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基于语文学科大概念区分策略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有感

看到郭老师一年发表那么多文章,特别佩服(《郭哥在2023年发表了什么文章?)。因为之前有关注大概念,所以就把他提到的《基于语文学科大概念区分策略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搜来学习了下。

看完还真有点佩服之外的体会想讲一下:

  • 我的一个推论是,知识分类梳理部分指出布鲁姆目标分类“令人困惑的是……”,梅耶“这一做法很有见地”暗含的前提是引言部分的论断——“如果从学科大概念的角度对知识分类理论进行梳理,就能得出策略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两类知识,区别这两类知识对我们的教学无疑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就此推论提出一个疑问,以A说来批驳B说和C说的学理依据是什么? “出于教学的实用主义”是否就需要适当展开,而不是等到第三部分意义才讲?

  • 据我猜测,新课改的重要推动者崔允漷教授大概念、逆向设计等概念的提法应该是源于《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Understanding by Design)。对于大概念,理解是一个很关键的点。

    文中也引用到刘徽教授的观点,“大概念更为常见的形式是观念和概念,因为只知道论题或主题,并不能促进人的理解”,也是在强调理解。所以侧重点不是复述故事的具体流程,而是在执行过程中的认知和判断,“忠实于原文的重要信息”,“不同的对象、目的和场合对复述故事的要求有所不同,会影响复述的内容详略、时间长短、形式结构等”,“复述是一种再加工的过程,在忠实的基础上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

    能做什么,和把它做到什么程度是合适的,应该是要择开来看。牵引着行动的那个原则,或者行动背后蕴含的那个逻辑可能才是大概念关注的要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策略的实质
要想学习好,就得掌握这三种知识
基于“知识分类学说”的语文知识观辨析(一)
2023年第119篇:教研有感∣郭哥在2023年发表了什么文章?
章熊:关于中学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
语文的发展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