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与老妈在一起的幸福时光——崇文门的日子
《鼓楼静语》邮箱1225077169@qq.com
欢迎老街坊们投稿。
作为女儿,要说跟老妈在一起最多的日子除了孩提时期就是我们退休之后了,因为我们长大之后,母亲忙于工作,我们忙于上学、工作,母亲退休了,我们又结婚走了,真正接触最多的时间是父亲生病以后,我和妹妹加上老妈母女三人在一起共同照顾老爸的日子,那段日子我在一篇文章中已经写过了,现在就写一写父亲去世后,我和妹妹退休后与老妈在一起的日子。


不管老妈是住在崇文门,还是住在我这里,还是住在老年公寓,母亲在,家就在。我和妹妹平时相约对话内容最多的就是:哪天去老妈那儿。在我这住着的时候,妹就说:我哪天去看老妈去!我们姐妹因为老妈的脾气使然,一辈子没跟老妈有过什么亲昵,老了更是这样了,虽然我们现在也是60多岁的人了,但在母亲面前依然是个孩子,见了面,母亲总有些教导,我们要仔细听着,领旨行事。

老妈虽然没有上过正规的学校,识得几个字也是在解放初期的扫盲班认的,但做人做事过日子还是有许多道理的,潜移默化,我们姐妹也是受益的。岁数大了,在母亲面前说话办事上基本上可以平起平坐了,不像小时候,母亲一板脸就没话说了,不许顶嘴,现在一见面叽里呱啦说个没完,电视开着都不知道放了啥,话抢话的说,有时候我和妹话太多,影响了母亲说话,母亲就把话题转到她那里,我们姐妹也跟着跑了。 

什么是幸福这就是幸福,母女三人经常是一起买菜、一起做饭、一起吃饭,一起找地方溜去玩去,或是小小地消费一下,在外面吃上一点什么。母亲老了,会生病会吃药会有许多生活上的不便,照顾母亲也有许多艰辛在里边,在这里暂且不说,只说我们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与国瑞城一体的沃尔玛购物广场
照片来自网络

老妈在崇文门住着的时候,(2010年——2015年)我和妹推着老妈去的最多的地方是门口的顺天府超市,还有对面的广德农贸市场,还有旁边的沃尔玛超市,再有就是幸福大街那边的大农贸市场,还有天坛南门那边的菜市场。买菜购物老妈是军师,她晓得什么菜好、什么东西什么价儿,哪儿的馒头好吃火烧好吃,什么衣料不起球等等。一边逛街一边聊天,一边欣赏着各种货物,买不买放一边,看也是一种享受。


2017年5月3日法制晚报讯(记者 马晓晴)今天上午,东城区崇外街道对位于国瑞城地下二层的广德普惠市场3800平米农贸区进行腾退,6月底前将建成停车场,解决附近居民的停车问题。上午10点,记者来到现场看到,该市场分为农贸区和百货区两大部分,其中农贸区的大部分商户主要经营瓜果蔬菜、现场制售、零售预散装食品等,但还有些商户在这里经营小商品、小百货等;百货区内则主要售卖衣服鞋帽、生活用品等。(网络摘抄)

老妈在菜站买菜

去广德有三条路径,一条是出了院门过了马路直接下台阶进去,那里水果蔬菜熟食面点主食厨房各种快餐一应俱全,特别方便,老妈说家里缺什么了径直下楼去买,若是闲来无事,准备大逛,可以从沃尔玛超市进去,也可以从国瑞城进去,三家商户连在一起,基本上是吃穿用全部解决了。从国瑞城走,我们娘仨儿从来只是看而不买,那是年青人消费的地方,穿堂而过坐上电梯下到地下二层,这里有两个去处,一个是去沃尔玛超市,一个是去广德市场,去广德市场的过道上摊位一个挨着一个,随便穿的衣服有的是,这里的价格才可让人透过气来,但档次也就是居家便装。母亲不过是买几双袜子一两件内衣,老了也穿不了太多的衣服,只是拿过来放到手上看过过眼瘾。我和妹跟着走也会买上一两件东西。穿过去就到了广德菜市场,那里的东西丰富而且价格比较亲民,买了一应东西就坐到一个快餐摊位前叫上二碗面,分三碗,一碗面太多一人吃不了。母女三人累了也饿了,回家不做饭了,就吃一碗热乎乎的汤面吧!


