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数据可视化 | 学生喜欢什么类型的研学旅行?
学生喜欢什么类型的研学旅行?刘凤升(2020)的调查提供了回答:从线路选择来看,最多学生选择自然和滨海风情类或历史文化遗迹类;从景点选择来看,最多学生选择到缩成参观古城堡或到汛洲岛上体验海上人家生活。
从上图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景点和线路的选择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最多的学生选择了自然和滨海风情类的线路(占比36.25%),但是等到选择景点的时候,汛洲岛却出现了9%的落差。这就看到了抽象和具体的差异。
这个差异有什么规律吗?肉眼可见,乱七八糟,没有明确方向。上SPSSAU,也没看到显著差异,而且平均值都是17%。
配对t 检验分析结果
名称配对(平均值±标准差)差值(配对1-配对2)tp
配对1配对2
线路选择百分比   配对   景点选择百分比0.17±0.130.17±0.100.000.0010.999
* p<0.05 ** p<0.01
没有显著差异就不好强行归类,但是无论怎么排序,前面的折线图看起来都乱糟糟的,不容易归拢谁跟谁是一波的。
用象限图,看起来就会清爽一点。引入平均值来做交叉点的坐标值,就把几个选项摆在了“线路-景点”坐标系的不同象限里面。谁多谁少一目了然。‍‍
或者也可以使用“线路-变化”坐标系,以线路的选择做基线,来看相对变化。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区分选得多的和变化大的。
当然,以上数据分析仅供数据可视化参考,实际结果层面的价值偏弱。因为这个数据存在明显的偏差。
首先,高一、高二的学生数量明显超过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二年级的数量。以上结果更多体现的是高中同学的倾向。‍‍‍‍‍‍‍‍‍‍‍‍‍‍‍‍‍‍‍‍‍‍‍‍‍‍
方差分析结果
学段(平均值±标准差)F‍p‍
初中(n=2)小学(n=3)高中(n=2)
人数54.00±2.8347.67±8.14109.00±28.2810.6040.025*
* p<0.05 ** p<0.01
其次,接受调查的学生有65.89%的学生并未参与过研学旅行,想象的意愿和实际体验后的意愿还是会存在一定的变化。24年的今天,应该产生了不小的变化。如果能够看到新的数据,那就再好不过。‍‍‍‍‍‍‍‍‍‍‍‍‍‍‍‍‍‍
研学旅行参与度占比小计
参与过学校组织过且参加过27.29%34.11%
学校未组织过但通过其他途径参加过6.82%
未参与学校组织过但没参加过3.20%65.89%
学校从未组织过且没参加过62.69%
参考文献‍刘凤升. 县域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202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数据可视化基础》第七章:分布可视化:经验累积分布函数和q-q图
中国著名旅行景点线路安排教学视频
节约原料成本的科学方法——利用数学模型精确控制过程溢出
山东大学王艳玲团队特稿:考虑气象时空分布特性的输电线路模型和分析方法
史上最全十条西藏旅行线路攻略
从百度迁徙地图看看大数据的接地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