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流感高发!中医药防治妙方来了 成人和儿童的都有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3月28日讯(通讯员 凌建军)当前,湖南季节性流感高发,湖南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组织省级中医药救治专家制定了《2023年湖南省春季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推出了系列防治药方,供大家选用。

流感潜伏期短,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极易造成流行或大流行,危害人类健康。中医中药几千年来,治疗最多的一个疾病群就是流感,且疗效显著:一是退热时间较快、较稳、较持久。二是对如咽喉疼痛、全身疼痛等一些症状的解除,效果明显。三是中医治疗咳嗽有很好的效果。四是中西医联合救治重症和危重症有良好的效果。

中医从理论层面到技术层面都非常丰富。在治疗方面,中医有非常完整的中药汤剂,也有非常好的中成药,针灸、推拿、足浴、艾灸、火罐、刮痧等中医非药物疗法,对流感治疗也有非常好的疗效。

一、预防方案

(一)儿童预防方案

1.推荐预防处方:玉屏风散加减

【功效】益气固表,清热解毒

【参考方药】生黄芪10克 炒白术6克 防风5克 芦根10克 金银花6克 甘草3克

2.中药香囊外用

【功效】芳香辟秽

【主要组成】丁香、木香、白芷、菖蒲、山柰、薄荷脑各3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绛色布缝制小药袋,装入药末,佩戴胸前。2-3天更换一个香囊,可以连续使用1周。

(二)成人预防方案

推荐预防处方:玉屏风散加减

【功效】益气固表,化浊御邪

【参考方药】生黄芪15克 炒白术10克  防风6克 金银花10克 连翘10克 藿香6克

二、治疗方案

(一)儿童治疗方案

1.风寒束表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舌质淡,苔薄白,脉浮。

【治法】辛温解表,散寒止痛

【基础方】荆防败毒散加减

【参考方药】荆芥6克 防风6克 羌活3克 柴胡6克 前胡6克 紫苏叶5克 桔梗3克 辛夷(包煎)5克 川芎5克 生甘草3克

【加减】头痛甚加白芷、葛根;恶心呕吐加藿香、姜半夏;发热渐重、舌红苔薄黄者加金银花、连翘;纳差、食少加鸡内金、神曲。

【参考中成药】小儿荆杏止咳颗粒,通宣理肺颗粒。

2.风热袭表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寒或不恶寒,头痛,咽痛,伴四肢酸痛,纳差,大便干结,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基础方】银翘散加减

【参考方药】金银花6克 连翘6克 淡竹叶5克 薄荷3克(后下) 荆芥6克 牛蒡子6克 芦根10克 生甘草3克 板蓝根10克 桔梗3克

【加减】高热加生石膏(先煎);咳嗽有痰多加苦杏仁、前胡;咽红肿痛加玄参、射干。

【参考中成药】芩香清解口服液,抗感颗粒,清宣止咳颗粒,连花清咳片。

3.邪热犯肺

【临床表现】高热,咽痛,咳嗽,有痰,伴或不伴喘息,口渴喜饮,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止咳

【基础方】麻杏石甘汤加减

【参考方药】蜜麻黄3克 杏仁6克 知母6克 生石膏(先煎)20克 浙贝母10克 葶苈子5克 黄芩5克 柴胡6克 茯苓10克 薏苡仁10克 生甘草5克

【加减】咳嗽剧烈加款冬花、前胡、紫菀;咽喉疼痛加射干、牛蒡子;大便干结加生大黄(后下)、厚朴。

【参考中成药】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喉咽清口服液(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4.邪犯肺胃

【临床表现】发热,或恶寒,头身酸痛,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舌红,苔厚腻,脉滑数。