出了院南门过了马路往东南方向去,就是幸福大街北的农贸市场(特吉特菜市场),那里的货物也是很全,老玉米、白薯、山药都很便宜,推着老妈买下许多东西,果菜肉买了不少,老妈选肉一绝,上好的梅花肉选好了让人家给绞了肉馅,那时老妈下了轮椅还能自己走几步,成堆的菜果看着让人眼晕,我挑了一兜西红柿,不见了老妈,急的到处找,原来老妈在我身后的一个老玉米摊捡玉米叶子呢,经常是这样,老妈有时不买玉米也要捡玉米叶子,拿回去说包包子当屉布用,借个味道,而且不粘笼屉。


女儿陪母亲逛街是最佳人选,女儿心最细,而且最有耐心。秋天的时候,老妈就计划好了要买一条厚一点的棉裤,妹妹比我有耐心,一个摊位、一个摊位的看过去,价格式样颜色挑来挑去,终于买下了,人家把挑过没要的裤子一条又一条叠好了放回原位,我都不好意思了,老人买东西就是这样。出了市场,门外有个卖大火烧的,看样子不错,买了一个,老妈尝了说好吃,又去买了几个。推着轮椅,前边坐着老妈,后边挂着大包小包买来的东西,实在放不下,老妈手里还要帮忙拿上一两个包儿,母女三人过了马路往家走。那时候孙女才两三岁坐在童车里也是秤砣,买了东西大袋小袋的挂在车把上,往家走。

位于瓷器口大街的农贸市场

天坛北边也有个自由市场,商户大多在街面上摆摊,经常推着老妈上那边买些水果,最主要的是买牛肉,那几年牛肉价格一直是14元一斤,那边的牛肉新鲜又干松,因此经常是推了老妈过去遛,我和妹也一人买上几斤带回家。这边虽说紧挨着天坛公园北门了,但转到里边都是些低矮破旧的房屋,有的就是个简易棚子,卖货的人一半在屋里,一半把摊位摆在街面上,购物的大多是老人和妇女,一面逛一面问着各种货物的价格,以备货比三家,再往西去,看到了一家卖老式竹具的铺子,里边还有各式的童车,有单座的也有像我们小时候坐的双人可坐可卧的那种,我说崇文门院里 怎么有人推着这样的小竹车,可能都是从这儿买的,母女三人看了一圈,花20元买了个竹案板,到家一用方知上当了,这竹案板并非竹子的最外层糟了吧唧的。 

琐碎的生活许多许多,快乐也是点点滴滴的。

2012年10月4日于天坛公园

崇文门花市离天坛很近,推了老妈到天坛公园玩也是经常的,有很长时间天坛公园几乎是北京所有公园里最为热闹的公园,唱戏的唱歌的跳舞的演奏乐器的练太极的各种健身娱乐的,比较好的都够上专业水平了,我最为喜欢的是评戏、豫剧,还有新疆舞、交谊舞,长廊里经常被各种演出的人占领着,周边是围观的人,那些热闹的场面也没少拍照,可都没有留下来,当时的理念是照片里没有家里的人没有保留价值就都删了,照现在会全部保留下来的。还有就是东门那边有个舞场,喜欢到那去跳舞,老妈在边上看着,我和妹随便在里边扭扭。

2012年10月30日  于天坛公园北门的瓷器口豆汁儿店

2012年国庆节之际,孙女坐在太太的怀里,姨奶奶跑到草地里去折柳条为孙女做了两个花冠,头上戴一个脖子上戴一个,姨奶奶为她鼓掌,小孙女站的笔直,面带微笑,她觉得自己一定很美。长廊里有人唱歌有人打牌有人编织,一片祥和自在,此时的银杏叶黄中带绿,草地上已经有了一些落叶。出了天坛公园已经中午,大家一起到马路北边的磁器口豆汁店随便吃点东西,要了豆汁、馅饼,给孩子要了个炸鲜奶,这里的豆汁是有了名的汁儿浓味厚,好多顾客都打了拿回家享用,街面上又见有卖菜团子的,给老妈买上两个回家尝尝,这些个吃食都属于一般百姓人家吃的东西,母女三人吃不了多少,但还都是顺口的。

2014年10月23日天坛公园邓丽君模仿者河北邯郸小丽君

再往东南有一个场子是唱歌的,一个30多岁的女人模仿邓丽君超级的像,每天都有大批粉丝观看,似乎眼前的这个她就是邓丽君,大家把一股子热情和爱戴都放到了这人身上。一个老者,腿脚不便是坐了电动轮椅来的,看样子是邓迷,尽管身子不方便,可还是帮着维持秩序,叫人们把场子空出来。这女子气质也好,温文尔雅的,长的也好身材也好,唱的不紧不慢的听着让人舒服,边上还立着一个牌子,介绍着歌者的来历。那时候天坛公园里有许多唱歌的人都像过去卖艺的艺人一样,唱歌挣钱,唱一会歌,就有人过来收钱,不过人家唱的也真是不错,音响也好。有一个男青年,据说是做买卖的后来亏了本,每天都来公园里唱歌赚钱,不只去一个公园。

母亲节快乐!

