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贯煎加减治慢性肝病医案、配方

慢性肝病指有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血吸虫肝病等病史,久治未愈,有明显自觉症状,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大或脾大,脾功能亢进,肝功能异常的肝脏疾病。属中医学“积聚”、“肋痛”、“黄疸”、“臌胀”等范畴,是由感受疫毒,情志郁结,劳欲过度,酒食不节等伤及肝经,损及肝络,迁延日久,渐积而成,是由“毒、痰、湿、热、瘀、虚”综合所致,多种病机交织缠绵贯穿于该病的全过程,只是在不同阶段和具体证型中有所侧重而已,临床证候虚实相兼,错综复杂,以肝功能损害,肝纤维化为主要病理改变,病性本虚标实43。

肝为藏血之脏,血为阴物,肝郁过久,必然导致阴虚,故慢性肝病多表现阴虚证。现代医学所诊断的各类肝脏疾患,除急性黄疸型肝炎明显表现湿热征象外,其他如迁延型肝炎、慢性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变、脂肪肝、血吸虫病肝等,大多表现有阴虚证候,主要表现有胁痛隐隐,劳累后加重,得卧则减,腹胀纳呆,口口苦,五心烦热,夜寐不安,肢软乏力,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薄黄,脉弦细等在治疗的全过程中,应注意养阴,疏肝祛邪

【临床应用】

王氏应用一贯煎加味治疗阴虚型肝病134例,取得良好疗效。

治疗方法:主方为一贯煎加味:生地黄15,北沙参15g,当归10g,枸杞子10g,麦冬10g,川楝子10g,白芍10加减:迁延型肝炎、慢性肝炎患者,胁痛腹胀加柴胡、木香、山楂;口苦、舌赤苔黄加牡丹皮、栀子;舌暗紫、脉弦涩加丹参;饮食消化不良加山楂、鸡内金;黄疸加茵陈;转氨酶不降加五味子。乙型肝炎患者,纳呆、腹胀加鸡内金、山楂;肢软无力加黄芪、山药;肝硬变患者脾大加柴胡、鳖甲;面色黧黑、舌质暗紫加丹参、桃仁;腹胀满、有腹水征去生地黄,加鸡内金、茅根、晚蚕砂、香橼皮、沉香。脂肪肝患者,便结加生大黄、川厚朴;胁痛甚加元胡;腹胀加山楂、炒麦芽。治疗结果:134例患者,治疗时间最长者16月,最短者2月,其中显效29,占21.6%;好转96例,占71.6%;无效9例,占6.8%,有效率为93.2%。

刘氏6应用加味一贯煎治疗阴虚型慢性肝病83例,取得良好疗效。治疗方法:基本方为加味一贯煎:生地15g,北沙参15g,当归10g,枸杞10g,麦冬10g,川楝子10g,郁金10g,白芍10g加减:胁痛腹胀重者加柴胡、木香、山楂;口苦苔黄者加丹皮、栀子;舌紫暗、脉弦涩者加丹参;饮食运化不良者加山楂、鸡内金;有黄疸者加茵陈;谷丙转氨酶不降者加五味子。另乙型肝炎见纳呆腹胀者加鸡内金、山楂,肢软无力者加黄芪、山药;肝硬化见脾大者加柴胡、鳖甲,面色黧黑、舌质紫暗者加丹参、桃仁,腹胀满有腹水征者去生地加鸡内金、白茅根、晚蚕砂、香橼皮、沉香;脂肪肝见便结者加熟大黄、川厚朴,胁痛甚者加元胡,腹胀者加山楂、炒麦芽。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治疗结果:83例中治疗时间最长者为15个月,最短者为2个月,结果痊愈52例(62.65%),好转29例(34.94%),无效2例(2.41%),总有效率为97.59%。