【治法】清肃肺胃,化湿和中

【基础方】葛根芩连汤合平胃散加减

【参考方药】葛根10克 黄芩6克 黄连3克 苍术5克 防风6克 姜半夏6克 厚朴5克 藿香(后下)6克 车前草10克 生甘草3克

【加减】呕吐明显加竹茹、白豆蔻(后下);咳嗽,咯黄痰加枇杷叶、前胡;积食加六神曲、焦山楂。

【参考中成药】葛根芩连丸,藿香正气口服液。

【儿童用法和剂量】每日1剂,每剂煎煮2次,煮沸后15分钟倒出药液,混合成300ml药液,餐后温服。3岁以下每次不超过50ml,3-6岁每次不超过100ml,7岁以上每次不超过150ml,每日2次。

(二)成人治疗方案

1.风寒束表

【临床表现】发病初期,恶寒,发热或未发热,无汗,身痛头痛,鼻流清涕,舌质淡红,苔薄而润,脉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辛温解表

【基础方】荆防败毒散加减

【参考方药】荆芥10克 防风10克 甘草6克 茯苓15克 川芎6克 桔梗6克 独活6克 前胡10克 枳壳10克 白芷10克 柴胡10克 羌活6克

【加减】发热甚,加麻黄、葛根;咳嗽甚,加苏子、杏仁。

【参考中成药】感冒软胶囊,九味羌活丸,风寒感冒颗粒。

2.风热袭表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咽痛,口渴,舌质边尖红,苔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辛凉解表

【基础方】银翘散加减

【参考方药】银花15克 连翘10克 桑叶15克 菊花10克 桔梗6克 牛蒡子10克 芦根15克 薄荷6克

【加减】咳嗽重加杏仁、葶苈子;咽痛甚加射干、僵蚕。

【参考中成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复方芩兰口服液,喉咽清颗粒,连花清咳片,银黄清肺胶囊,清热消炎宁片。

3.风寒化热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身痛,头痛,咽痛,口渴,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

【治法】疏散表邪,清热解毒

【基础方】柴胡羌蒲汤(全国名中医经验方)

【参考方药】柴胡15克 羌活10克 前胡10克 枳壳10克 黄芩10克 桔梗6克 连翘15克 蒲公英15克 法半夏9克 甘草6克

【加减】伴身疼、头痛明显加川芎、白芷;咳嗽咳痰,加麻黄、杏仁。

【参考中成药】柴石退热颗粒,感冒清热颗粒。

4.邪犯肺胃

【临床表现】发热或恶寒,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头身酸痛,舌质淡,苔白腻,脉滑数。

【治法】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基础方】藿香正气散加减

【参考方药】藿香10克 白芷10克 紫苏叶10克 茯苓15克 大腹皮10克 甘草6克 桔梗10克 陈皮6克 炒白术10克 厚朴10克 法半夏9克 生姜5片 红枣5颗

【加减】畏寒者,加荆芥、防风各10克;纳呆、食少加神曲、鸡内金。

【参考中成药】藿香正气胶囊。

(三)变证

1.热毒闭肺

【临床表现】高热不退,咳嗽频剧,喘憋,痰黏稠或黄或有血丝,喘促短气,咽喉肿痛,口渴,目赤,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泄泻或便秘,舌红或绛,苔黄或腻,脉滑数。

【治法】宣肺平喘,清热化痰

【基础方】宣白承气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参考方药】生石膏(先煎)30克 大黄5克 桔梗10克 连翘12克 炒杏仁10克 炙麻黄6克 瓜蒌皮10克 桑白皮10克 蒲公英30克 葶苈子10克 生甘草6克

【参考中成药】羚翘解毒片,射麻口服液,痰热清胶囊,宣肺败毒颗粒,银黄清肺胶囊,炎可宁丸。

2.气营两燔

【临床表现】壮热口渴,胸闷喘促或胸胁胀痛,咳嗽气急,烦躁不安,甚者神昏谵语,溲赤,便干,舌红绛,苔黄,脉细数。

【治法】清气解毒,凉营泄热

【基础方】清瘟败毒饮加减

【参考方药】生石膏30克 水牛角30克(先煎) 玄参10克 生地15克 金银花30克 黄芩10克 麦冬15克 连翘15克 牡丹皮10克 黄连9克 栀子12克 赤芍9克 生甘草6克 瓜蒌15克 芦根15克。