2014年2月于东花市,妹推着老妈,我推着孙女。

在崇文门住着的日子,姐妹两个给老妈在外边安排过了两次生日,一次生日是庆八十,老家的人都来了,舅家老姨家二姨家加上我们这边总有20多口人,平时见不到的亲戚都聚在了一起,老妈他们老姊妹四个也聚在了一起,真不容易,老妈穿上大红毛衣,带上玉石项链,喜气洋洋的十分精神,席间端来一大碗长寿面,大家都抢着吃上一口借借福气儿,饭后特大号生日蛋糕上桌,这一天生日过的应该是母亲一生中最隆重的生日了。这时的母亲也是儿孙满堂的了,加上我们这边也是见到四代人了,母亲辛劳了一辈子,这生日也是应该这么过的。又一年才是老妈真正的八十岁,在崇文门又选了一个地方过生日,这回都是自己的家人,妹在头天晚上烙了寿饼,上面用胡萝卜丝摆了个寿字,还切了许多火腿丁散在上面,这饼要比蛋糕好吃而且还有意义。老妈也是见到四辈人的人了,身体不是太好,但也还将就着能做个饭洗个衣服什么的,看到自己的三个子女家孙外孙还有重外孙,脸上泛起了笑容,老太太是个有福气的人呢。

2014年5月 鼓楼东大街住着的老街坊志惠姐来看望老妈

老妈住在哪儿,自然老街坊们、老亲戚们也都跟着来拜访。鼓楼东大街住着的志惠姐来电话说过来看看王大妈,我们都是从小在一起长大的,自是奉陪,早早到妈那里,买了菜,准备饭,老街坊见了格外亲热,说起许多往事和家里的生活。叔家兄弟先后来北京看望老妈,也是我们姐妹照料忙前跑后,家里做饭外边用餐都是商量着办妥,来京到哪里去玩也是陪着,一直到送走,这一切都是为了让老妈开心。年节到了,都是我们姐儿俩忙和,搞卫生收拾屋子买东西做饭,招待家里的来人,家里有了事都是母女三人一起商量妥了,姐妹两个分头去办。

在崇文门住着,老妈最为高兴的一次是,第一次见到孙子的女朋友,面模那叫一个舒坦,那叫一个喜欢,老妈一会儿招呼姑娘吃这个,一会儿招呼姑娘喝那个,拍照是必不可少的了,老妈身边一边坐着大孙子,一边坐着未来的孙媳妇,那叫一个美,从没见老太太这么开心的笑过,那微笑里有知足有自豪!那一天是中秋节,一家人吃了一顿团圆饭,有月饼、有扒鸡、有酱肘子,还有两道素菜,都是我们姐妹遵照老妈的意见置办的。

2014年4月24日于景山公园

我们姐妹俩退休之后也有时间陪母亲出去玩了,除了去天坛,还有就是去景山看牡丹,母女三人穿戴整齐,从崇文门出发到总站坐上111直接到景山公园门口下车,五一前后景山公园里的牡丹花芍药花还有郁金香都开的正旺,姐妹两个推着老妈走,一边欣赏着满园的花朵,一边寻视着哪儿的景好拍照最佳,大家看好的地方人自然最多,推着老妈占了地方等人走了连忙拍下,老妈也是爱美的,正一下胸前的项链,整整头发,站在开的最旺花朵最大的地方拍照。

在公园里看过花,出西门就是北海东门,这一带那几年各种店铺门脸儿还都是朝街上开着的,游人逛过公园都在这里买东西,最为著名的就是各种糕点和各色干果,每个游人都买些诸如:排叉、蛋糕之类的东西,这里还有一家挨着一家卖衣服的,全是中老年人穿的衣服,许多商场里买不到的衣服鞋子这里可以买到。带老妈看看,天快暖和了买件长袖衬衫吧,选了几家,选中了一件紫格子的中长袖,讨到45元买下,然后看到街北边有一家馄饨铺,生意十分的火爆,三、五元钱就可以买上一碗,有坐在长椅上吃的有坐在树根底下吃的,简易的折叠小桌边坐满了吃馄饨的人,我去排队买了三碗还有几个火烧,妹把老妈安顿好占了地方,然后大家吃了起来。都老了吃不多,一碗馄饨一个火烧就吃的很好了。

