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1中央美院毕业季丨研究生毕业作品展·版画系

王华祥

版画系主任

序   言

你们唯一的出路是跳进海里

       又是一年的毕业季,版画系又一届硕士生的毕业展即将开始了,整个社会都期待着早日亲眼一睹你们的成绩。

      中央美院的毕业展总是令人期待,不是因为毕业展,而是因为是中央美院的毕业展。对于喜欢版画的人来说,尤其是对央美版画系的粉丝们来说,还有对于兄弟院校和专业版画家们来说,央美硕博士的毕业展,某种程度上就是当年艺术教育和创作潮流的风向标和高度标杆。因此,作为系主任,我的心情要更复杂一些:既充满期待,又充满压力。因为:一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必须足够强大和优秀,让风调头,让风折服,让它风平浪静。二是你们真的对得起中央美院这个称谓吗?真的名符其实吗?在展览开幕之前,这一切都是一个悬念。

      展览是这一届硕博士的学生生涯的句号,是你们走向社会,面向生活汪洋大海的冒号。这是每一个人无可逃避的命运,你们准备好了吗?你们是工作呢还是啃老呢?是等着天上掉馅饼呢还是自己去找食?我知道,由于整个国际环境的政治、经济和卫生疫情,人类处在一个艰难而又危险的时段,所有人都不容易,你们就更不容易。除了考博和出国的人,我的建议和期望是:你们必须工作,必须适应环境,即便很难找工作,更难找到“满意”的工作,但是工作是必须的,你们没有权利不工作,即便生活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海洋,你们也必须跳进去,起码和不工作相比,你们有至少一半的活下来的胜算,而不工作就是百分之百的完蛋。海除了深还有宽阔,深就说明它给了你们选择的层次,譬如:大学、中学、小学、培训班……宽就说明它给了你选择的种类,譬如:职业画家、教师、设计师、公司、工厂、政府、军队、个体户、创业者、秘书、艺术家助手、外卖、司机、网约车……。谁说学画画就一定必须做画家呢?当然,我希望你们都能成为画家,成为大师。我有一点可以肯定,你们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你们是央美版画系的毕业生无疑,你们的审美、知识和素质,会对社会产生积极的无可估量的影响,国家美育的重任将会历史性地落到你们的肩上。你如果成为教师,你的学生会有所不同;你如果是妻子,你的家庭会有所不同;你如果是领导,你的员工会有所不同;你如果是企业家,你的产品会有所不同。艺术之用不仅是挂在墙上做装饰,你们将成为美的播种机,每一个接触你们的人都是美的土壤,美育将会改变和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品味和素质。

王华祥    

2021年5月5日


2021年版画系研究生毕业作品推介

陈奕如

Chen Yiru

作品阐述

在这视角中,天地充满了欲求带来的烧灼,这是人内心精神世界的投影。

       理性的世界,在自然界里没有标准的几何图形,都是存在于人的理性世界。这些自然形看上去是山川河流但不是山川与河流本身,是一种人心构画出来的形态与符号。
       而感性的角度,天地间很困境是人类自己带来的,都是内心映射的苦。    

作品名称:《暗钝》

作品材质:水印版画

作品尺寸:115cm × 95cm

指导教师:陈 琦

创作年份:2020-2021

作品名称:《唯心造》

作品材质:水印版画

作品尺寸:115cm × 95cm

指导教师:陈 琦

创作年份:2020-2021

程毕迪斯

Cheng Bidisi

作品阐述

在宇宙历史的洪流中,人类文明沧海一粟,外层空间中许多星体关乎到人类文明的存在与否。

       很可惜,了解他们的人还是少数,许多拥有闪光点的星球仍孤独地漂浮在宇宙中。

       在《星碑计划》中,我为这些星球建造纪念碑,以拼装模型的互动形式来呈现作品。借以纪念碑的永恒性来表现人类文明与宇宙的关系。

       诚然,建造纪念碑的过程是人类自恋、自大和贪婪的体现。但宇宙远比人类文明更加灿烂,更加永恒。在此我邀请每一位纪念碑的“建设者”参与其中。    

作品名称:《星碑计划 (MONUMENT: PLANET) 》

作品材质:树脂,版画纸,亚克力,硝基漆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指导教师:  王华祥,陈琦,陈小文    