黄氏应用一贯煎加味治疗阴虚型肝病56例,取得良好疗效。治疗方法:一贯煎加味生地15g,北沙参12g,当归10g,枸杞子12g,麦冬10g,川楝子9g,白芍12g,郁金10g。若胁痛腹胀加元胡、山楂、木香;胁痛按之坚,肝脾肿大,加元胡、鳖甲纳食呆滞,消化不良,加鸡内金、山楂、麦芽;口苦干,舌红苔黄,加石斛、丹皮、垂盆草;肢软乏力加黄芪、山药;面黧黑,舌紫黯,脉弦涩,加丹参、桃仁;谷丙转氨酶不降,加五味子;夜寐不安加酸枣仁;大便干结加熟地、瓜蒌仁;有腹水去生地,加鸡内金、茅根、大腹皮、晚蚕砂服药每日1剂,30剂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10天。治疗结果:经3个疗程治疗,显效11例(19.6%),好转40例(71.4%),无效5例(9%)。

张氏应用一贯煎治疗肝病96例,取得良好疗效治疗方法:药物组成:生地12g,沙参10g,麦冬10g,川楝子10g,枸杞10g,柴胡6g,赤芍15g,当归10g,炙甘草6g,香附10g,贯众10g,板蓝根15g,加减:纳呆、腹胀加枳壳、山楂;肢软、乏力加党参、茯苓;ALT升高加五味子、白芍;脾大加鳖甲;舌紫暗或有瘀斑加丹参;有腹水者加大腹皮、泽泻。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可连续治疗2个疗程,用药期间禁止饮酒。治疗结果:96例中,基本治愈34例,占35.4%,好转49例,占51%,总有效率86.4%,无效12例,占13%,其中1例肝恶变。

【病案举例】

(1)患者,女,41岁。于1997年因肝区疼痛,食少纳呆,精神困倦,肝大和肝功能不正常,被确诊为慢性肝炎经用西药治疗,病情经常反复。2001年秋季因劳累引起肝区灼痛,心烦,眩晕,乏力,食少,难寐,脉弦细数,舌暗红有瘀点,少津。B超示肝大2cm,谷丙转氨酶90U(正常25U)。辨证:劳累伤阴,久病瘀。治法:养阴疏肝,佐以化瘀。处方:加味一贯煎加丹参10g,红花6g,柴胡6g,枳壳10g患者如法服药20余剂后,诸症减轻或消失,继服上药2个月后病获痊愈,随访至今,肝功能检查均在正常范围。

按此方以生地滋养阴血以补肝肾;枸杞滋养肝肾之阴;沙参、麦冬养肺胃之阴,使胃液充,肺阴足,金水相生,滋水涵木;当归养肝活血;川子性味苦燥,加入少量川楝子于大队甘寒养阴药中则不伤津,反能疏泄肝气,以遂其肝木条达之性。笔者在此基础上,加白芍以加强柔肝止痛、养血活血之功效;加郁金以增加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作用。

诸药合用,可使肝阴得养,肝气得舒,达到养阴疏肝之目的。

(2)患者,男性,36岁。于1989年患乙型肝炎,经治疗后明显好转。1992年初秋,觉精力不支,胁下隐隐作痛,心烦失眠,乃去医院检查,转氨酶55U(正常值为25U),HBg阳性自述肝区灼痛,夜不安寐,口干口苦,大便秘结,头晕,脉弦细,舌红少津,苔少。辨证:肝病反复发作,阴液暗耗,加之工作劳累,肾阴亏损,肝体失养,肝络失畅。治法:养阴疏肝。处方:一贯煎加丹参10g,五味子10g,白蒺藜10g,贯仲10g。服药3个月后,患者检查肝功能,转氨酶在正常范围, HBsAg已转阴,症状完全消失,脉仍弦细,舌质转淡红。嘱其继续服药,以巩固疗效

(3)患者,男,38岁,1991年3月7日初诊10余年前患乙型肝炎,经治好转。约2年后,因劳累出现精神差,乏力,食欲欠香,胁下常隐痛。中西药治疗时好时差,迁延至今。现肝区胀痛,热感,口苦干,溲黄赤,大便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肝功能检查ALT常在78~100U左右, HBsAg阳性。证为肝病日久,营阴暗耗,肝体失养,络脉不和。药用一贯煎加味:生地15g,沙参1g,麦冬10g,当归10g,川子10g,枸杞子10g,郁金10g,白芍12,丹皮10g,元胡10g,石斛25g,麦芽24g。服药30天后,诸症减轻。后则随症出人,调治3个疗程,症状消失,肝功能均正常。原法巩固一疗程,随访至今无复发。