陪伴老妈最后一次去天安门是在2014年的十一国庆节,那时老妈80岁,从崇文门出发到天安门还是要坐上两站车的,这一年是建国45周年,广场上主景区就是一个大花篮,大家都在大花篮前拍照留影,老妈虽然腿不好,还是站起身来让我们以天安门为背景拍了一张照片,天气很好,阳光太足,照的人睁不开眼。从天安门东侧走到北池子口就可以进菖蒲河公园了,出来一趟不易带老妈逛逛,这是条带状公园,是明清皇城中外金水河的东段,里边草木繁茂,一走进去就有一种湿润凉爽的感觉,刚才的燥热干渴得到了缓解,合适的光线大家都睁的开眼了,站在小桥上,绿荫下,花草旁,还是拍照,全是些精致的小景致,河岸北面一侧是传统的古建筑群,亭廊、小院、戏楼,在里边走走转转感受着这里带来的清幽与舒适。

母女三人有着许多共同之处,比如清淡饮食、节俭生活、关心国事、喜欢音乐舞蹈等等,电视一般都喜欢看采风纪实片歌舞类节目,老妈看得多,一些主持人、播音员、歌唱家比我们都门清,能说出一堆人的名字。

我们姐妹有一年春节去交道口文化馆看了一场演出觉得不错,第二年春节就带上老妈也来看,从崇文门坐上108就到了,虽说都是各个社区街道的群众表演,但到底是现场演出可以身临其境地观看,感觉还是不错的。老妈坐在轮椅上,我们坐在她的身后,只能坐在第一排靠边的位置。坐在观众席上的许多观众就是演员,一会儿站起一波人,一会儿又回来一波人。表演结束后演员们在场子外面兴奋的合影,许多观众喜欢她们艳丽的装扮也跟着拍照。中午在外面随便吃点什么,回来接着玩,可以看看民俗展览、听听相声、看看皮影什么的。娘儿仨在一起玩的很开心。

2013年2月15日春节姐妹与老妈在交道口看演出

日子过的飞快,我们姐妹都退休10多年了,老妈现在都90岁了,50岁退休,在职累计工龄不过20几年,享受退休待遇比上班时间还长,说起退休工资,比起当年不知翻了多少倍,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老妈,典型的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受益者。老妈从60岁就出现了膝盖老化,房颤,高血压,70岁得了糖尿病,80岁又做了直肠癌手术,我们姐妹陪伴老妈经历了各个阶段的老年生活,居家养老,公寓养老,照料中心养老,看病住院开药跟养老机构打交道跟护工沟通协调,我们都成了专家了。陪伴是一种幸福,陪伴是一段艰难的历程,小时候老妈既要上班又要照顾我们,现在我们都退休了,与老妈一起过着退休生活。迈过沟沟坎坎,共享人间美好。有老妈的日子,作为儿女我们依旧是个孩子。

2020年3月

编后:

有时候想写点回忆文章,要写的那个地方,那个人,就在脑子里,如果有打印机可以链接打印出来就好了,字面上形容了半天,估计各位读者眼前还是有许多不同的画面同时产生许多不同的理解。老照片可是帮了大忙。可是原先住鼓楼那边的时候,每天打那儿路过,大街的街景看的是司空见惯,有相机拍照也就是拍北海景山天安门,后来知道拍个鼓楼,就是不把大街拍下来,心想拍那有啥用,如今想起来特别的遗憾。现在想给这篇文章配几张相关的照片,记忆中好像是拍过照片的,可是翻遍了所有照片就是没有找到,那些熟悉的场景历历在目,可能真的拍过? 现在特别喜欢拍照,记录生活,为了给这篇文章配上合适的照片,五一假期故地重游又走了一遍,感叹时光飞逝沧海桑田,广德农贸市场已经关门多年,沃尔玛超市改成了物美超市,天坛北门的早市退摊进屋依稀可见,最满意的是幸福大街北的那个早市依旧红火如当年。人在变,居住环境也在变,唯有照片视频能将她们瞬间凝固在某个场景某个时段。感恩曾经拥有的快乐时光,母亲节快乐!



鼓楼脚下生命的欢歌


公众号内容简介
北京人的生活回忆,校园生活回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同学情,朋友情,邻里情、家人亲情,各类生活趣事。长年征集老照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坛医院(3)
没上锁的门
北京旅游五日自由行超级攻略
画说北京丨80年代老崇文
去北京欣赏梅花
杨紫琼为78岁母亲庆寿 母女酷似两姐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