创作年份:2021

丁科

Ding Ke

作品阐述

       以边廓清晰却不可识别的意象作为画面元素,依据直觉任其涌动。各元素相互延展、自然生发,呈现出漩涡式的色彩和流动的线条,从而使作品脱离观念的抽象和叙事的具象,在思绪的流淌中,在实与虚、真与幻的模糊中,来表现物我两忘、心灵神驰的沉浸状态。    

请横屏观看

作品名称:《心流》系列     

作品材质:水印木版

作品尺寸:54cm × 42cm, 15幅

指导教师:  张烨

创作年份:2021

葛雅

Ge Ya

作品阐述

      在自适应系统中集群行为远比组成它的个体行为更复杂称为“涌现”,受此启发,着眼于在具有超个体意识的生物群落中种群特征相互融合的可能性。引入生成式对抗算法,让个体生物特征在AI框架内碰撞、博弈,试图探讨在艺术创作中AI主持生物特征集群的“涌现“,挖掘数字版画领域运用对抗算法与素材的创作潜能。

作品名称:《Emergence001》系列

作品材质:3D打印透明树脂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指导教师:  王华祥,陈琦,陈小文    

创作年份:2021

蒋泉

Jiang Quan

作品阐述

      树木的凋零,凋零出众不可名状之物,都来自于自然的派生。树木象征生命,凋零轮回,体现世间变与不变。作品创作理念是自然界与人类相处的时间、空间、记忆深处的关联,颜料调和不同粗细颗粒金刚砂,运用绘制作品肌理及媒介的形式表现色彩间的和谐感,在黑色的设置中凸显形于色撞击出的视觉效果,传达给人时间信息的轨迹。

作品名称:《转瞬即逝》系列

作品材质:综合版画,金刚砂

作品尺寸:100cm × 180cm

指导教师:  唐承华    

创作年份:2021

李双强

Li Shuangqiang

作品阐述

       在被“祛魅”的现代世界,主导世界的理性善于发现事物规律,却无法如神话般赋予世界“意义”,虚无前所未有的包裹着我们。人类的精神或灵魂似乎被抛弃在但丁《神曲》中的漂泊之地--灵泊(Limbo)。我用虚化和残缺的神的形象和我自己双手来表现这种精神无所寄托的虚无感,铜版低效笨拙的刮刻与扎点更强化这无力感。也许理性法则将意义遮蔽的迷雾终将散去,但那需要我们不昧因果,如实观照,用本心去感知世界,进而重新发掘世界的魅力与“意义”。

作品名称:《灵泊》

作品材质:铜版

作品尺寸:150cm × 150cm

指导教师:  祝彦春    

创作年份:2020-2021

李文鹏

Li Wenpeng

作品阐述

       作品尝试用自己的版画语言去构建出心中所想象的仙人生活的山水世界。仙人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象,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的最高想象和向往,并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融入到人们生活当中,对政治,经济,思想,风俗,信仰,文化,艺术等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长久的影响。而如今这个时代作者以仙⼈为题材进⾏创作,创造出一幅形象各异的仙人们隐藏在⼭⽔之间优哉游哉生活的画面,想要尝试让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快的⽣活节奏中的人们,能在观看画⾯寻找画中悠闲仙⼈的形象时将时间慢下来,感受到⼀丝与平⽇不同的怡然与舒适。

---------------------------------------------------------------------------------------------------------------------------------------------------------------------------------------------------------------------------------------------------------------------------------------------------------------------------------------------------------------------------------


---------------------------------------------------------------------------------------------------------------------------------------------------------------------------------------------------------------------------------------------------------------------------------------------------------------------------------------------------------------------------------


作品名称:《山里有仙人-群玉(壹、贰、叁)》

作品材质:油印木刻版画

作品尺寸:60cm × 90cm , 3幅

指导教师:  王华祥

创作年份:2021

梁鹤鸣

Liang Heming

作品阐述

     笺纸是中国传统信札文化中情感时空的纽带,古人将纸中作陪衬的图像之集合称为笺谱。我以笺谱作为表现形式进行创作,虽然书信往来变成了一种古朴的生活方式,笺谱不再有那么强的功能性。但我想在其艺术性上更深挖掘,在传统版画语言中寻找一种平衡来适应与表达更多题材,试着创造出一种具有传统意味的水印版画小品。

