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信息化教学,你去到了哪个阶段?

事情做到了哪一步,下一步要往哪里去,都需要有一个标准来卡一卡。信息化教学这件事,其实就有现成的标准可以对照。

信息化教学这件事,主要是对学科教师来讲的。学科教学,是信息化教学的起点。信息化教学的评判,就可以参照技术融入教学的五个发展阶段(Niess, 2009):

  • 认识(知识),能够使用技术,但没有将其融入到学科教学当中

  • 接受(说服),赞成在学科教学中使用技术

  • 适应(决策),尝试后决定在教学中使用技术

  • 探索(执行),积极地在教学中融入技术

  • 提升(确认),评估在教学中融入技术的结果

之前就表达过一个观点,五个阶段就是五道坎:

技术跟教学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让他们融合在一起,要经过认知、接受、适应、探索、提升这五道坎。任何一道坎都可以刷掉一批人。

钟洪蕊,公众号:智慧课堂面面观全朗与高分云

最近看到《开放教育研究》上对Niess教授的采访(徐鹏,2019),她也表达了类似观点:

教师由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不是自动的,而是需要培训或教师共同体的促进。我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整合技术的知识能力的发展很难跨越适应阶段而过渡到探索阶段。

因此,不要指望“生源好,所以表现好”,更不要指望“随便用用就能出效果”。因此,我们积极推进“GOF教研支持服务体系”,强调“交流型服务:GOF教研支持服务的核心追求”。因此,我会感动于“四基让我第一次见到共同体的样子”。

之前去龙山中学,一个数学老师感慨,你咋还能评英语课?其实信息化教学,或者TPACK都有一个通用的知识能力结构框架。在这一点上,我还是跟Niess教授同样的观点(徐鹏,2019):

我一直从事数学教师整合技术的知识能力培养研究,与历史、外语教师接触后发现,不同学科教师教授的内容不同,采用的教学法不同,使用的技术工具也不同,但他们的知识能力没有本质差别。这就是我刚才说的,要以整合的视角看待TPACK,而非将其特殊化。

说跟她同样的观点,有点给自己脸上贴金的意思。其实可以转化一个说法,我是受到过她的影响。早在09年做硕士论文期间,TPACK研究推进得异常艰难(见“讲不清楚,就讲不清楚吧!”)。我曾就TPACK研究的两种思路向她求教,她就推荐了整合的思路,而非纠结于各种元素的边界问题。


认为TPACK有四个核心要素:即关于整合技术教授特定科目的整体观念;关于本学科将技术与学习整合的课程与课程材料的知识;关于学生使用技术理解、思考和学习的知识;关于使用技术教授特定主题的教学策略和呈现形式的知识(Niess, 2005)。在此基础上,我又参考Magnusson等人(1999)的观点,加入了评价的元素(钟洪蕊,2010)。


有了能力框架,首先要根据应用场景小贴士上手,接着就要不断探索还能用技术做些什么?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回应教学问题,做“目标-手段一致性检验”,看一下自己的课到底上对了没有,解决学生的问题了没有?

参考文献

Niess, M. (2005). Preparing teachers to teach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with technology: Developing a technology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1(5), 509-523.

Niess, M. L., Ronau, R. N., Shafer, K. G., Driskell, S. O., Harper, S. R., Johnston, C., Browning, C., ÖzgünKoca, S. A., & Kersaint, G. (2009). Mathematics teacher TPACK standards and development model. Contemporary Issues in Technology & Teacher Education, 9(1), 4-24. 

徐鹏. (2019).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访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玛格丽特·尼斯教授. 开放教育研究, 25(4), 4-9. 

钟洪蕊. (2010). 小学科学教师的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TPACK)研究. (硕士), 华南师范大学, 广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研究主题与热点评述——基于2000-2017年国际期刊论文的共词分析
什么导致技术在课堂难尽其用?——基于认知与情感视角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研究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思考
什么是TPACK
热点 | TPACK你知道多少
微课专栏| 微课设计制作流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