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遭遇儿子的扎心质问(二)

     如果长大的孩子跟父母提出这样的疑问,那么要如何回应他们呢?这在家庭教育中,还真是个技术活!

     首先,觉察情绪

     当被孩子如此质问,家长要先觉察自己的情绪,看看自己此刻感受到的情绪体验是怎样的?为什么自己会沉浸在这样的情绪里?这个情绪带给自己怎样的提示

     比如张妈妈,当她听到孩子的诘责而感到愤怒、委屈、失望、无力时,此时就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被孩子“冤枉”会如此介意,心情郁郁意难平。

     当张妈妈对自己的情绪充分觉察以后,她不但会与自己当下被激起的热烈情绪做初步隔离,更会回归理性,看到自己需要调整的部分,同时尝试探索孩子为何提出这样的“质问”。

     其次,把“回怼”变成“肯定”

     张妈妈说“你这孩子没良心”,是她被儿子“指责、攻击”之后在应激状态下的回怼。对孩子而言,妈妈的这句话对自己的评价是:不友好、不和平、充分否定

     对张妈妈来说,这句话把儿子直接放在自己的对立面上,除了宣泄妈妈的不满,没有任何意义

     此时对维系亲子关系更有利的表达不是“回怼”而是“肯定”:肯定他有自己的见解,肯定他敢于表达意见的勇气,肯定他对自己思想发生变化的觉察力

     所以可以试着这么说:儿子,看起来关于这个问题你有了新想法!你愿意跟我分享,这真好!你刚才是说我在你小的时候应该对你更严格一点,这跟你之前的想法不太一样啊,你怎么想到的?

     这样类似的陈述,会把双方的注意力从情绪对峙的困境里拉回来,不再争论前事对错,而是着力思考当下发生了什么

     再者,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改变,共同探索这个改变背后的动力

     当家长把焦点聚焦于孩子前后“观点不太一样”,又鼓励孩子阐述的时候,孩子们通常会愿意自我论证——他们会尝试梳理自己的想法,会花更多功夫阐述自己今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

     最终在这样的梳理中,他们会找到符合当下情境的逻辑自洽,他们甚至会体验到自己对同一事件认知升华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自我探索的乐趣,让孩子们有机会体验到更多的自信和自尊。

     家长需要做的是倾听。你可以说:“哦,原来你是这么想的呀,为什么呢?”此时,没有被否定,没有被斥责的孩子会受到鼓舞,他们会很愿意继续发掘自己产生这种想法的内在动力,甚至开始分析自己遇到的困难。

     比如,在咨询室里跟我对话的小张同学说:“其实我也想能做得更好,可是有时候我觉得很多事都形成习惯了,真的很难改!我觉得自己可能做不到”。

     很显然,在这个案件中:孩子长大了,他开始认同周围的评价标准,这是表象

     “想做的更好”是孩子改变的动力

     而积习难改,信心不足是孩子遇到的困难

     最后,跟孩子一起探索这样的问题:当下可以做点什么才能修正之前的偏差,成为更好的自己。

     当孩子开始考虑到“我”的时候,是非常棒的引导孩子“自我负责”的契机。孩子跟家长提出这样的质疑,有一个潜在的心理认知:我目前这样,是因为你当初没有对我严格要求

     这种托付心态在青春期孩子中非常普遍。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处于心理断乳期,一方面他们有更强烈的自我意识,另一方面他们仍然习惯于自己的生活被家长辅助和安排。

     此时家长要学会让孩子逐渐体会到“我可以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任”。

     家长怎么做呢?可以自我反思为孩子做个模版,你可以说:

     “我仔细想了想你刚才说的话,我觉得儿子你真是长大了,对很多问题开始有新的认识了。

     你说的话有道理,我当时也可以做的更灵活一点,比如当你特别抵触某个练习的时候我可以降低你的练习频率,陪你慢慢熬过去,而不是直接气哼哼地喊停,那时肯定有更智慧的做法。

     但是小时候的事儿都过去了,不如现在咱俩一块动脑子想想,怎么做可以更好地解决现在的问题。”

     然后亲子可以就当下的困境深度探索,并且制定出可行的调整计划。

     张妈和小张同学就商量出这样的应对办法:小张每天临字帖张妈妈监督提醒,直到小张自觉完成。

     事实上,“你是大人,为什么不懂逼我”这样的质问,在大多数孩子心里都是存在的,类似的问题还有“你为什么不多陪陪我,你为什么不多给我钱,你为什么不多爱我一点…”这是孩子们对爸爸妈妈的不满也是他们对爱的渴望

     不那么幸运的是,这个渴望在孩子看来总是落空。这并不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爱不充足,而是因为孩子们渴望的父母之爱异常弘大,根本没有明确的边际。

     当他们在现实中发现,原来父母不是无所不能的时候,他们会对爸爸妈妈感到不满或愤怒,从而质疑甚至批判父母。

     他们也必须经由对父母的质疑确认、再质疑再确认来完成“我”与客体世界的融合

     这种质疑或批判,会激发孩子们的“攻击性”,让他们更有力量带着与父母、与旧世界的分离和丧失,去创建自己的新世界。

     因此,父母面对孩子质问时的的智慧回应,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它就像是一支杠杆,可以撬动孩子们的生命动力,激励他们探索自我、疗愈自我、成就自我,激励他们突围原生家庭的桎梏,在自己的人生版图中开疆辟土

*基于咨询伦理与规范,本文案例中相关信息已经过处理,并且得到来访者授权,请勿对号入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庭教育】当孩子发脾气时,不一定是他对家长有不满!
心理科普|关于儿童反抗期
“你们不理解我”,青春期孩子失控情绪背后的需求,父母了解多少
孩子进入青春期,脾气越来越差,家长可以这样解决!
嫌孩子拖拉磨蹭?说明你的耐心和能力都不够
关于拖延的解析,以及如何解决拖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