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好教材,落实表达——由仿写《秋天的雨》想到的

最近几天秋雨绵绵,想到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有一篇课文叫《秋天的雨》。正好,这篇课文课后第三题安排了句式仿写,于是结合教学经历,记录以思考。

这是一篇洋溢着诗情画意和童真童趣的散文。课文将秋天众多的景物通过秋雨巧妙地串起来,勾勒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一、关联前后,顺应规律,梯度教学
(一)一二单元语文要素的关联
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旨在引导 学生关注课文中有特色的自己感兴趣的词句,主动理解这些词句,交流阅读感受并主动积累,课外阅读时还可拓展运用。到第二单元《秋天的雨》这一课,依然体现了第一单元要素的延续。本课课后题要求背诵第二自然段指向的是积累,第二题仿写指向的是拓展运用。
(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关联
第二单元的单元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这与课后的仿写没直接的关联,但是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写日记",旨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初步学习积累习作的素材,并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本单元安排了一些从读到写的仿写练习,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的景象写下来。
二、拓宽思路,展开想象,进行仿写
(一)仿写句子
就课后题三来讲,《教学参考书》如是说:“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说一说秋天的雨还会把哪些颜色分给谁,互相交流自己想到的秋色,以此打开思路。比如,结合生活经验想到,把橙色给了柿子;结合《赠刘景文》的诗句想到,把绿色给了橘子。"
我在教学时,除了引导学生关注了秋天的雨以外,我还有意拓宽了思路,丰富了想象:
原文:
秋天的雨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啦扇啦,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1.引导体会表达方法。
每一段话把秋天的雨当作什么来写?
秋雨所到之处,哪些景物有什么变化?
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美丽的秋色?
于是得出以下结论:每段话先总后分;无论中心句还是分句,都运用了比喻,分句还运用了拟人。
于是,请学生仿说:
                    是                            。你看,                        。                                     
教学这部分时,教师要适当进行点拨,对学生语言表达的要求不必过高,只要能仿照例句写出秋天的颜色即可。还可鼓励学生试着用上词语表中的"清凉""丰收"等描写秋天的词语。”
2.拓展思路,丰富想象
在此基础上,继续拓展学生思路,丰富想象。
除了秋天的雨,你还想到了哪个季节的雨、风或者雪呢?
它们像什么?
它们所到之处,这个季节的景物都有些什么变化?
3.学生仿写。
                    是                         。你看,                             。             
(二)仿写整篇
对于课后题三的教学,可以到此为此了。但由于这篇文章无论是写作方法、文章结构还是句式特点,用来作为学习写作的范本再好不过了。加上为了更好地服务本单元的日记教学,我觉得还可以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首先,在进入学习第二单元时,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秋天里校园、小区等所到之处的景色,尝试用积累的有新鲜感的词语描述给身边的人听。
其次,利用课后小练笔的机会进行仿写,为日记积累好习作素材。
再次,还可以《秋天的雨》这篇课文为例仿写整篇。以周记的形式进行训练。当然,学生执笔之前,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要让学生知晓三点:
结构上,构段特点鲜明,除开头和结尾外,构段上,第2、第3、第4自然段分别由一个句子领起,接着进行分述,具体描写秋天的特点,层次分明。内容上,从秋雨开始,又以秋雨结束,完整而有序。
表达上,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富有表现力的词句,细腻地描绘了烂漫无尽的秋色。比如,第1自然段将秋雨比作"钥匙",形象地写了秋雨开启秋天的大门,将人们从炎热的夏季引入凉爽的秋天;第2自然段的"五彩缤纷"描绘出秋天绚丽多彩的美丽景象,文中各种表示颜色的词语交替出现,将秋天独有的色彩自然而然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突显了秋景的迷人;第3自然段的"勾住"是一种独特的生活体验,将秋雨带来的香味写得细致入微,化无形为有形;第4自然段的"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把秋雨写得如一个通讯员,告知动植物们准备过冬的消息。
在此基础上,老师仍然可以进一步拓展思路,除了仿写秋天的雨水以外,还可以写《秋天的风》《冬天的雪》《春天的雨》......
以上是我在以前的教学实践,肯定还有改进的地方,我将继续思考,不断修正。我相信,在教学中,根据课标的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以教材为范文,抓住一处,讲细、讲透,拓宽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让学生仿写课文和段落,表达与写作就能很好地落到实处,就能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

您若宠爱,就点“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秋天的雨》教材理解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简析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学科教学方案大全
徐轶在统编教材培训会上关于统编教科书编排思路与教学建议讲座(文字讲稿 PPT)
部编本二年级新教材介绍及教学建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