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古成语今日析--安内攘外

抄喷学说:是两手,两手都要硬。


这个词很为人们所知,盖因为离我们不远的时候,蒋先生大力宣传而且好像也努力为之这个东西,不过他大约把这理解成攘外必先安内,强调了一个方面,落了个自己千古遗憾。

查查这个成语的出处,是来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一句很简单的话,应该是个联合词组,是说甘草这种药物,既可以对内好又可以对外好,但被人们应用到政治上,马上变得不平凡起来,就像那个叫“黑马”的马,被用到人也可以叫“黑马”,就有意思的多了。

  

于是攘外和安内并重,攘外必先安内,先攘外后安内,都可以从历史上找到例子,而且有成功也有失败的,只能说,历史的当事人在当时当地采取的措施最少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后世人分析他们是聪明人还是蠢材的时候,可以罗列很多理由,好像我们很聪明,如果我们遇到这样的事情,也可能被后世人来回分析,于是历史就这样演义。

不过社会的法则好像安内和攘外不能并重,总有一个比较侧重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样,这个两手在不同的时代应该有不同的说辞: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过去了这么多年,至于结果怎么样,好像大家心里清楚,那一手怎么那么难抓呢?可既然这么早就知道,而且是第二代领导核心的谆谆教导,可具体执行的人怎么能忘了呢?是到底难抓呢?还是不想抓?还是两者根本不能兼顾?高层知道吗?

还是回到老话,攘外和安内,事物的两个方面,只能以时移世易来聊以解决话题,能有什么好的办法?其实还相当于没有说,都知道的东西,其实是不知道。

所以知道了不一定能做的好,更倒霉的还有不知道的,既不安内也不攘外,关起门来做帝王,灭了还不知怎么灭了?这在历史上好像也有例子,不过,放到人类的长河上,内就是外,外就是内,现在不是不再说岳飞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了吗?现在是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了。

  

尤其现在全球乱的一团糟,而且更有美国这个国际警察在推泼助澜,许多国家内忧外患严重,既攘不了外也安不了内,你敢肯定曾经的萨达姆、穆巴拉克不是一个聪明者,你就不会站着说话不嫌腰疼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攘外必先安内。内忧大于外患,内忧诱发外患。
千古流芳:历史人物孕育的成语故事!
历史上唯一一首仅一句的诗,却成了千古名句,还诞生了一知名成语
杨嗣昌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攘外必先安内,主张对后金(满清)议和,
宋代诗人失意苦闷,愤而写下半首诗,竟成千古断句,至今无人能续
历史上唯一仅一句的诗,却成了千古名句,还诞生了一知名成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