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说那时候过年的吃和穿


说说过年的事——吃和穿1

提到过年,北京人都会对你说出很多关于老北京人过年的趣事,对我们来说,过年的经历和过程就是祖国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我们身上的具体的体现和真实的表述。

小的时候提到过年,那是小孩儿最渴望的一件事,为什么呢?过年可以吃到好吃的东西,可以穿新衣裳,小孩子可以疯玩还不用担心挨打,因为老北京有个不成文的习惯,过年孩子再淘气也不兴在破五之前打孩子,因为一打孩子就破坏了过年的喜庆气氛,也预示着这个家庭一年都不会安生,所以小孩子过年中可以没有顾虑的疯淘。

建国初期老百姓的日子过的都很艰苦,国家的物质分配也不充足,大部分副食品都是凭副食本或要票。在我的记忆中,那时的过年北京人每人定量是瓜子三两、花生半斤、布票每人八尺,食用油每人半斤,过节可以得到国家发的补助油票,但是不会是花生油而是菜籽油,每一户带鱼五斤、黄花鱼三斤,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我参加工作。

小的时候,我家孩子多【弟兄七个】我爸挣钱也不多,只好给我们买那种廉价的布料,一尺布要三寸布票,由于布料是很便宜所以不是很结实,就那样我家的孩子还是很兴奋特别高兴特别的美,因为过节了,一切都是新的。

那时的我们都在心里盼着我爸爸用他那双平时打我们的大手,给我们每个孩子发一把瓜子和花生,那时吃着花生瓜子那个香那个美用语言形容不出来。因为家里生活苦平常吃不着,每天的饭菜只有窝头熬大白菜,孩子们的肚子很素,我们这些生长在五六十年代的孩子,大多数是靠着窝头白薯长大的。在我的记忆里,每一年我爸爸都会在三十晚上为全家人炒出一大桌子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什么米粉肉红烧带鱼等等,我们家在三十晚上是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第二天早上我爸爸会用昨天吃剩下的菜给我们用米饭咕嘟出一大锅烫饭,我爸爸还给起了一个特别恰如其分的名字,叫珍珠翡翠白玉汤,这五味杂陈的珍珠翡翠白玉汤是我小时候吃过的这世界上最美的饭食。

说说过年的事——吃和穿2

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我家过年要去买带鱼,很早就得去副食店排大队,八点副食店开门营业,一般情况下我们家人五六点钟就得去排队,那时的冬天不知道怎么那么冷,在寒风凛冽雪花飞舞的严冬季节排队买带鱼你可以想象得到得受多大罪,可平时你吃不着就是有卖的大部分人家也买不起,可过年的喜悦不知怎么回事就冲淡了大家对寒冷天气的畏惧。

记得有一年也是过年去排队买年货,我大哥从延庆回家过年,我哥就说谁也别去我去,我大哥是盲人两个眼睛看不见,我跟在我哥哥后边只见他摸到了卖鱼的队伍前头,用手里拿着的盲杖一挥说到:“哪儿是卖带鱼的’’。售货员赶紧招呼他:您往前边站站我给您拿。这时队伍里一阵骚乱,售货员大声说道:'你们等等,没看见这位眼睛不好看不见吗’。队伍里没了声响,我大哥就这样非常顺利地买到了五斤带鱼三斤黄花鱼。小时侯由于各家的经济情况不同,经济比较困难的家庭也买带鱼过年,可是不敢买太好的,那时的带鱼价钱不一样,最贵的五毛四一斤差一点的三毛八,再往下就是两毛五一斤的,是带鱼没错,只是每一条都比较窄,就那样,穷人家的年夜饭也会传出非常热闹的哈哈大笑声,因为过年了大家的心情个个都是喜气洋洋。

再说说买肉,过年了我们小的时候也没有冰箱,买了肉和鱼只好冻在院子里,我家那时候有几个大缸,一过年我爸就让我二哥去我家前边的青年湖里弄很多大冰块儿,弄回家砸碎了,一层冰块儿一层肉一层冰块儿一层鱼,一直能保存到过了正月十五。小时候过年哪家也少不了大猪头,一是因为买猪头比买肉便宜,二是因为大猪头煳熟了既可以当做凉菜就酒,也可以和菜一起咕嘟出一大锅香喷喷的熬白菜。

记得有一年我爸有个老同事退休了,家住在北京东边的大厂,过了香河就到了大厂,这一年他大儿子来到了我们家骑了一辆用自来水管子焊的自行车,给我们家送来了一个大猪头,等人家吃饱了喝足了走了以后,我爸一看对我说这回可让大老梁坑苦了,原因是这个猪头两边的猪脸子都让大老梁给拉下去了只剩了猪骨头带了个猪拱嘴。价钱还比城里头贵了五分钱,难怪我爸爸直嘬牙花子。

