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起风了,唯有努力生存—《起风了》观后感

今天笔者就向大家推荐宫崎骏的长篇动画电影收官之作——《起风了》。

01

                                剧情介绍

      大正的日本,就像民初的中国一样,贫穷落后却渴求进步。出生在这个时代的少年(堀(ku)越二郎)怀揣着对蓝天的向往,靠着英语词典,吃力地吸收来自西方的知识。

       随后少年长成了青年,他学了更多造飞机的知识,忘我地沉浸在造飞机的快乐中。他是天才,他够努力,他的梦想没有变,可是时代已经变了。正如片中一直反复说的:“起风了,要好好活下去。”战争的狂风已经吹到亚洲,面对强势的欧洲,积贫积弱的日本要崛起,要不惜一切代价的崛起,甚至让自己国家的儿童挨饿也要拿钱送技师去德国学习技术。一面是国内的饿殍遍地,另一面是自己的国家要花二十年才能赶得上的先进科技,德国的飞机仓库打开的瞬间,全金属现代化的巨大飞机带给主人公的不仅是震撼,更是屈辱和恨。坐在德国旅馆里的青年望着灰蒙蒙的夜,抽着烟说:“德国花20年得到的技术,我们要花五年达到。”

       然后青年遇到了心上人,可是爱情的甜蜜在这样的时空下也变得艰难而弥足珍贵。她身染重病,要到山里的医院去接受治疗,可是他身负造飞机的重任,还要被跟踪和监视,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险。为了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少女选择忍耐孤独和寒冷,一个人去山里治疗,青年也只能躲在黒川先生的家里,透过明信片和电报默默地与爱人联系。

       之后,少女意识到自己的病是不可能治好的了吧。她从山里走出来,来到心爱的人身边,在黑川先生夫妇的见证下结婚,用最后的生命换取一段短暂而幸福的婚姻生活。然而即使这样,青年仍不能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留给生命像沙漏一样逝去的妻子。当他听说少女病发呕血,不顾一切地穿上衣服狂奔出去,一边流着眼泪一边还在电车上计算飞机制造的数据。他的泪水打湿了铅笔的痕迹,但是他的笔没有停,他还在工作,还在争分夺秒地抓住五年的时光。



       终于,天才的青年造出了最符合军队要求的飞机,但是这却不是他要的。他说过,他只是想追求人类飞行的技术。在他的梦里,搭载飞机在天空翱翔的人们才是最快乐的。他的飞机是给人,不是给炸弹制造的。他甚至为此失去了陪伴妻子最后的机会——少女在他终于设计完成之后,默默地离开了他,回到山里一个人走向生命的最终。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他造的零式飞向了天空,携带炸弹飞向海峡对岸的中国。而最后留给他的,是满地飞机的残骸,是他亲手设计的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的飞机的残骸。每一片铁,每一根弦,都是他亲手画出来的,却只剩下粉碎的残骸,和残骸下埋葬的生命。

02

                                创作背景

      宫崎骏于2009年4月至2010年1月期间在月刊《Model Graphix》上连载漫画作品《起风了》。该作以活跃于二战期间的日本战斗机设计师堀越二郎为主角,他曾经设计出一度在空军领域所向披靡的零式战斗机。

      同时漫画题目和与女主角恋爱的情节,均取自和堀越二郎生在同时代的作家堀辰雄的同名小说。一向以反战立场著称的动画人,却出于种种原因对杀人的战斗机和战列舰无比痴迷,个中的矛盾性在这部极具个人化色彩的作品里分外突出。也许正因为这份矛盾性以及无处不在的人生八苦况味,令宫崎骏最初全然没有将其拍摄成动画电影的意向。最终成功促成该企划的正是宫崎骏的老搭档吉卜力工作室制作人铃木敏夫,他于漫画连载之初便抛出映画化的提案,但宫崎骏以"动画电影应为儿童而非成人制作"为理由断然拒绝。而铃木制作人指出"宫崎骏应就其(作品中)的矛盾性给出自己的回答",此言准确击中要害。在网站公开的企划书中,宫崎就制作意图做了如下解释,"这部电影既非对战争予以控诉,亦非意图通过对零式战斗机的杰出之处之描写来鼓舞日本的年轻人,却也不想掩饰二郎真心打造民用飞机的心愿,只希望讲述这么一个忠于自己的梦想、不断奋进之人的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宫崎骏的五个「第一次」:《起风了》
错为恶招魂的美
宫崎骏《起风了》出场机型解析
“起风了”,之后呢?云开雾散?还是狂风暴雨?
宫崎骏《起风了》:私人映像 临别之言
《风起》为零战招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