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赚钱是一种能力,花钱是一门艺术
阅读第1290天


钱不应当是生命的目的,它只是生活的工具。
——乔治·比才
《私人订制》这里面有一个这样的片段:
 
宋丹丹饰演的大姐,被“私人订制”为一名女大款,财富有“几百个亿”,然后就讨论这些钱怎么来的。
 
大姐的第一反应就是勤劳致富,勤俭节约。结果被扎心了:如果靠节俭,得从明朝到现在。
 
那么,这些钱怎么来的呢?不知道。
 
不过,去探讨花钱,挣钱的这个话题我还是比较有趣,这个,可以知道一点。
 
 
 
01
 
我面试过一些小伙伴,自己从大学开始就当过家教,开小机构;或者毕业后也曾经创业开过培训学校。
 
这类人在沟通的时候,很容易(不是绝对)出现一种激情状态:
 
我是创过业,挣过大钱的。
 
每当这时候,我会依旧微笑,静静地听着对面的小伙伴吹牛逼,不对,谈人生。
 
这些人经历过“小风小浪”,最后为什么回归工作呢?而且是来一家“不大”的培训学校?
 
如果要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先想想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创业?
 
或者说,那么多年轻人创业?
 
那种想着改变世界,强大祖国的,可以直接忽略不计。这和出现千年灵芝的概率区别不大。
 
有着发愤图强精神,一股闯劲的人,还是值得佩服,不管成功与否。
 
或者碰到了机会,想去尝试,也还不错。机会就是要把握。
 
还有呢?就是单纯觉得创业可以挣钱。自己没有其他的太多本事,觉得创业就可以一飞冲天,一帮二傻子直接往口袋投钱。
 
再或者,就是生活所迫,只能创业,想着逆袭。
 
很显然,我面试的那种小伙伴,还是容易碰到第四种。
 
他们出发点无法说太多,因为想挣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虽然心性方面看不透,但是他们创业之后,确实会发现:
 
有时候,确实会有二傻子往兜里扔钱。
 
 
 
02
 
这并不是讽刺,因为人或多或少都会经历过一些上当受骗。
 
包括我自己,被坑过几次,就慢慢长点记性了。
 
不过,碰到了二傻子,挣到了钱,如果把客户一直当成二傻子,那就有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人刚开始创业,没什么技能,但是可以在毕业两年的时间就挣到人生第一个百万。
 
我承认,每个人都有值得肯定的能力。不过,有时候平台和环境,容易让人傻傻分不清能力。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曾经的二傻子会进化。
 
进化之后,他们的口味更刁了。你如果还想着用“不变的配方,相同的味道”去糊弄他们,那就是找死。
 
但是,有的人并没有认识到这点,继而重复原来的操作,同时对自我也没有克制。
 
那么就会发现,某天突然回到了解放前。
 
这就是为何每天打开公众号,都能看到无数创业公司跑路消息的原因。
 
房租未付,工资没有结算,客户余款没有结清……
 
这些悲剧,也许真的在说明一个道理:人真的很难挣到认知以外的钱,哪怕挣到,也会很快失去。
 
只是,对于有的小伙伴,看清自己本来就很难,同时,更难接受那种得而失去的感觉。
 
那么,接下的人生,就是在“灰暗”中一遍遍回忆,轮回。
 
 
 
03
 
如果真的是靠一时幸运挣到钱,我觉得也还不错,只要能够逐渐调整心态,未来谁知道呢?
 
不过,一直停在原地,当然结果就不好说了。
 
前言部分提到的那个片段,其实也在阐明一个现在“成长文”里面经常说到的话题:不要光想着省钱。
 
节俭是必须的,但是和过于偏重省钱,应该是不同概念吧。
 
我在读书时期经历了那样的生活。待到自己工作之后,慢慢发现,开源节流的本质并不只是节流。
 
还有开源啊!
 
开源会怎么来,肯定不是天上掉下来,那就是需要先学会花钱,才有可能开源。
 
如果用初三刚学到的化学知识来解释: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你什么都没有付出,就想得到财富增长,我自己照下镜子,也觉得不可能。
 
所以,我至少现在,是比较认同那句话的:赚钱是一种能力,而花钱更是一门艺术。
 
管理的文章中,经常会提到一句话:财聚人散,财散人聚。
 
这就是在教授那些管理者不要光想着捞钱,捞利润,适当地花钱在员工身上,才有可能挣更多的钱。
 
虽然,双方也都明白这个道理。
 
我在看各类经管类书籍的时候,更能体会到,投资人和初创企业,首先要掌握的绝不是挣钱能力多强,而是到底有多会花钱。
 
 
 
04
 
京东长达十年的亏损,但是依旧坚挺,迈步前行。这个操作我开始没有想清楚。
 
看到刘强东自传的时候,大致能够理解。
 
把投资的钱花在团队搭建,公司运营,组织培训还是仓储体系搭建,这个钱就花得很值。
 
虽然一直亏损,一直在花钱,每年挣到钱的还没有焐热就扔出去了。
 
但是,之后的五年,十年,这些花掉的钱,就能“生崽”孵化。
 
当然,花钱也还有一个难以言喻的意思,这也是全球所有的企业家都心知肚明的道理。
 
对于那些初创,刚刚拉到投资的企业,他们会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很神圣,叫做烧钱。
 
我第一次看到除了中元节以外的烧钱含义时,不得不感叹,有钱人真的多,他们的想法真的看不透。
 
除了研发之外,就是进行扩张,补贴大战。往复循环。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宿命,只是看到除了某些创始人和高管能够从中“咬下”一大口,员工和投资人并没有什么收益,或者更多的人,就是蒙圈吧。
 
至于客户,能够获利与否看心情。
 
Space-X到现在还在烧钱,我也不知道马斯克会烧出一个什么东西。
 
可能是举世瞩目,或是举世瞩目吧!
 
至于希拉洛斯,我想部分投资者的心太大了。
 
花钱确实是艺术,但是没好好看下这个艺术品就转身了,那种潇洒,定是我此生望尘莫及。
 
 
 
【结语】
 
之所以说花钱是一门艺术,定是每一分钱能够产生它的价值。
 
要么就是直接的收益,要么就是未来的某项规划,再要么就仅仅精神上的满足。
 
无论哪种,我想这门艺术的前提,还是免不了氪金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只有傻子才去创业,太精明的人就别去创业了
《为什么有些人有能力却不肯借钱给人?》 【屠龙有术(陈旭)讲社会700】
鬼谷子:大富大贵之人,往往有这三种能力
没钱、没能力、没人脉的“三无”人生,难道我们都得去创业?
创业和打工怎么选择?
创业为什么要有合伙人?因为人心变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