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宁抛头颅 不丢气节的烈士——聂尚胜

宁抛头颅 不丢气节的

烈士——聂尚胜

梁圣军

烈士,就是为了进步事业或国家民族而就义的人。革命烈士是我们国家对为国牺牲者正式追认的一种光荣称号。在山东安驾庄镇洼里村,登记在《肥城县革命烈士名录》共有七人,头一个就是1941年牺牲的战士聂尚胜,其他的还有抗日战争时牺牲的聂占更,以及解放战争牺牲的聂生占、聂传奇、聂修柏、梁立勤、李元章等人。聂尚胜是洼里村知名度比较高的烈士,也是牺牲得最壮烈的一位烈士。

抗日战争开始后,抗战救国成为燎原之势,团结一致参加抗日武装成为有良心中国人的共同行动。在泰西,参军杀敌也成为拿动枪得人的共同向往。1938年3月,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成立。其中聂克超领导的洼里乡队,与张伯源领导组织的在埠上、大小龙岗石一带的武装,合编为自卫团十六大队,聂克超任队长。具有责任心和爱国热情的聂尚胜(1890-1941)已经40多岁,也在这时候参加了抗日自卫团,投入抗日斗争第一线。他在抗敌自卫团里当炊事员,也叫伙夫,为战斗在前线的指战员提供可口的饭菜。在部队这个大熔炉,他的民族觉悟和思想意识不断提高。不久带头参加抗日的聂克超,因为条件艰苦脱离队伍。跟着他参军的聂尚胜却意志坚决,留在队伍继续战斗。因为队伍经常转移,领导照顾他年龄大,安排他在地方乡里当炊事员。

乡干部在边院一带村庄不断转移。南来北往的抗日志士,往往顾不上吃饭。为抗战干部送上一口热饭,就是他为祖国服务的实际行动。可是有一天黎明,它们所在村子于老被武装的敌人包围,参加抗日工作的人员包括聂尚胜在内,没有能突出重围,虽然奋力反抗,最后不幸全部被捕。对于聂尚胜的被捕,李赵壁在1990年的《虎口余生》一文中回忆:1941年12月28日早晨,自己在边院镇于家老庄被捕,“炊事员老聂同志也被敌人绑架过来,他已年过半百,被打的头肿脸青,棉袄也给烧了几个窟窿,身上还浇了水,已经结了冰。”李赵壁和于兴耕、武乃家迎者凛冽的北风,冒者鹅毛大雪,在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下押进夏张据点。最后押送到泰安县城,关进了县警备队磨房里,准备送往日本当劳工。因为聂尚胜年纪大,被押送往安驾庄据点。汶阳镇李家楼李赵壁,原名叫李传玺,是泰西的抗日先驱,后来成为著名的剧作家。刚解放时,他改编的《小姑贤》人人都能哼两句。《虎口余生》载入山东省文化厅老干部协会鲁特、李赵壁等主编的《山东省省直文化系统离退休干部革命回忆录》。

日本鬼子带领汉奸队,把聂尚胜抓到安驾庄的据点,投入了水牢。在日寇司令部里修建的水牢,高度不到一米,夏天水深半米,人在牢中站也不起,坐也不下,屎尿都在水牢里。水牢关上门后,只有鸡蛋大的通气孔,里边能关十几个人,空气沉闷不流通,将人憋不死也只剩一口气。第二天,提出奄奄一息的聂尚胜被日伪军残酷审问。日军看他的年龄,开始以为他是县乡的高级干部。但是,无论敌人问什么,聂尚胜守口如瓶,仅说自己是个伙夫,什么都不知道。其实,他知道抗日干部的全部个人情况和家庭情况,他也清楚抗日队伍的活动规律和接头方式。问他为什么这么大年纪还参加八路军,他说:日本鬼子打上门了,拿动枪的小孩子,到能走动的老头,有良心的中国人,都会是八路军。再以后,他一问三不知,三问九摆手,敌人给他上了大刑。皮鞭、老虎凳、烙铁轮番使用在他身上。他给鬼子汉奸的只有一句话:啥也不知道,有骨气的中国人要命有一条。最后因他拒不说出八路军的情况,被恼羞成怒的日本鬼子凶残地用东洋刀砍下脑袋,埋在安驾庄北门外杀人坑里。

