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古成语今日析--彼一时 此一时

抄喷学说:我们喜欢说,此一时,彼一时。

可老祖宗就是那样说的,《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就像我们老挂在嘴边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或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

很多人喜欢拿自己的童年和现在的孩子比较,慨叹现在的孩子幸福;一个不怎么着的局的局长曾经感叹,年轻的时候任国有企业的老总,一年也挣个十几万的,可那时不行花,现在兴花了单位却没有钱;我的母亲告诉我,父亲当时在一个厂子当保管员,光知道电扇能给机器降温,不知道也可以给人降温。

如果有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告诉你,以后棉布会走俏,重新回到人们的身上,你一定认为是个天方夜谭,如今那些巧舌如簧的售货员总说这是纯棉的。

有位网友说:想起了旅游,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现在看来都是风景绝佳、游人终年不绝之处,但是你基本看不到红军回忆录中对此有过什么赞叹之语,有的倒多是穷山恶水、极为艰险的描述。现在的很多诸如“重走长征路”之类的活动多是腰包鼓鼓、吃饱撑着了的人们的变相旅游而已,根本与红军的长征是两回事。如果在朝鲜,也绝不会有多少人说“窝头好吃”,只有大米饭好吃才是大实话。

还有曾经的股票和楼市,没有办法,不是业绩和需要,而是人气,至于说原因,只能说,此一时,彼一时也?原因众多。当我们说理论的时候,一套一套的,但当分析这个社会的时候,我们又束手无策了,借用这个成语,此一套,彼一套也!

国人讲求辩证法,所以这“此”、“彼”经常同时出现:由此及彼、非此即彼、顾此失彼。知道事物的转化,象“塞翁失马”一样,象潘多拉开启魔盒一样,最有给我们留个希望,但希望伴随着灾难。

孔子的境遇更能说明这个问题,能审时度势的帝王更在实现这个格言,打天下的时候是法家,治国的时候就成了儒家,刘邦也知道:坐在马上打天下,但不能治天下,所以摘下儒生帽子尿尿的他在实践了叔孙通的一套制度后,不由叹道: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这是明明白白记载《史记》里面的。

秦始皇就不知道“此”、“彼”的关系,所以二世而亡,留下了千古遗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首诗只有两句话,一辈子就这一首诗,浓缩一个成语流传千古
她是千古贤后,主持了史上唯一没有宫斗的后宫,还留下一成语
苏麟:他一生只写一首诗,全诗只有两句,却成千古绝句,还衍生出一成语
他一生只写一首诗,全诗只有两句,却成为千古绝句,还诞生一成语
人在低谷的时候,把这篇千古奇文《寒窑赋》...
历史上唯一仅一句的诗,却成了千古名句,还诞生了一知名成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