作品名称:《新雨变古笺谱》

作品材质:宣纸,梨木板,国画颜料

作品尺寸:30cm × 18.5cm

指导教师:  张烨

创作年份:2021

刘璇

Liu Xuan

作品阐述

    《 Melancholy忧郁》系列铜版画以线腐蚀方式刻画主体,又以软蜡技法将实物拓印留下痕迹,作为遮盖线腐蚀部分的“面纱”,追求一种铜版本体语言上“隐蔽的象征性”, 给单纯的线性语言带来一丝隐晦感与象征含义,是一种日渐消亡的“赋魅”。

      春天的花朵,浪漫的遁世,缺失的欢愉,摆脱重力的灵魂,飞跃躯体的痕迹……当一切消逝之时,只有躯体的痕迹依然存在。 

作品名称:《MELANCHOLY》系列作品

          (《沉没》《降临》《吞梦》《沌蒙》《面纱》《坠入》)

作品材质:铜版

作品尺寸:尺寸不一

指导教师:  李晓林

创作年份:2021

娄能斌

Lou Nengbin

作品阐述

      我在 DEXCOM CLARITY等数据管理系统中记录并分享的1型糖尿病治疗血糖数据中采集了中国区的数据。 

       选取与我类似的 28 组数据——平均葡萄糖、标准差、最好的血糖日、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进行归纳分析,使数据与五声音阶对应,用古典式结构处理方式进行声学转换。

作品名称:《可以不加糖》系列 

作品材质:DEXCOM云数据,ACCU试纸,Abbott传感器,扬声器

作品时长:37分03秒

指导教师:  李帆

创作年份:2021

陆凡

Lu Fan

作品阐述

       “chora”源自柏拉图的 《蒂迈欧篇》。在万物被授予秩序之时,宇宙就形成了。假如说赋予秩序是父性权能的话,那么,“chora”可以说就是在父亲登场以前的舞台上起作用的母性力量。克里斯托娃将其解读为无秩序的运动性空间,与母亲,养育相联系,是母性的“振动的容器”,此消彼长,绵延不息。因此我选择了模糊的女性形象、躯干以及植物作为画面的内容。

作品名称:《chora》系列

作品材质:铜版

作品尺寸:尺寸不一

指导教师:  李晓林

创作年份:2021

马博

Ma Bo

作品阐述

      社会中有很多复杂因素不可控,也是未能提前预测,容易处处碰壁,适合把自己包裹起来,不愿与世界有个对话。而我们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实的自己,沉寂于复杂纠结的内心世界中。

作品名称:《限度》系列   

作品材质:亚麻布,油画,丙烯

作品尺寸:尺寸不一

指导教师:  杨宏伟

创作年份:2021

倪平

Ni Ping

作品阐述

       我一直在探寻故乡与我的关系。作为艺术家,我不断尝试用各种语言和材料去表达我心中的故乡。我认为耐心的描摹片段化的场景能使我更接近我心中的故乡。山、树、房屋等等的形象一直令我着迷,我不断的变换材料去表达它,力求能让我更加完整的回忆起故乡。但我还是离它很远,我的记忆也逐渐的变模糊。

作品名称:《乡关何处》系列

作品材质:铅笔,亚克力,油墨,康颂250g版画纸,胶水,古籍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指导教师:  武将

创作年份:2021

倪想

Ni Xiang

作品阐述

       我将人造建筑融入于自然之物中,试图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世界。

作品名称:《鲸落》、《生命之树》

作品材质:木口木刻

作品尺寸:40cm × 50cm

指导教师:  杨宏伟

创作年份:2021

孙子珺

Sun Zijun

作品阐述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心理分析学家荣格将起源于佛教的曼陀罗绘画引人西方心理学领域,他发现曼陀罗作为一种原型图式,通过绘制几何结构和色彩,可以连接我们的内在力量,起到心理疗愈的效果。

       2020-2021年,全世界疫情严重,人心惶惶,作者借用曼陀罗图式来进行绘画,试图平静内心并寻找隐秘于心的情感和潜意识,以双图层叠加映射的方式呈现版画色彩与空间架构的关系。