【参考中成药】安宫牛黄丸,痰热清,血必净,清开灵,双黄连注射液等。

3.内闭外脱

【临床表现】发热神昏,烦躁,胸腹灼热,手足逆冷,呼吸急促或需要辅助通气,舌质红绛,苔黄或燥,脉数或芤或促。

【治法】开闭固脱,解毒救逆

【基础方】生脉散、三石汤

【参考方药】西洋参10克 麦冬15克 五味子6克 寒水石30克 滑石15克 生石膏30克 苦杏仁10克 金银花10克 通草6克 竹茹15克

【加减】神昏便秘者加牛黄承气汤(安宫牛黄丸用6克大黄水送服)。

【参考中成药】静脉滴注:血必净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

三、外治治疗方案

(一)针刺疗法

【主穴】列缺 合谷 风池 太阳 外关

【配穴】风寒束表配风门、肺俞;风寒化热配风门、大椎、曲池;风热袭表配大椎、曲池、尺泽;邪犯肺胃配中脘、内关、天枢;热毒闭肺配商阳、少商、耳尖;气营两燔配鱼际、十宣、内庭;内闭外脱实证配水沟、内关、百会,虚证配神阙、关元、气海。

【操作方法】针刺采用泻法;内闭外脱虚证只灸不针。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二)艾灸疗法

选取上述合适穴位,风寒束表可加用灸法治疗,内闭外脱虚证予以艾灸回阳固脱。采用悬灸、灸盒灸等方式进行艾灸或温针灸治疗。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三)拔罐疗法

选取上述合适穴位,风寒束表采用闪罐、膀胱经走罐、留罐或扶阳罐温推温刮等治疗;风寒化热、风热袭表及邪犯肺胃,采用闪罐、膀胱经走罐治疗;热毒闭肺、气营两燔采用膀胱经走罐或刺络拔罐治疗。1周2次。

(四)放血疗法

热证和实证者可加点刺放血或刺络拔罐治疗。

(五)刮痧疗法

以肺经、膀胱经、胃经、大肠经为主。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在经络或上述合适穴位处进行上、下反复刮动,以皮肤发红出痧为度,不强求出痧。1周1次,或痧退后行第二次。

(六)儿童推拿

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掐总筋、分阴阳各24次,清肺经、平肝经、揉风池各300次,捏脊50次,拿肩井5次。风寒束表加推三关200次,揉一窝风、外劳宫、迎香各100次;风热袭表加推清天河水、水底捞月、推天柱骨各200次;邪热犯肺加推揉天突、膻中、肺俞各200次,退六腑100次;邪犯肺胃加推清脾经、揉板门、揉中脘各200次,根据病情缓急每日1-2次。

(七)成人推拿

以肺经、大肠经、膀胱经及督脉为主。术者以拇指按揉印堂、太阳、迎香、百会、风池、大椎、曲池、合谷等穴各0.5分钟,掌直擦背部督脉、两侧膀胱经以透热为度,五指拿肩井穴3~5次。

风寒束表证加扫散两侧头颞部6~8遍,按揉风门、肺俞等穴各0.5分钟;风寒化热,风热袭表证加按揉少商、鱼际、外关等穴各0.5分钟;邪犯肺胃证加按揉天枢、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各0.5分钟。每日治疗1次,每次约20分钟。

四、生活调摄

(一)注意气候冷暖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及过度劳累。

(二)合理膳食,营养均衡,适量食用新鲜水果、蔬菜类食物。

(三)保持社交距离,在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注意戴口罩,避免呼吸道飞沫传播。

(四)患流感后宜多饮温水,合理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五)老人、孕妇、婴幼儿、肥胖者和有慢性病者,患流感后请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用中医药辨证治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赶快收藏!四川省2023年春季流感中医药防治指导方案来啦!
从中医五运六气角度来看为什么2019年年初会有流感肆虐?
寒潮来袭 不幸感冒 该咋办
【科普】流感防治,中医药有优势!
首发,北京出手了!多方中药汤剂击退甲流!(收藏转)
36种中成药、11个防治方!治疗甲流的中成药推荐目录来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