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哥闲话|《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

 
    我感到,人的一生总有个觉悟期(当然也有人终生不悟。)但这个觉悟时期的早晚,对我们的一生将起决定性的作用。实际上就是说我们应该做什么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少平写给兰香的信
 
读初中的时候,我写读书笔记时老是喜欢摘抄书中的一句话作为前言,觉得读书笔记就该这么写,围绕着摘抄的那句话来谈自己的感受,才算的是读了书、用了心的。
 
在写《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前,我突然想到了这个,觉得很有意思,便把三本书抱到身边,内心想着翻开哪页,从哪页里摘抄一两句觉得比较合适的作为前言放在上面。翻开第一部时,没有太多发现,于是打开了第三部,翻了一次就翻到了这两句话,这是少平写给兰香的信,或者说是路遥写给阅读本书的读者的信,我觉得说的非常的有道理,或许已经有好多人都曾经这样的感受到了。
 
《平凡的世界》本来是我想在论文开题写作期间看完的,哥哥从三月开始问我开题写的怎么样了,到六月份时我的回答仍然是还没有写一个字,现在这部伟大的著作却被我看完了。可能也是在告诫自己,论文开题可以开始写了,毕竟还有一段时间就要开题答辩了。时间就是如流水一般。
 
我是在昨晚快到凌晨的时候看完第三部的,第二部是在周六开始看的,周日的早上看完的,第三部是在周日下午看,直到周一晚上近十二点看完的,中间还看了一本孙晴悦的新作,它就留着下次写吧。
 
原本定下的目标是每天看五章,得看一些时候,周末的时候来了兴致也就很快地阅读完了。
 
一部小说,十年间的变化,难以想象路遥做了多少前期的考证工作。从书稿完成时间来看,准备时间是1982年-1985年,第二稿是1986年,书中人物故事结束在1985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路遥记载了中国社会发展变化最快的时间段,各种思潮最活跃的时间段。如果是把他当成一种日记来看,十年时间会有多少事情发生变化,我想路遥应该是有记日记的习惯的,真希望能够看一看。当然,之前我们已经读过了他的《早晨是从中午开始的》,这是记录他写作《平凡的世界》的记录,或者说是回忆稿,我们已经知道了他的辛苦和付出。
 
中午时,躺在床上,打开喜马拉雅,听着马云6月6日在云火锅之约上的讲话,讲的真好,讲他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日期,讲他对医护人员的感谢,然后缓慢睡去。马云曾说,《平凡的世界》给了他很大的激励,让他在任何时刻都不放弃自己的梦想。我想也会有好多人这样评价到这本书籍。
 
写着写着,感觉有些词不达意。我能阅读到和领会到的东西看来都是十分肤浅的。又或者换句话来讲,在没有看《平凡的世界》前,好多对于人生、社会和人性的看法基本成型,在《平凡的世界》里又做了一次验证。从这一点来讲,路遥真的是伟大的,他给了那些迷茫和不安、焦躁地对待社会、生活的人一个方向和安慰,亦或是对待生活不气垒的精神。或者如前言中摘抄的那句话一样,人的一生总有一个觉悟期,这个觉悟期的早晚对我们的一生将起决定性的作用。实际上就是说我们应该做什么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我大概是写不出来那种对于生活、社会、人性的更深一些的观点了,我开始意识到这个事情。好像我已经把它当成一种十分平常的状态了,就算是它再对我发生什么样的攻击,我都还是这个样子。我所看到的和我所接触到,都是在经历种种选择后出现的,不管是好是坏,都是在接受着的。
 
书中有很多人物,也有谈到家庭、婚姻的。对于这一点,似乎欠缺的还挺多的,尤其是在对于婚姻的看法上。当然,书里面的描述比电视剧里面的更丰富一些,我之前没有想过杜丽丽最后会和古风铃搞在一起,尽管她说着仍然爱着武惠良,但对于武惠良而言或者对于现在大都数男性而言都是不能接受的。虽然武惠良仍然爱着杜丽丽,但他非常矛盾、非常痛苦,最后两人离了婚。路遥的镜头看的很远,或许他已经观察到了国外关于“开放式婚姻”的描述和表达,在《平凡的世界》里提前演绎了这出。尽管“开放式婚姻”属于人们对于性爱和精神追求的一种表达和绘图,但即使过去了近20年,我想依旧没有太多的人愿意去接受这样一种观念。或许等到下个十年抑或下个世纪?谁也说不清楚。
 
婚姻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我的思考常常得不到结果,所以到后期我也不清楚自己会不会走进这样的一条路,又如何去对待不走这条路的状态和后果?当时间不断地靠近30岁,我倒反而有些解惑了。以前人老是告诉你,找一个适合的就行,能过日子的就行,但现在我觉得需要找的是一个能够互相陪伴的人,不管是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而且一定是要你们都互相喜欢的。如果没有达到,就继续漂着,哪怕到了40岁、50岁,又何妨呢?我从来没有细细地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我还是希望至少40岁前能够想清楚这个问题。当然,现在对于我而言,爱情、婚姻、家庭,谁最重要呢?我也说不清楚。但都希望如果真的选择了,千万别后悔。
 
我记得看《曾国藩》最后一章时,曾国藩死的时候下起了大雨,不管是书里还是窗外,都下起了大雨,我以为是一种相互的搭配,因为看完时也是凌晨。在看到《平凡的世界》时,不知不觉翻到最后一页时,还感到一丝诧异,怎么就到最后一页呢?少平会去哪里?而窗外下了一天的雨此时又开始下大了,我知道这又是一个结束了。少平回到了矿上,书中写到:他上了二级平台,沿着铁路线急速地向东走去。他远远地看见,头上包着红纱巾的惠英,胸前飘着红领巾的明明,以及脖项里响着铃铛的小狗,正向他飞奔而来……
 
我想好多人看到这个结尾的时候都有自己的想法,这是自己的经历和阅历所导致的。可能有人会说少平拒绝了秀,回到了矿上只是他希望靠自己的劳动继续追逐自己的生活和精神追求,也有人可能会说他回到那个地方意味着他知道自己现在需要的是什么了。但我看到最后的时候,脑海里浮现的场景是少平抱着明明,牵着惠英,一起回到了他们那个“家”。这或许是少平在经历生活和各种体验后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他也知道自己应该要做些什么。我们也知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结尾总是要给读者自己去想像的。
 
《平凡的世界》就这样结束,我们的生活还在这样继续。在无数我们不知道的地方里,类似于平凡的世界里的场景或许每天都还在上演,只是主人公不是少安、少平,没有润叶、晓霞,但每一个人的人生经历中或许都存在着他们的影子、他们的经历、他们的收获和他们成长的喜悦。我想,这是路遥带给所有平凡的人最好的馈赠,也让每一个人要想好、摆正自己的位置,在自己的人生里书写属于自己的荣光。
 
晓霞的离世,只有短短的几百字,却使人眼角湿润。
 
献给她,敢于和时代作斗争,敢于做自己想做的事,敢于为社会和人民做实事的伟大女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美奋斗者礼赞诗词
好书分享
《人世间》与《平凡的世界》有根本不同,主要跟作者人经历有关
《平凡的世界》: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是路遥精神世界的一体两面
作家路遥的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的名言名句摘抄(33条)
再看《平凡的世界》:路遥为什么一定要让田晓霞死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