作品名称:《覓境》系列

作品材质:数码版画,亚克力

作品尺寸:60cm × 60cm

指导教师:刘丽萍

创作年份:2021

王华

Wang Hua

作品阐述

        灵感来源于对李白的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今月古月实为一个,而今人古人则不断更迭,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亦意味“古人不见今时月”;说“今月曾经照古人”,亦意味“古月依然照今人”。万物初始消亡抵不过时光流转。嗟叹之,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今时月确是古时月吗?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同时踏入同一条河流”,一切皆流,无物常驻。也就是说,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生长,不断地产生和消灭。月,亦当如是。作品通过对故乡景物的描绘来反映对时光和存在的思考。

请横屏观看

作品名称:《蛰蛰兮》

作品材质:丝网版画

作品尺寸:49cm × 240cm

指导教师:  周吉荣 

创作年份:2021

王瑞涛

Wang Ruitao

作品阐述

       光与废墟二者间的结合,演绎了一个矛盾的故事,它包含着我的怀疑、焦虑、舒适与自在。不管是绘制铜版,还是身处废墟,我都在其中能够得到某种舒适与自在,但在内心中对自己、对生活的怀疑与焦虑,却也时刻伴随。它不仅仅是城市过往的现实,也是我个人精神世界状态的外现。

作品名称:《静寂之地》系列

(《坐墟观水》、《无名屋》、《过去的景致》、《温暖之火》)

作品材质:铜版

作品尺寸:尺寸不一

指导教师:  李晓林

创作年份:2021

---------------------------------------------------------------------------------------------------------------------------------------------------------------------------------------------------------------------------------------------------------------------------------------------------------------------------------------------------------------------------------

---------------------------------------------------------------------------------------------------------------------------------------------------------------------------------------------------------------------------------------------------------------------------------------------------------------------------------------------------------------------------------

吴思林

Wu Silin

作品阐述

        儿时受到鲁滨逊孤独但独立的生存状态影响我在独自面对人生时也成为了一个鲁滨逊,我会用各种方法去解决问题,去创立属于自己乐园。在疫情期间的人们更像一座座孤岛,人人都像是鲁冰逊,很多时候都是孤独的,会在无能为力时绝处逢生的,也会为鸡毛蒜皮的日常所苦恼的。所以我试图用鲁滨逊这一题材与观者建立一种可读性。

作品名称:《鲁冰逊》系列

作品材质:木板丙烯,色粉,树脂

作品尺寸:尺寸不一

指导教师:  李帆

创作年份:2021

许藤瓒

Xu Tengzan

作品阐述

       圆环这一立体图形是建模软件中最基本的的一个图形之一,且没有棱角没有始末自身却有着一个无限的空间关系。基础且神秘。每一个单独的部分都是以红环为出发联想说明“没看见的不等于不存在,不理解的不等于不合理。”这一个人化的世界观及宇宙观。平面与空间的视觉转换、观看的角度与方式的不同营造出的不同视觉体验。

