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港影:抽丝答疑,为什么没有人找张学友担纲喜剧?
userphoto

2022.05.21 四川

关注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这个问题一直横亘在不少影迷心里。
尤其是张学友影迷。
甚至就连张学友自己也说,「我演喜剧很好的,但为什么没有人找我演喜剧?」
但严谨一点来看,并不是没有人找他演喜剧。
而是没有投资商找他“担纲”喜剧。
他是天王,又名歌神,这种光环加成下,星光毫无疑问比一般演员更强。
此外喜剧表演尤其是无厘头作品方面,又有诸多作品证明实力。
却从来没有单独担纲过喜剧电影。
用粤语来说,点解?

先回溯一下张学友的大银幕来路。
1986年出演喜剧电影《霹雳大喇叭》,与洪金宝合作搭戏。
当时因唱片销量大爆而大红,致使戏份猛增,但片酬仍维持在原来签约的两万块,就表演层面来讲,自然度颇佳,也很能适应这种“插科打诨”的旧式闹剧港片风格。
其后于1987和1988年连拍八部喜剧电影,分别是《猛鬼差馆》《猛鬼学堂》《梦过界》和《最佳女婿》《金装大酒店》《南北妈打》《三对鸳鸯一张床》及《八星报喜》,期间只有一部《特警屠龙》是动作电影。
而其实绝大多数人对张学友的喜剧印象,或都得自一部电影,即1993年的《东成西就》。
再有或就是与周星驰合作的《最佳女婿》《咖喱辣椒》,与梁朝伟合作的《咖喱辣椒2之阿飞与阿基》以及与李连杰合作的《鼠胆龙威》,至于早期的电影,或还并不太熟知。
但就表演而论,似乎一直谈不上有什么“特别”的创造性。
这或许就是问题其一。

香港影坛专攻“喜剧”的演员很多。
比如许冠文、许冠英、吴耀汉、冯淬帆、麦嘉、陈百祥,再到吴孟达、黄百鸣、周星驰,名单不尽列。
许冠文“冷面”,许冠英“怂”、吴耀汉“皮厚”、冯淬帆“憨傻”而麦嘉“闹腾”,陈百祥“贱格”、吴孟达“低智”、黄百鸣“惊乍”而周星驰“无厘头”。
而张学友的喜剧风格是什么?
无从归纳。
从历史作品观察,他始终都是“见”招“拆”招。
也就是说其所有喜剧电影,几乎都是被动应手,再通俗一点,也就是逗眼和捧眼、上把和下把的概念。
而这又与他“配戏精彩,主角则平淡”的情况不谋而合。
基于这样一个情况,是否可以总结——张学友不善于主控,但极善配合,不惯于引领,但惯于跟随?
就像有的人是天生的领导者,或者愿意做“大哥”,而另一些人则不愿意扛起责任或者没有扛起责任的能力,只能跟随其后、摇旗呐喊。
或大抵如此。

另一个因素是强者争锋。
许冠文在七十年代开创了“市井”风格的喜剧电影,到1981年的《摩登保镖》为一个阶段,其后由许冠杰和麦嘉接力,以《最佳拍档》系列步入时装喜剧时代,而随着1984年的《最佳拍档之女皇密令》下映,喜剧电影似乎陷入了某种低潮,转而被时装动作和枭雄电影所取代。
这一点,可以通过香港年冠电影的类型变化来印证。
从1974年的《鬼马双星》到1984年的《最佳拍档之女皇密令》,在十一年间,许氏兄弟的喜剧电影夺得八个年冠。
其后八十年代的年冠则分别由洪金宝的时装动作电影《福星高照》、周润发的英雄片《英雄本色》和成龙的《龙兄虎弟》、周润发的《八星报喜》《赌神》这五部电影夺得,其中只有一部是喜剧电影。
而在此期间,也没有任何一部有影响力的喜剧电影“属于”张学友。

及至九十年代,周星驰崛起。
喜剧再度大放光芒。
但几乎所有其他的喜剧演员都光芒尽敛。
比如集合梁朝伟和梁家辉的《神龙赌圣之旗开得胜》,主角梁朝伟除了模仿周星驰,居然无路可走,这就是市场大势所决定的。
虽然梁家辉曾经在1993年凭《92黑玫瑰对黑玫瑰》在金像奖上赢了携《审死官》入围的周星驰,但
在这个十年,只有两种喜剧,一种叫周星驰喜剧,另一种叫其他喜剧。
所有人都沦为了周星驰的陪衬,无论是偶像演员刘德华,还是颇有资历的吴孟达和陈百祥,更多人则要么退隐,要么转换跑道。
而他们即便再拍喜剧,也失去了原来的影响力。
张学友则只有一部刘镇伟恶搞的群戏《东成西就》可谈。
所以归根到底,他也并没有在时代的变迁里刻下自己的“喜剧”领域符号。

2001年,张学友以《男人四十》宣布复出。
而香港影坛在经历了“双周一成”的十年争锋之后,开始陷入全面衰退。
这个情况与乐坛在“四大天王”年代之后骤然衰落异曲同工。
动作电影尚有甄子丹接班,喜剧电影却已后继无人。
此时的张学友则开始精挑剧本。
只参演过《金鸡2》和《七十二家租客》两部喜剧电影,也偏向文艺类型,所以或可推断,这个阶段他的目标应该是金像奖影帝。
但这个阶段的四度提名尽皆铩羽。
在2016年出演《澳门风云3》之后,暌违六年才再度接拍电影《海关战线》。
而开篇张学友的“疑惑”,也就出自电影开机后的记者探班现场。

行文至此,或就可尝试结论。
张学友的喜剧表演,无疑是没有问题的。
甚或可以列入高手行列。
但鉴于他缺乏主控和创造的能力,致使担纲能力缺位。
再加上喜剧题材电影表现日趋萎靡。
资源已经接近枯竭。
所以就更不会有专门为其量身打造的剧本出现。
这或许就是题目答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选10部八十年代港产爆笑喜剧 绝对值得你多刷几次
75岁“光头佬”麦嘉,曾今的喜剧大师,如今过着隐居的生活
4天拍摄完成,200多位明星零片酬出演,周星驰从此之后成为星爷
75岁“光头佬”麦嘉近照,老了胖了但依然精神,儿子小光头变帅哥
当年的喜剧鬼才“光头佬”,周星驰的师傅,只有洪金宝能请动他
曾比周星驰还火,喜剧界的大老,弃演从商却失利,如今真的老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