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哥闲话|人生是一次又一次的选择

人生是一次又一次的选择

——写给学生的回信(三)

(图:某个黄昏的日落)

**
你好!
收到你信息的那天,临近假期,很多事情也在收尾阶段,便想着在国庆假期时找个时间给你回。恰好国庆我要回一趟我的大学,我想可能去了后的感触也许会比我直接在办公室坐着给你回复会更具体一些,因为它会把时间拉长的更远,从过去走到现在,再由现在回到过去。
很多时候,我们焦虑的是看不到漫长的未来,不知道未来的方向是什么,该往哪些地方去走。我记得在大二上期的时候,我曾说“大二是大家大学生活里最重要的阶段。”我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①大二经历的风雨会更多,自身思考地也会越多;②大二开始会与身边的同学有更鲜明的特征展现,每个人身上展现出来的特点会更好地让他人感受到未来的路径;③大二阶段每个人都将对自己产生一个更新的认识,在这个更新的认识的基础上开始寻找自己的方向,做出自己的选择。我个人认为,你很好地把握住了大二这个阶段。
我们都是从读书一路走过来的。到了大学阶段,大一和大四是最迷茫的,大一进来后不知道该往哪里走,未来就业还是考研等都不明确;大四是人生的一个分界点,通过四年的学习后逐步明确方向和奋斗目标,但在人生新的选择上会更加的纠结,比如去基层还是留在城市,比如考公、考研还是出国,比如未来就业的方向上国企、央企还是私企。这两个阶段的迷茫是最突出的,但也在告诉我们:人生真的是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大四阶段的选择可能是更为重要的,因为这有可能是我们第一次对自己的人生做主的机会和安排。
我感觉,近3年来你还是很稳重的、在自己喜欢的道路上不断地付出努力,取得一个又一个你自己理想中的成绩,这其实就代表着你的目标和规划。长远的目标需要用更长远的眼光来对待,短期的目标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通过自身努力基本都实现了。成绩不都是表现在学习上,大学阶段本身需要的是综合素质全方位发展。在把握自己学习成绩的基础上,对生活和个人自己的思考有更多的想法才是这个阶段最需要做的事情,不怕瞎想,但又不止于瞎想,瞎想之后充满冲劲就一直往前。这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选择之后只管努力。但还是要回到,我们要如何做选择。
选择其实是没有对与错的,都是基于当下的我们结合到过往的经验、未来的展望所作出的。无论考研还是工作,也都是基于你当下对自己的判断。从考研的层面上来讲,大家都在考研,父母也在让我们考研,社会似乎也催着我们考研,但考研是不是我们所向往的?换到其他的类似于考公、考选调身上同样合理。我一直希望你们要多去实践,多到外面看看,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更好地作出一些判断。像你所说的能不能干点什么有用的事,没有去经历和体验可能真的也不知道什么事是有用的。我也会建议你们多看看党的二十大报告、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的报告等,在报告当中其实有很多事情是我们可以发挥专业所长去做的,学习机械推动制造业迭代升级或者在某些领域更加的领先如果能够成为你想做的有用的事,我想你慢慢地会有更多的想法和思考去做,放在其他方面也是同理,比如要为基层一线的工作人员服务奉献等。这是思想认识层面的。
如果思想上的能够确定下来(选择),在具体的操作上可能就会更加的明细。假设我们现在要考研,从大三上期陆续开始关注所想去的学校、专业、地区,想选什么样的导师,自己未来想研究的方向是什么。大三上期结束前,如果确定好了学校和专业等就可以按部就班地开始复习英语、数学、专业课、政治等(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网、该校研究生招生网、该校贴吧、微博超话等进行了解),当然考研也不是一定要考本专业,有其他你自己感兴趣的、愿意付出时间的也是可以作为自己选择的。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带了一个中国计量大学的机械自动化专业的师弟,他来读思想政治教育,当年考进来时分数四百多(入学时排名第2),3年硕士期间发表了好几篇相关领域的论文,特别是有几篇是在该领域比较拔尖的。硕士毕业后,他选择了去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可以想像他当时做出这些选择时的心境和确定选择后又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假设我们现在要考取选调生或公务员,就意味着我们得系统的了解选调生是干什么的,发展路径是怎么样的,我们要为之做哪些准备和努力,我们能不能沉得住气。我一个师妹从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后去了海螺沟做选调生,前2时常常也会怀疑自己的选择,但经历了很多事情后她又回归了到自己的初心,乐在其中。每一条路都是在经历了很多事情后才确定下来的,所以也不要害怕去经历和尝试,现在就是应该花大量时间去经历和尝试的。
我想到读大学期间,我做了很多的事,走了很多的地方,大四的时候去面试一家企业时,对方看了简历后说“你把人30要做的事情都做完了。”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你不是一个稳定的人,极易容易跳槽。我是在研究生录取之后去找的,当时是想经历更多的企业招聘,看看在企业的竞争性上自己的状态是什么样的。我那时候的想法也很简单,多经历之后,再来做符合自己的选择。选择一旦确定了,后续只需要在这个方向上持续努力了,心无旁骛地往前走。如果走上了一条自己认为合适的路,就只管往前顺其自然的走就可以了。职业上的理想与抱负,需要通过很漫长的时间规划才能得以实现或者不实现,这都是人生的常态,所以千万不能着急,慢慢来才会比较快。在具体化执行操作过程中,要确保锻炼好自己强大的适应调节能力,主要是指心态上的,心态不能随时或者稍微不注意就崩掉了,那对于自己做出的选择来说会是较大的伤害。
看到你提到的暑期经历,我觉得是非常好的。你认识到1)简单的、枯燥的、吃苦的、费力的体力劳动并不适合你;2人际交往中需要学会灵活处理,在交往过程中能够学会变通;3没有任何一个工作是很轻松的,每一个工作都有它难受的地方。这三点我以为大多数同学都要在进入大三下期通过学校的生产实习才能感受到,你现在就已经感受到了,我觉得非常好。这对于你去规划未来自己要做的工作、对待工作的态度和人际关系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等到大四时你在做某些选择的时候你就会主动规避一些岗位或事情,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去思考哪些能力是我在进入社会前还需要不断提升和锻造的。每个人的工作都是辛苦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本身没有差别,但用知识、智慧、思想去影响一些事件的走向,推动事件能够走地更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我们需要思考的事情。我想你在这一块一定会有属于你自己的答案。
毫无疑问,你最后提到的关于眼界和格局的问题是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会不断思考的,看到你说到自己的探索和改变,与外界有了更多的接触,我为之欣喜。眼界和格局有时候固然会受到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但我们亦可通过阅读、思考,走出去看世界、看中国来逐步地提升,万万不可给自己的眼界和格局设限,要有宽阔的胸怀告诉自己我们还需要不断提升,多向身边优秀的人学习,不耻下问。唯有此,才能行稳致远。
**,我在2010年的时候确定了一句话作为自己的人生座右铭。这句话是:总有一条路,你自己要慢慢走。我今天把它也送给你。不管你在未来做了什么样的选择,不管前面是无数的困难、挫折还是一帆风顺,我都希望在面临它们的时候:你能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常用平常心看待人生得失,相信不管怎样都会有办法解决,不急不躁不抱怨,人生这条路得慢慢走。

罗勇

  202310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本科生考研还是就业,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感谢经历,让我们成长,感谢苦难,教我们坚强
3000字,复盘我的人生经历,建议读读。
41岁菜贩历时14年,考研第九次终上岸:不知天命的人,最无畏
做喜欢的事情为什么那么难
夜谈丨关于考研,要不要听从父母的意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