日本军队在我们安驾庄罪恶累累,罪行三天三夜也说不完。1937年12月30日侵占泰安城开始,次年1月2日入侵肥城县,其后在安驾庄设立了据点,到1944年9月1日撤出,在5年零8个月的时间里,这里成了日寇的杀人魔窟。据统计:日军在安驾庄周边村庄共屠杀中国人民405人,加上被抓捕折磨、强奸致死和日军造成的灾荒、疾病而死的人共达2053人。在安驾庄北门外强迫乡民挖了100多个杀人坑,每个坑里都埋过几个被杀害的人。先后被关进水牢里的人,除了被砍头的300余人外,还有很多被活活囚死在那里。抓走壮丁2873人,有的被迫当伪军,有的当劳工,死亡和失踪者近500人。日寇还烧毁房屋2406间,烧毁财物无数,杀死大牲畜414头。安驾庄大旱三年,日军却横征暴敛,被逼逃荒者22338人,占全区总人口一半多;出卖儿女的有601人,冻死饿死1612人,无钱医治而死的416人。

聂尚胜被残忍杀害后,家属知道了,慑于日军与汉奸的淫威,白天不敢去领取尸体。到了五更半夜,他的儿子去安驾庄杀人场挖出遗体,草草用一领席子卷起来,放在小木轮推车上推回家。走到洼里村西口向聂家林转弯的时候,由于土路不平,车子一颠,烈士的头从席子里轱辘出来,晨曦中尚见他怒目圆睁。

每年洼里学校组织清明节扫墓,老师就为学生讲聂尚胜的英勇事迹。1976年春,在洼里村阶级教育展览中,有梁兴法老师和杨怀玉、刘泰岐画的图画,其中有这样一幅场景:一个破衣烂衫的人推着车子,小推车的一边有一领破席,地上有一颗瞪着大眼的头颅。

一个年近五旬的人参加八路军,更重要的是信念支撑。带头参加八路军的人成了逃兵,一个伙夫成为人民永久纪念的烈士,根源就在于内心的坚强和坚持。聂尚胜大儿子早亡,二儿子流落大连讨饭,晚年回归故里,在23生产队的饲养棚栖身,孤苦一生。三儿子聂文友(1928-2005)逃难到东北下煤矿,1945年十七岁时,就被党组织动员参加东北民主联军,1947年营口盘锦战斗光荣负伤,伤愈后随部队从关东打到南粤,再掉头北上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朝鲜战场上负重伤,他们全连只回来20多人。最后他是四野四纵队十师二十八团三营九连排长、贰等甲级残疾军人。1952年5月转业回到肥城,县里安排他干公安局干部,他以文化低为由拒绝,要求回家种地,后来为管理学校的贫下中农代表,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曾仗义执言,与干部浮夸风做斗争。他的长孙聂玉杰、长重孙聂峰,也先后参军,成为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为国防事业贡献了美好的青春。

聂尚胜和子孙为国家民族献身,得到了什么呢?陆房烈士陵园用红色大理石设立了烈士的永久陵墓,没有照片,用金色的五角星代替烈士的形象。烈士无怨无悔。



作者简介:

梁圣军,文化学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聊城再行之三:走进范筑先烈士纪念馆
抗战英雄白乙化:曾用步枪击落1架日军飞机(图)
真实镜头中的抗日八路军
王溥(革命烈士)
八路军发动了著名的百团大战,下图表就是百团大战牺牲团以上干部的名
抗日女将杨岭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