说说过年的事——吃和穿3

说到过年,就不能不说说北京人的饺子情节,提到吃饺子,它是北京人最爱吃的饭食之一。老北京有一句话说的就是这饺子,叫做: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如躺着。可见北京人对吃水饺是多么的偏爱。

现在吃饺子在北京是非常的方便,大街小巷可以说遍地是饺子馆儿,什么猪肉羊肉牛肉加上各种蔬菜海鲜什么馅儿的饺子随便你选。但是在我小的时候,国家是一穷二白,六十年代初的自然灾害使得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很苦,平时大伙没条件也舍不得吃一顿饺子。过年的时候只有腊八那天能吃一顿饺子,再就是过年时三十晚上家家都会在守岁时用包饺子来迎接新年的到来。

民间的俗语是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一般的家庭都会在阴历腊八那天泡几瓶腊八蒜,三十晚上十二点一过各家都会围坐在饭桌旁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就着腊八蒜,那种吃年夜饭的气氛真是永远也忘不了。

我家是老北京满族人有很多老的风俗,比如说,我的奶奶我们孙子辈儿的管她叫太太,据说这是老理儿,说是满族人出门儿进门儿大一辈儿,所以我们不叫奶奶而叫太太,我太太那时有六七十岁,穿的是对襟儿的衣服,在我的记忆里那是里三层外三层一层又一层,尽管穿得多,但是我太太特别的干净。大年初一,我太太不吃荤也不许动刀,所以她老人家吃的是素馅儿的饺子,我记得素馅儿里边必须得有老北京人爱吃的排叉儿,当时我就天真地想好不容易吃顿包饺子还不吃肉我太太真傻,可我不敢说出来,因为我太太在我们家是绝对的权威,那是神圣不能侵犯的。

大年初一早上起床了,按照老理儿,我们这些孙子孙女儿要给我太太磕头拜年儿,讲究的是磕仨响头还得大声说一句;''太太您过年好’’!这时我太太会给我们压岁钱。大冬天的,我们会拿着压岁钱去副食店买一根儿甜甘蔗,小一点儿的才2分钱,稍微大一点的5分钱也够了。我们男孩子放着炮竹吃着甜甘蔗这年就算过去了,那些敢花钱的孩子也就是比我家的孩子款实一点的去买根儿冰糖葫芦,不过也才花1毛钱,那时的我们看着别的孩子吃着糖葫芦也是满脸的羡慕嫉妒恨,我们是多么渴望过年的压岁钱能够多一点呀。

写于2013年2月

说说过年的事——父亲做的萝卜花


如今已经进了腊月,眼看春节就要到了,今年的春节,可能是办冬奥会的原因吧!北京市又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了,让久居北京的土著老北京人不免会增加了一些失落感。这又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过春节的往事……

我们这些出生在五六十年代的人,小时候赶上过自然灾害也赶上了祖国一穷二白物质条件艰苦的建国初期,那时候物资匮乏供应的日用品都是定时定量的,就是这样的苦日子,也拦不住老北京人追求好生活的向往。

绘画:张瑛

记得小时候快到春节,我爸就会在街上买回家一个特别大的心里美萝卜,仔细地把种在土里的根部用刀旋下去,然后把里边的萝卜心挖出来让我们孩子吃,说是通气又去火。我爸还说:俗话说萝卜就艷茶,气的大夫满地爬!最后我爸把中间空了的部分填上新棉花,然后种上早已准备好了的豌豆小麦大蒜瓣,浇上水然后用绳子绑起来挂在屋里的房梁上,在生着火炉子屋里暖暖的温度下,一天天的水萝卜里的小麦大蒜瓣豌豆就开始发芽了,等到了春节三十晚上,碧绿的萝卜下也从下边长出了绿叶围着萝卜往上长,配上上边长出的豌豆苗大蒜苗和小麦苗可好看了。

绘画:张瑛

春节三十晚上穿上我妈给我们七个孩子做的新衣裳,吃着我爸做的米粉肉什锦糖醋鱼爆三样醋溜木须肉四喜丸子,吃饱了等到了十二点,和哥哥姐姐一块在院子里开心的放鞭炮!嘿!那才叫过年呐!真怀念小时候的过年!日子虽然苦,可我们都有忘不掉的童年和抹不去的记忆!同龄人您说是不?

写于2022年1月12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带鱼就应该用这“做法”,我家1周吃1次,香嫩可口,孩子上瘾了
小时候家里穷,长大正为买房发愁时,老爸说:其实家里年收600万
京人京事——三儿和猫的故事
想吃饺子懒得包?试试这道懒饺子,我家3天2头做,孩子点名吃
她们跪求老公娶二房,背后的真相,我不敢说
天气好的时候到南山路走一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