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0本太难了,所以……

这个话题来得突然,源自朋友圈的一条状态。当我又剁手买书时,忍不住发了条状态,引来了一条评论:你一年看好多书啊!

多?似乎不多,我自己都不记得看了哪些书……至多十几本吧。但究竟有多少呢?我有点茫然,要不数数吧?

数清楚了,心中有数,明年可以看看自己多看了几本。于是花了大半个小时,翻箱倒柜、开app、设表格、数数登记……一通忙活,终于统计出阅读书籍数量,数据截止至12月22日为止。

阅读习惯分析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一共阅读了44本书,其中电子书28本,纸质书16本,明显电子书占比较高,为64%,余下都是纸质书。

大部分电子书都是下班途中通过微信读书听完的。听书的速度比看书的速度要快许多,可见通勤时间的积累不比日常时间差

阅读内容的重点集中在三大块:心理学、理财、健康。今年的阅读重点一目了然,符合年初定下的阅读范围,而健康部分则是超纲内容。

其中理财阅读偏重纸质书,而心理学偏向电子书,健康则完全通过电子书。这些偏好从侧面反映了时间管理的交错安排与重点内容的合理安排——通勤与日常的安排

阅读策略分析

从纸质书籍完成月份来看,纸质书的完成度从下半年开始快速增长。10月、11月由于策略的转变,阅读完成的书籍数量明显上升。主要还是归功于碎片时间积累的启示。

碎片时间可以积累(如通勤时间的效果),那么阅读碎片的积累也是可能的。一本两百页的书,一天看10页,20天也就看完了,偶尔多看几页还能加快速度。这种方式本身不会感觉带来负担,实践效果也是不错的。

再看看电子书。微信读书是今年五月开始大幅度运用,整体比较平均。十月由于主题研究的需要,从听书转向视频课程的听取,因此阅读数量下降。如果没有意外,每月3-4本书是可以听完并点评完毕。明年可以继续保持这个节奏。

阅读方式差异的收获

听书与看书本质上都是获取书本信息,但是细微差别却是不可忽略的。看书的速度慢,在于仔细研读和即时思考,听书快源于语句迅速抓取重点。听书锻炼反应能力,看书锻炼深度理解能力,各有千秋。

事实上两者结合可能是更好的阅读方式。以听书来筛选值得进一步精读的书籍,不失为一个好办法。通过听书排除不值得精读的书籍,留下精华的好书,进行第二次的研读。

正如朱光潜先生对于读书方法的总结:

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

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彩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仅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各人天资习惯不同,你用哪种方法收效较大,我用哪种方法收效较大,不是一概而论的。你自己终究会找出你自己的方法,别人决不能给你一个方法,使你可以依法炮制。

听书、看书的结合完美演绎来上述读书方式。至少在这种方式下,我已经列出需要精读的书单了。

阅读笔记,来不及呀

阅读是为了什么?扩大认知,那么不做笔记的阅读能有多少认知留存下来呢?凡读书,必做笔记,这条信则似乎很难贯彻

全年44本书,只有18本是做过相关笔记的,笔记形式分别是思维导图、输出文章、Anki卡片。但并不是所有18本都走完这个闭环的,至多只走完两步:思维导图+输出文章,思维导图+Anki卡片。

由此可见,笔记需要花费的时间不少,笔记是对阅读内容的一次复习,更是一次深度探索与精炼。而我并没有太多的空余时间在做笔记上,以至于我觉得:读书一时爽,笔记过劳死

如果对读书的要求是学以致用,那么在44本书中,真正去实践的是10本……

(下图是读书笔记控制表)

不得不回到这个问题:阅读是为了什么?

若为了扩大认知,则需笔记;若为了学以致用,则需要立即运用。反过来的问题则是:是否所有的书都需要做笔记?是否所有的书都要实践?

重看一遍朱光潜先生关于读书的方法,我想答案是否定的。精读的书需要笔记,解决自己问题的需要实践。需要反思的是阅读应追求质量,而非数量。

开启自己新的阅读模式

追求阅读质量,需要建立一套筛选与质量管理体系,同时也要完善笔记与实践SOP。

  • 听书进行筛选,高质量书籍筛选标准

    • 1-2点知识点是新颖的→添加入过往笔记

    • 突破原有认知→需要精度、笔记

    • 知识点是旧的,但值得读→需要精度、笔记

    • 解决当下问题,易上手→需要精度、笔记

  • 笔记与实践SOP

    • 思维导图:读时或读后

    • ANKI:读时

    • 输出文章:挑选值得输出部分——有感,有料,有用

    • 实践:即时可用的模式、方法

粗略地先写下这个初版阅读模式,期待明年年尾能给它做一次升级。

结  语

给阅读做一次复盘,效果出乎意料,挖掘到这么多有用的信息。许多事不尝试不知道,真正做了才发现它的有趣和惊喜。

尝试、计划、复盘,人生路上三把剑,披巾斩棘不可少,为了明年,出发吧!

玖阁之中,有九格,一格之中,有一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里空间太小,书太多了怎么办?
你真的会阅读吗?关于读书的渠道你知道几个?(附书单)
如何将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打造你的学习利器
笔记的作用在哪里?用了Anki还要不要做纸质笔记?| 学习骇客
一日一图 | 阅读纸质书籍,才会让你心安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2020年我的读书计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