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年终 | 2019年个人阅读十佳著作推荐

作者:[德] 卡尔·马克思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译者: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出版年:2018-4-1

书中阐发的一个在后期几乎被马克思本人“抛弃”的概念——异化——却影响了后世诸多理论流派与理论家,并借助这些理论阐发以及实践对现实的变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本手稿的出版,使得早期马克思“异化”观引发诸多讨论。关于马克思思想分期的争论、关于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的争论,这些都对后世的新黑格尔主义、存在主义、新佛洛依德主义、结构主义、人本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思想流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将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相结合,在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一些学者那里流行一时。

不过说实话这本手稿我读了一遍能读懂多少心里真是没有数,所以读完之后又特地买了一本单行本准备以后再细读。1983年复旦大学出版了一本《西方学者论<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可以参考阅读。

作者:[日] 广松涉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译者:
邓习议 
出版年:2019-5

这本书其实是两本日文原版书的合集:《马克思主义的地平》《马克思主义的理路:从黑格尔到马克思》。我只读了第一部分。广松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述不同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有别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其融合了新科学观、当代西方哲学以及东方哲学文化色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阐述还是非常深刻的。有关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的地平》的总结,可点击查看往期推送:马克思主义的超越:简评广松涉的《马克思主义的地平》


作者:[英] 齐格蒙·鲍曼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Modernity and the Holocaust
译者:
杨渝东/史建华 
出版年:2011-1

作为一个“经历了两次极权主义”的犹太社会学家,鲍曼写作了这本《现代性与大屠杀》,成为对大屠杀反思的力作。两次世界大战、纳粹大屠杀的发生对战后整个欧洲思想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诸多学者对“文明”“理性”“秩序”“进步”等主导欧洲百年发展的关键词进行了深刻反思,鲍曼无疑是这些思想家中反思力度最为深刻、思想最为深邃的思想家之一。大屠杀不是现代性的副产品或者次产品,大屠杀就是现代性。有关《现代性与大屠杀》的书评,可点击查看:现代性、理性与人性——读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有关本书的节选推文,可点击查看:现代性与大屠杀:理性化的官僚体系及其后果作为现代性之验证的大屠杀道德的社会操纵


作者:诺贝特·埃利亚斯 (Norbert Elias)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副标题:文明的社会发生和心理发生的研究
原作名:Über den Prozeß der Zivilisation
译者:
王佩莉/袁志英 
出版年:2013-8-1

埃利亚斯关于德国的“文明”与法国的“文化”发展进程的比较历史学研究非常独特,结合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阅读非常有意思,以及对考察对比法德两国历史发展的不同走向非常有帮助。埃利亚斯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从“社会形态”出发,在一个流动的过程中去分析个体行动、社会结构,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人与人之间变动的关系“过程”中理解、解释个体社会行为、心理结构和社会文明的历史变迁。相比韦伯等学者,埃利亚斯其人其理论在国内的译介与研究尚显不足。有关埃利亚斯的往期推送,可点击查看:唐世平 | 我所理解的诺伯特·埃利亚斯(一)唐世平 | 我所理解的诺伯特·埃利亚斯(二)

作者:[法]布尔迪厄/[美]华康德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原作名: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译者:李猛/李康  
出版年:2015-12
华康德、布迪厄合著的《反思社会学导引》对布迪厄社会学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在本书第一部分“迈向社会实践理论”中,通过勾画出布迪厄有关知识、实践和社会的理论结构及其学术图景的轮廓,向读者提供了理解布迪厄著作的广博体系和内在理路的钥匙。在这一部分,华康德分析了布迪厄提议用来克服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社会物理学和社会现象学的二元对立,并用以构建有关(符号)权力及其多种多样的形式和机制的生成性人类学的策略。通过强调布迪厄对个人和社会的二元对立的拒弃,华康德阐明了布迪厄在方法论上的关系主义,这种方法论上的关系主义揭示出布迪厄对社会结构与认知结构的辩证关系进行概念化的整个过程,并确定了他对社会理论与经验研究之间的纽带关系的理解。在第一部分的结尾,强调指出了布迪厄的“认识上的反思性”概念所具有的独特内涵,并展示了这一概念与布迪厄对理性、道德和政治的看法——简言之,就是支撑他的实践的有关知识分子使命的调控性观念之间的内在关联。在第二部分“反思社会学的论题”中,展示了布迪厄的一系列认识移置:从结构到场域;从规范和规则到策略和习性;从利益和理性到幻象和“实践感”;从语言和文化到符号权力;从超验的科学理性到历史主义的科学理性观念。第三部分“反思社会学的实践”是布迪厄在巴黎研讨班上的讲课内容。必须说一句,李猛、李康老师的译文质量非常非常高。