按肝藏血,体阴而用阳。阴虚型慢性肝病为肝体病变,肝肾阴虚,气滞不运,是其主要病机,病久正虚余邪难尽,易于复发一贯煎以生地为主,补阴血、滋肝肾;枸杞子益肝肾;沙参、麦冬养肺胃阴,滋水涵木;当归养肝活血;川棟子疏泄肝气,性虽苦燥,然加入诸养阴药中无伤津之弊。笔者加用郁金、白芍增养血柔肝,疏理通络,遂肝木之柔达。本法运用疗程较长,在自觉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后,亦须巩固一段时日47。

(4)患者,男,42岁,教师。患者于1996年3月因肝区隐痛,食少纳呆,精神困倦,肝大和肝功能不正常在区医院被诊断为无黄疸型肝炎。经用西药治疗2年多,病情经常复发,1998年秋,因工作劳累引起肝区灼痛,心烦失眠,食少乏力,头晕目眩,诊其脉弦数,舌暗红少津,有瘀点,B超示:肝大2cm,化验:黄疸指数5U,转氨酶86U辨证:肝阴亏损,血燥络瘀。治宜养阴柔肝,和血疏络。方用一贯煎加味:生地、枸杞、橘饼各15g,沙参12g,麦冬、当归、白芍、丹参各10g,川楝子、柴胡、红花各6g,首乌藤20g,服药7剂,诸证减轻,又服14剂,症状消失,食量亦增加,停药后症状则有反复,再服上方,同样有效,嘱患者继续服此方30余剂,眠食正常,肝区隐痛消失,症状未再反复,肝功能及B超检查,各种指标都在正常范围之内,病告痊愈。

按前贤云:“不通则痛,不荣亦痛。”此患者肝炎迁延日久,加之长期伏案劳累,肝血日耗,肝阴暗亏肝体失其所养。阴血不足则血流涩滞,日久络脉瘀阻,故肝区灼热痛,反复发作。治以一贯煎加柴胡、白芍、丹参、红花、首乌藤等,滋阴养血以柔肝体,活血化瘀以通肝络,药症合拍,故数剂而效。药停而症情反复者,乃病久阴血未充,络瘀未通之故。原方继进30多剂,使阴血足则肝体得养,瘀滞化则络脉通畅,病告痊愈。

(5)患者,男,23岁,1994年6月3日初诊主诉3个月前因急性黄疸型肝炎曾住院治疗出院。近月余来,经常右胁不适,时或刺痛,纳少,口苦咽干,寐烦,便干。检查舌赤苔薄黄干,脉细弦,中医学认为此乃肝肾阴虚,肝火气滞,心肾不交之胁痛症。药方组成为沙参、麦冬、生地、枸杞、白芍各15g,川楝子9g、当归5g,辅以茯苓、枣仁、绵茵陈、绞股蓝、五味子、郁金、丹皮等药,以达到滋养肝肾、疏肝泄热、宁心安神之效。患者服药后,胁痛消失,又进3剂诸恙皆除。

按笔者选用“一贯煎”以大队滋阴药中独加一味川子,以调肝木之横逆,而顺其条达之性。根据病情,方中的金银花、板蓝根、绞股蓝清热解毒;郁金、丹参活血化瘀,疏肝止痛;丹皮清营泄热;五味子、白芍养血敛阴宁心。以上诸药相伍正中病机,故诸病除而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宝级名老中医秘方集锦(1)
一贯煎:治疗慢性胆囊炎,肝硬化的中医处方|中药汤剂临床新用途
一贯煎加减方有哪些?一贯煎名医心悟与加减经验
谷济生的“ 慢肝宁三号汤 ”
眼睛干涩、流泪、视力疲劳:炙黄芪50g,炒白术12g,麦冬30g,玄参、北沙参、当归、党参、生地、白芍各15g,熟地25g,女贞子24g,石斛20g。头晕耳鸣:加枸杞子、甘菊 花; 手足麻木:加丹参、鸡血藤; 关节疼痛:加
各种肝病--健肝汤--赵振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