作品名称:《克尔白》系列

作品材质:纸质,铝合金,亚克力,像素,磁悬浮,密度板

作品尺寸:200cm × 200cm

指导教师:  康剑飞  

创作年份:2020-2021

杨蝉翼

Li Shuangqiang

作品阐述

       莱布尼茨说上帝用0和1创造了世界的“有”和“无”。 

       信息时代,0和1构成了计算机所有的数据和信息。 

       而在我的头脑之中,这是我所有的、最饱满的,想说但又无法言说的汹涌和澎湃。 

        在这个由热力学第二定律统摄的宇宙里,每个个体都以某种方式融入到文明的大故事中,我们是文明的经历,是熵增洪流中的低熵瞬息。

作品名称:《固态储存》系列

作品材质:丝网版画,影像,LED灯

作品尺寸:270cm × 180cm × 30cm/70cm × 70cm × 20cm

指导教师:  唐承华    

创作年份:2021

杨家豪

Yang Jiahao

作品阐述

        树木来自于空气,燃烧的是阳光;泉水是非分明,雷霆闪电于晴日落在面前,孩童仍然嬉戏在水涧;听说世界结束的方式并非一声巨响,而是一阵呜咽。

作品名称:《热寂》系列

作品材质:木炭条,木刻板,数字绘画,3D动画

作品时长:5分11秒

指导教师:  苏新平

创作年份:2019-2021

张安迪

Zhang Andi

作品阐述

       儿时的绘画日记对我而言不仅是珍藏,还有带我跨越时间的能力,给我更真实的个人与时代记忆。 

       引发我与20年前自己的跨时空对谈:凭记忆填充、由经历扩展“我们”共同的回忆,有挤压、剥落、限制、扭曲,却也是无忧、天真、向往、美好。 

       虽然换了表达方式,但我依然同20年前的“你”一样,都在描绘自己的时代。

作品名称:《我和我的对谈》系列

作品材质:丝网版,数码版,树脂凸版,综合材料

作品尺寸:100cm × 150cm, 2件

指导教师:  武宏

创作年份:2020-2021

张锦龙

Zhang Jinlong

作品阐述

      “球”概念要先于人而存在,世界上也不存在完美的球体, “球”在作品中象征了“技术” 、“理念”。人的进化衍变像是被某种类似于“球”的东西牵引着,人对这种东西既着迷又被它奴役,同时促使人的技术发展;制造出种种奇特“景观”。

作品名称:《启示》、《进化》、《衍生》

作品材质:木口木刻

作品尺寸:45cm x 60cm, 3幅

指导教师:  杨宏伟

创作年份:2021

张书玮

Zhang Shuwei

作品阐述

       对一件作品的解读往往需要了解作者的内心或表达的隐晦之意。 

       我的作品《故事》在阐述一个虚构的事实,让故事仅仅是故事本身,尽量缩减作者的情感表达。按照剧本中主人公的行动需要和目标动机来推进故事发展,以色片渲染的画面氛围。运用无字绘本的图像模糊性,让读者自行解读故事的起因发展。

作品名称:《故事》

作品材质:水彩、彩铅、塑料片

作品尺寸:14cm x 20cm

指导教师:  武宏

创作年份:2021

张子薇

Zhang Ziwei

创作阐述

       在作品《菌落·共生》中,意图通过实体与光影相结合,呈现由细胞个体聚集共生而形成的细胞菌落状态。光线穿透细胞状的亚克力,将其投射在向外蔓延的枝状网络上,它们在密集的、互相依赖的群体中微妙地互相反应、协调,使其看似一个巨大的怪异生物。生命的偶然性和未知性,使个体在形成整体的过程中充满偶然与随机,生命与生命之间又充满关联,在这样的共生中,原本分离的生物彼此交融在一起,既是个体,又是这个庞大生命体中的构成部分。以此表现对自然事物之间联系和对生命的思考。

作品名称:《菌落·共生》

作品材质:亚克力,玻璃颜料,丝网版,木板丙烯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指导教师:  周吉荣

创作年份:2021

赵阳

Zhao Yang

创作阐述

     《临时关系》这一系列创作是从媒介材料的尝试出发,内容涉及空间,人物,道具之间的关系,不同场景化的视角,以及材质和视觉的起伏变化,通过特定形式的组合与拼贴,形成一种临时叙事,试图突破一些常规的形式语言,带来某种视觉和材质关系上的新意,通过一定的制作性寻找与版画的某种关联或转变,企图引起观者的共鸣。

作品名称:《临时关系》系列

作品材质:综合材料

作品尺寸:尺寸不一

指导教师:  康剑飞

创作年份:2021

周婷

Zhou Ting

创作阐述

       此系列是我内心调适过程的呈现。我的目标是通过绘画使自己逐渐找到内心的平稳与安静,因此采用了画重复的线条、图案等方式,从局部逐渐推至整个纸面,注意力放在落笔的当下,不设定画面的最终结果,对整体效果的把控标准是“看起来比较舒服。材料选择毛笔和墨水,因为它们于我来说不易控制,需要我集中精力保持稳定的动作。蓝色使我感到镇静,红色则令人感到温和。

作品名称:《无题》系列

作品材质:毛笔 ,墨水,纸

作品尺寸:尺寸不一

指导教师:  李帆

创作年份:202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2中央美院版画系·研究生毕业展
中央美术学院2023届硕士研究生毕业作品展
清华伟新乡村美术教师培养计划 | 望艳艳 赵寅
阿鸽的画
尤勇书法篆刻作品
【狼的时刻】拉菲罗·蒙蒂( Lotta Blokker )荷兰女雕塑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