作者:[法] 皮埃尔·布迪厄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译者:刘晖 
出版年:2017-1-15
2001年10月到12月期间,布迪厄撰写了《自我分析纲要》,次年1月23日,布氏溘然长逝。不过,这本著作绝对不是布迪厄在人生暮年之时为自己撰写的一本自传——“这不是自传”——布迪厄特意强调了他对自传这种体裁的反感。在布迪厄本人看来,这是一本采用他毕生追求的社会学研究方法——“我把最客观的分析用来为最主观的服务”——对自我进行的社会学分析。如布迪厄所说,传记常常试图从个体历史片段性的不连续中寻找连续性,试图为自己或为他人立传的人总是在脑中通过有意识的反观过去来寻找某种连续性和统一性的传主形象,这往往造成一种自恋和对传主生平的歪曲。因此,因此,布迪厄在《自我分析纲要》中所作的反思不是一种传记式写作,不在意欲从断裂中寻找以一种连续性。有关《自我分析纲要》的书评,可点击查看:这不是传记——一种自我分析的尝试


作者:[美] 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美] 詹姆斯·菲泽 
出版社: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
后浪
原作名:Philosophy: A Historical Survey with Essential Readings
译者:
邓晓芒/匡宏/ 
出版年:2019-8

后浪出的第9版,值得一看。更多总结与梳理可点击查看:走出“洞穴”:西方哲学思想发展脉络。也可点击查看:The Martrix(《黑客帝国》)的哲学基础断想前人类与后人类时代:《普罗米修斯》《异形》的创世/造物哲学

作者:[英]安东尼.吉登斯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译者:
田禾 译/黄平 校 
出版年:2011-2-1

现代性的断裂、风险、信任、时间、空间、脱域、现代性的反思性、后现代性、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全球化、抽象体系、亲密关系、本体性安全、后现代性、乌托邦现实主义……在这本不厚的著作中,吉登斯提及了诸多与现代性相关的概念(有许多是其原创概念),这可能也是这本书评价并不高的原因。不过我觉得阅读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关于现代性的更多维度的体悟,通过与其他有关现代性的著作的勾连,收获很大。


作者:[美]詹姆斯·E.米勒(James E. Miller) 
出版社: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世纪文景
原作名:The Passion of Michel Foucault
译者:
高毅 
出版年:2018-6
豆瓣搜索福柯相关的研究性著作、传记著作,大多数评分在六点几知七点几分之内徘徊,唯独这本《福柯的生死爱欲》(The Passion of Michel Foucault)鹤立鸡群,新版评分高达9.3分。著者非常用心,高毅教授翻译也非常好。这本书最大的一个优点是将福柯的哲学思想与其生活结合了进行细致的论述,突破了常规的传记式作品风格,也不是蜻蜓点水式的学术思想脉络梳理。另外讲一句,这本书的中文译名虽然乍听之下很——怎么说——地摊风格?但是对福柯一生数次自杀、吸食大麻、LSD等致幻毒品、追求“施虐-受虐”的同性性行为等“极限体验”以及哲学上的思考、政治上的行动真的是很好的概括了。可点击查看往期推送:【荐书/影】读不懂福柯怎么办?


作者:[法] 米歇尔·福柯/汪民安 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福柯文选Ⅲ
译者:汪民安 编
出版年: 2015-1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阶级惯习与品味:布迪厄的阶级理论
依循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构建新型现代性的深切思索
布尔迪厄著述中文版一览
从“原理”到“导论”:哲学基本观念的变迁|哲学|王德峰|孙正聿|哲学导论
读《资本论解说》
哲学联合书单2022年2月|作为哲学家的尼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