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微子

中微子拉丁语Neutrino,其字面上的意义为“微小的电中性粒子”,又译作中微子),是轻子的一种,其自旋量子数为?,符号为希腊字母

中微子有三种:电子中微子(符号为

)、μ子中微子(符号为
)和τ子中微子(符号为
),分别对应于相应的轻子电子μτ。所有中微子都不带电荷,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但参与弱相互作用标准模型的假设里中微子的静止质量为零,但可以通过修改标准模型使中微子有非零的质量。

有实验表明,中微子确实有微小但并不为零的质量。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进行的相关实验表示,中微子的运行速度有可能超过光速,甚至可能推翻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定律[1][2][3]

[编辑] 反中微子

中微子没有通常意义上的反粒子。其中反电子中微子是β衰变的副产品。目前观察到中微子只有左旋,而反中微子只有右旋。反中微子如同中微子只参与弱相互作用重力作用。

由于中微子不带电荷,其可能即是自己的反粒子。带有这种性质的粒子称作马悠拉纳粒子。如果中微子确实是马悠拉纳粒子,我们便有机会观察到不放出中微子的双重β衰变。有许多实验试图去寻找这类的反应过程。

[编辑] 历史

1930年,奥地利物理学家泡利提出存在中微子的假设。1956年柯温C.L.Cowan)和弗雷德里克·莱因斯利用核反应堆产物的β衰变产生反中微子,观测到了中微子诱发的反应:

这是第一次从实验上得到中微子存在的证据。

1962年,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物理学家利昂·M·莱德曼等人发现了中微子有“味”的属性,证实了μ子中微子和电子中微子是不同的中微子。他们也因此获得198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2000年7月21日,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宣布发现了τ子中微子存在的证据。

1968年,美国物理学家雷蒙德·戴维斯等人在美国南达科他州Homestake地下金矿中建造了一个大型中微子探测器,探测发现,来自太阳的中微子比理论预言减少了1/3,这就是太阳中微子问题。1998年6月5日,日本超级神冈探测器的科学家们宣布找到了中微子振荡的证据,即中微子在不同“味”之间发生了转换(电子中微子和μ子中微子间变换),这现象只在中微子的静止质量不为零时才会发生。然而这个实验只能测出不同“味”的中微子质量之差,尚不能测得其绝对质量。

1982年,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在一个深达1000米的废弃砷矿中领导建造了神冈探测器,最初目标是探测质子衰变,也可以利用中微子在水中产生的切连科夫辐射来探测中微子。1987年2月,在银河系的邻近星系大麦哲伦云中发生了超新星1987A的爆发。日本的神冈探测器和美国的Homestake探测器几乎同时接收到了来自超新星1987A的19个中微子,这是人类首次探测到来自太阳系以外的中微子,在中微子天文学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0世纪90年代,神冈探测器经过改造,名为超级神冈探测器,容量扩大了十倍。1998年,超级神冈探测器首次发现了中微子振荡的确切证据,表明三种中微子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为解决太阳中微子问题指明了道路。

2001年,加拿大萨德伯里中微子天文台发表了测量结果[4],探测到了太阳发出的全部三种中微子,证实了太阳中微子在达到地球途中发生了相互转换,三种中微子的总流量与标准太阳模型的预言相符合,基本上有解释了太阳中微子失落的部份。

2002年,雷蒙德·戴维斯和小柴昌俊因在中微子天文学的开创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编辑] 性质

粒子间的各种弱相互作用会产生中微子,而弱相互作用速度缓慢正是造就了恒星体内“质子-质子”反应的主要障碍,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微子能轻易的穿过普通物质而不发生反应。太阳体内有弱相互作用参与的核反应每秒会产生10的38次方个中微子,畅通无阻的从太阳流向太空。每秒钟会有1000万亿个来自太阳的中微子穿过每个人的身体,甚至在夜晚,太阳位于地球另一边时也一样。

[编辑] 探测

由于中微子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极小,中微子的探测器必须够大,以求能观测到足够数量的中微子。为了隔绝宇宙射线及其他可能的背景干扰,中微子的探测仪器时常设立在地底下。

[编辑] 速度

在“中微子震荡”这个概念出现以前,根据狭义相对论而建立的中微子标准模型,中微子的质量应为零[5],并应该以光速行进。然而,近年的研究似乎开始对“中微子的质量是零”这个假设开始动摇[5],亦因此开始有人质疑中微子是否能够以光速行进。

科学家首次对中微子的速度进行侦测在1980年代早期,当时科学家透过从脉冲质子束射击而产生的脉冲π介子束来测量中微子的速度。当带电的π介子衰变,就会产生渺子及中微子或电子中微子。透过长基线的设计,由远方的加速器以此种方式产生中微子,经过地壳的作用削减背景事例,来进行中微子震荡的研究。透过检测加速器产生粒子,与中微子出现在侦测器的时间差,就可测量出中微子的速度。结果显示中微子的速度是光速与假设相符。后来当这个实验在其他地方重复时,测量中微子的方法改用了MINOS侦测器,测出了一颗能量为GeV的中微子的速度达1.000051(29) c。由于这个速度的中间值比光速还要快,科学家当时认为实验的不确定性太大,而实际上中微子的速度应该不可能超过光速。这个实验设定了50 MeV的渺中微子的质量上限,信心水平为99%。[6]

同样的观测不单在地球上发现,当天文学家观测超新星SN 1987A中微子爆发时,世界各地有三台中微子侦测器各自探测到5到11个中微子。有趣的是:这些侦测器是在SN 1987A爆发的光线来到地球之前3小时侦测到的。对于这个现象,当时科学家把它解说为因为“中微子于超新星爆发时比可见光更早被发射出来,而不是中微子比光速快”,而这个速度亦与光速接近。然而,对于拥有更高能量的中微子是否仍然符合标准模型扩展仍然有争议[7][8][9],当中微子违反了洛伦兹不变性而发生震荡,其速度有可能会比光速还要快。

2011年9月,位于意大利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 (LNGS) 的 OPERA实验宣布观测结果,并刊登于英国自然杂志[1]。研究人员发现,中微子的移动速度比光速还快[1][10][11]。根据这项对渺中微子的研究,发现当平均能级达到17 GeV的渺中微子从CERN走到LNGS,所需的时间比光子在真空移动的速度还要快60.7纳秒,即以光速的1.0000248倍运行,是实验的标准差10纳秒的六倍,“比光速快6公里[1]”,是非常显著的差异。如果此结果确定证实的话,将会是理论物理学界的一大震撼,其中一方的说法是,如果真的有如此大的差异,从超新星飞来的中微子应该早到数年而不是数小时。为此,合作进行实验的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机构特地举办了一场网络发表会[12],详细说明的实验的方法以及各种误差的估算,同时邀请其他的实验机构能够重复相同的实验,来作为此结果的验证。[13][1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微子的性质
小档案:中 微 子
我国"中微子震荡"科研成果入选十大科学突破
XLIX:神秘的“中微子”
北京天文馆 天文学词典
一个失败的核实验如何意外地产生中微子天文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