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户思维”下的获客(二)


———— / BEGIN / ————

接上期“用户思维”获客,今天还是要谈一下,“用户思维”下的获客。三个方面来说:我们线上的获客为什么用回归用户?是否分解用户的数据构成?我们如何实现获客的增长?

一、为什么要回归用户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步入移动时代的下一个阶段;用户要求越来越高,耐心却越来越差;用户已经是越来越稀缺的资产。罗振宇在2016年的跨年演讲中曾说道:在我们可见的未来,时间绝对是刚性约束的资源,一分一秒也多不出来,用户愿意把时间花在哪里,哪里就会有流量。

从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开始:我们的App现在有多少用户?我们月活相比用户总量来说是多少?

这说明了什么?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一个赢家通吃的时代,大型的客户、大型的应用,他们会更好地保有自己的用户群体,支付宝、微信等已经养成了用户的金融习惯。你可以让用户下载你的APP,但是想真正让他们改变习惯用我们的APP确实难上加难。

二、用户数据,我们怎么看?

那对于用户的总量和MAU,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方式去看呢?我任务我们不能局限在MAU这唯一的指标上,我认为对于用户数据,我们要看三个方面:总量、构成、行为。

1.看总量

我们现在的总量有下载量,有月活也有日活(DAU),DAU是每天的活跃用户数。

这种看用户的方式是在移动互联网中最普遍的,也是一种最通用的语言。但这有个问题,即:这种看MAU或者DAU的方式,没办法细分和拆解原因,并没有办法把数据落到实际的工作上。我们的DAU增长可能有很多原因构成,DAU下降也可能很多原因构成。所以看MAU或DAU这件事,其实并没有办法来精确地把握:你的用户到底是涨了?做得好了还是不好?

2.看构成

了解构成的方式,我们必须还得从DAU出发。比如说我们现在的日活是400万,其实,我们知道DAU这个400万是由一部分新增,还有一部分的流失共同构成的。

这种方式比上一个方式要好一点,因为它能看到这个流动的构成,即虽然DAU值涨了多少,但其实流失和新增是两个不同环节的要素。

所以新增有很多的映射点,当我们看到新增变化的比较大,那可能跟新引入的客户,或者跟用户激活的使用率,都会有一定关系;如果流失比较高,那可能是产品粘性出了问题。

现在我们基本都会看(总量)和(构成)。做的比较好的分行会从到(构成)更细致的往下看,比如:用户构成的增长和下降多少?第二层比第一层好在什么地方?这确实可以找到一些更具体的工作点。至少我们知道是做新增,还是应该防流失。

但这也有问题,是什么呢?比如800万和400万,其实我们都不知道它们是谁。

可能今天有10万的流失客户,这已经是一个固定的结果(已经流失掉了)。但想要做应用,我们希望做的是什么?是用户不流失,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想要这个挽回流失用户是非常困难的。

但想要用户不流失,需要怎么做?你需要更早地预知这个用户未来可能会有流失风险。

新增也一样,因为我们是活跃的新增,里面很多问题是说用户的使用频次并不高,可能每个用户每周用一次App,所以我们在看DAU的时候并不好看。而这个行为是用户习惯所导致,所以这种视角来看构成的方法,其实并没办法找到是什么原因来影响了这些事。

3.看行为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我们本质上并不是在看用户,然后回答的问题却是用户怎么看我们,我们需要把每一个用户单独拎出来。

比如用户是怎么来看这个App呢?

用户A:每天都在使用,所以对他而言,这就是一个高频次的应用;

用户B:只有在部分的时间里面有所启动;

用户C:几乎都没有启动过。

从行为方式来识别我们的用户,到底用户是怎么来看这个App应用的。当我们找到这层之后,比前两层的好处是什么样呢?

其实,我们可以真正地找到:

第一,到底是谁?A、B还是C,哪一个用户对我们是有更高价值或者更忠诚。

第二,可以根据行为路径做未来预测和预知的。所以,我们可能发现这个客户之前经常使用的应用,后续慢慢不再用了。原来每天都用,后来变成每周用一次,这就是一些流失风险的征兆。

所以看行为,或者说是看用户怎么看我们的App。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真正地识别我们的App,从而回答一开头的问题,到底有多少用户?

用户A是我们的用户吗?大家可能觉得是。

用户B是吗?毕竟还启动一次——可能是。

用户C是不是?就不好说了——它可能是流失的,可能只是因为用的频次比较低。

在这里面,我们至少能知道每一个用户到底是什么样子,所以可以看到有高频用户,有普通用户,可能还要流失沉默或者一些准流失的用户。

回归用户,用户到底怎么来看我们?即怎么来找到我们的这个用户增长之路。

三、如何找到我们获客快速增长之路?

我们看的是用户价值。如果想看清用户价值,就涉及到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最近一次价值行为,当然价值是什么?需要我们来界定,比如客户每个月都要充值话费1000元,这是价值,客户经常浏览100万起的固定收益信托的理财产品信息,这也是价值;第二个是价值行为的频率,比如说刚才看的例子,如果我们认为用户浏览对我们来说有很高的价值,那它的浏览频率就是我们在评论当中所衡量;第三个是价值的累积贡献度。如果在刚才的例子里面,就是用户累计启动过我们的App多少次。

为什么这么说?但后移动互联网的特点是什么?就是用户的耐心很差。我们没有办法通过用户上一次、最近一次启动,或者曾经用过多少次来判断它会不会被别人抢走。

后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特点,就是你今天可能还很受这个用户的重视,很受他的欢迎;但是转过头之后,他看到一个新的由竞争者做得比你可能在某一方面好一点点,立刻就转头了。所以价值行为的频率是在这里面特别重要的一个因子,需要在每一部分当中都有所衡量。

———— / END / ————


重要声明:

本微信号发文仅作为学习记录交流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文中观点均系个人观点,与本人所供职的机构无关,请谨慎参考。


往期文章:

“用户思维”下的获客(一)

我的2017年第一笔投资——始于摩羯

2017年我的第二笔投资——月光宝盒

趋势会迟到,但绝不缺席

酒中窥人:这里没酒,但有故事

【投资者教育系列】打新债攻略

R9从属性看黄金配置的重要性

公募FOF正式上线,我该怎么选择?

更深层看公募基金的收益

更深层看公募基金的收益——如何让你的基金诊断更专业

黄金TD与纸黄金价格差异的原因及套利机会

如何让您的资产配置更加有效

配置︱数据看基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APP运营指标
如何对APP进行数据分析?
APP推广运营之AARRR模型的具体应用
用户运营|用户流失模型底层逻辑与操作指南
2018年电商行业研究报告
App数据分析之App用户留存率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