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虫读书】石破天惊赞秋雨
某人写过一本书叫《石破天惊逗秋雨》,我因学识浅薄,无法置其可否。余秋雨在《中国文脉》里引用过一句话:所谓伟大的时代,也就是大家都不把小人放在眼里的时代!两年前台湾著名作家李敖去世,他创造了一个史上单个作家被禁作品最多的记录。余秋雨则创造了一个新的记录——史上被诽谤最多也最广的独立知识分子。
初识余秋雨是在央视青歌赛,当时就折服于他的睿智和博学,虽然感觉有点啰嗦。从2013年始,出于好奇陆续购进并阅读了他的全套文化散文系列。只是遗憾未能找到最初出版的《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据说当年盗版泛滥,以致真假难辨。新版的选本太多,且大部分文章都已融入其他系列里了,所以不必再纠结吧。至于他的专业理论著述,不敢高攀,新近小说有待慢品。
每读秋雨的一本书,都是一场心灵的修行,而且很快,因为根本停不下来。一边读一边痛并羡慕着他文化的一生。列叙如下几部经典,分享一点心得:
《中国文脉》梳理了他心目中的文化经典和代表人物。肤浅的我当然只能无条件地接受并认同,只是在个别人物上偏爱不同。比如作者有时就特别关照他的浙江余姚老乡王阳明,把他列入文脉之中。从《诗经》、庄子一路走到曹雪芹的《红楼梦》和近代的鲁迅戛然而止,文脉尽断。那么,何以接续,何去何从?在这个散乱的大世界里,文学的任督二脉将以何种方式被打通,好像还很迷茫。也许,既然凭自身的功力无法打通,那就得靠外力伤害而被迫完成。凭藉个人狭窄的阅读量认为:仅凭借一本书的影响力而言的话,那么现代的路遥也应算在其中。
《千年一叹》作者贴地行程万里,希腊、埃及、以色列……两伊、印度……几乎触摸了人类文明所有可见的遗迹。如此壮行,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关键是处处战乱,危机重重。我的脑海里经常浮现的画面是一个个宁静的夜晚,孤灯下奋笔疾书的余秋雨。笔尖流淌的不仅是文字,还有一股股殷红的文明悲哀。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鱼尾山屋,作者陷入了沉思:盛极必衰?难道是文明造的孽?中国为何成了例外?第三个问题,余秋雨给出的答案震撼了我羸弱的灵魂,我把它简单概括为“一山两河三皇帝”——以喜马拉雅山脉为代表的地理隔绝,以黄河长江为主的地域体量,再加上秦(统一文字)、汉(独尊儒术)、隋(科举制度)三朝皇帝对文化所作出的宏观贡献。深沉、开阔、总结、回顾,犹如半生漂泊的游子探索世界归来,更加深刻地享受着回家的轻松与惬意。
《行者无疆》从南欧绕到北欧,九十六座城市,从但丁、黑格尔到莎士比亚,从英法大国到袖珍小国,一路留下余秋雨的足迹和文字,也一路从不同角度比对着中华文明。弗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对文化资源的追随和保护,德国思想家的精神独立,以及对中国的创造思维、激进主义、文化伦理和法律精神的反思,都有极高的借鉴价值。特别是他提出的欧洲忧虑——精致的社会设计所带来的体制负担,自以为是的心理狭隘,以及高福利理想对经济发展的沉重滞力等,曾一度引起欧美国家的思考和反馈。其中隐含着的对整个世界的人文大爱思想,深深地折服了我,也应该触碰了很多民族主义者狭隘的痛点。特爱他的一句话:上几代东方文化人多数是以歆羡和追幕的眼光来看待欧洲文明的,结果便产生了一种以误读为基础的滥情和浅薄。蹊径另辟,一针见血,将文化人的悲悯情怀和对公共领域的理性思考,体现得淋漓尽致。
《何谓文化》余秋雨的定义简洁明白: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书中更有学理、生命、大地和古典的多重回答,让读者从不同角度理解文化的内涵。特别是在他的生命注解部分,通过对文化大家族和文化名人的透视,仿佛是一场场血浓于水的文化知交与神交。还有他译的《离骚》算得上是我至今为止对照通读得最认真的古典之一,惭愧!苍茫大地,能诠释中华文化的古迹名胜数不胜数,文中这些也许并非最佳代表,也不够丰富。不过,比起只在书斋里游历四方的我,已然是一座无法逾越的文化高峰。
《极端之美》的美是指书法、昆曲和普洱茶三大文化之美,作者娓娓道来,叙述了他对此三者的研究和体悟所得。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余秋雨不仅是一位戏剧理论大家、散文家,还是一位书法家、普洱茶的品鉴专家,呵呵,佩服之至!也顺便让我认识了他的夫人马兰低调的艺术奢华。本人也是一个书法爱好者,余秋雨虽不是什么中书协的人物,但我能感受到其书法绝非俗流。他的字取法二王又深受颜真卿行书的熏陶,不亚于当今很多书法大家。记得包括中国作协在内的很多官方协会,只要与名利有挂钩,他都不曾或不屑刻意追求。在此我不好评论什么,也没资格评论什么,略过。
《君子之道》在儒家庞大的思想体系里反复被论及:君子怀德、成人之美、周而不比、君子坦荡荡、君子中庸有礼、不器而知耻……作者就君子之风运用了论述、反证和叙事等手法作出较为全面而生动的诠释,外加一束精挑细选的短文以补充升华,值得一读。
《吾家小史》以平静的语气叙述了他的家族历程和平生遭遇,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那几段痛彻人心的爱情:笃公和疯女,齐华和姜沙,以及作者侄儿和作者本人的两种生死爱恋。当然,更触动于作者的终极人文关怀。
《山河之书》其实是收录了原《山居笔记》和《文化苦旅》里的大部分经典篇章。有几篇反复读过后,依然令人满眼青翠,沁入心脾。文化之“文”,并不只是枯燥;文化之“化”,是心灵的一种美丽升腾。老有余力,必去走走这些地方,以自由的方式——可以坐看“长河落日圆”的那种。
《泥步修行》算是余秋雨对过往大半生的一种回顾和反思吧。坐拥如此之高的文化地位又到古稀之年的他,破惑——问道——安顿,一路进入羽化登仙之境,很多旧事也可以直言不讳了。阅读之中,我也明显地感受到作者那末日审判般的犀利语气。对于有一定岁数的读者来说,应该大有裨益吧。正如我在书中感叹过的一句话:有健康的心志,却没有了健康的体魄;有宏伟的心境,却缺少宏伟的构建。说走就走,也只是说说罢了!咱只能且行且阅读余秋雨,以弥补人生的很多缺憾。
大道巍峨,缘起性空,相信善良!我以我戏作的一绝收尾:

秋风秋雨打秋池,俯仰苍生静夜思。

毁誉从来谁避了?文章累累妒青丝。

文字:山虫
摄影:山虫、小杨、徐杉、盐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声NO.8:对话余秋雨
新成语
他的书法学“二王”,潇洒飘逸,被认为“作家群里第一人”!
《中国文脉》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
石破天惊赞秋雨
想了解中国文化,这本《中国文化课》值得一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