝名政,改正音政月为端月,以正音政为正音征。——《宋景文公笔记·释俗》


原文赏析

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大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大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礼记·月令》

孟春之月,招摇指寅,昏参中,旦尾中。其位东方,其日甲乙,盛德在木,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太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   ——《淮南子·时则训》 

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太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吕氏春秋·孟春纪·正月纪》

春温夏暑,秋凉冬寒,人君无事,四时自然。夫四时非政所为,而谓寒温独应政治?正月之始,正月之后,立春之际,百刑皆断,囹圄空虚,然而一寒一温。当其寒也,何刑所断?当其温也,何赏所施?由此言之,寒温、天地节气,非人所为,明矣。——《论衡·寒温》

黄帝曰:愿闻身形,应九野,奈何?歧伯曰:请言身形之应九野也,左足应立春,其日戊寅己丑。——《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

《国语》曰:农祥晨正。唐固注曰:农祥,房星也。晨正,谓晨见南方。谓立春之日。——《太平御览·立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暑
大雪
初学记●卷三 岁时部上
《文选》14 卷十三 物色 鸟兽·上
淮南政协
《淮南子》二十四节气的创立和依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