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方歌)

1八味解郁汤

八味解郁四逆散,半夏厚朴汤补齐,柴芍枳夏朴苓苏,甘草一两心欢喜。

2八味除烦汤

八味除烦情志施,夏苏苓翘枳朴栀,

黄芩清热又泻火,胸闷烦燥此方治。

3八味活血汤

八味活血四逆散,归芎桃红四味添,

胸闷头痛四肢冷,面青唇黯黄褐斑。

4八味通阳汤

八味通阳五苓散,半夏厚朴共组成;胃肠感冒与湿疹,痛风眩晕脂肪肝。

5四味健步汤

四味健步糖尿方,牛膝芍斛丹参良,

养阴活血融血栓,腰以下痛瘀血畅。

6竹叶石膏汤

三参二草一斤膏,病后虚羸呕逆叨,

粳夏半升叶二把,麦门还配一升熬。

7栀子厚朴汤

朴须四两四枚枳,十四山栀亦妙哉,

下后心烦又腹满,止烦泄满效兼该。

8栀子柏皮汤

里郁业经向外驱,身黄发热四言记,

草须一两黄柏二,栀十五枚不去皮。

9猪苓汤

胶滑茯猪泽相连,咳呕心烦渴不眠,

煮好去渣胶后入,育阴利水法兼全。

10枳实薤白桂枝汤

痞连胸胁逆攻心,薤白半升四朴寻,

一个瓜蒌一两桂,四枚枳实撤浮阴。

11枳术汤

心下如盘大又坚,邪之结散验其边,

术宜二两枳枚七,苦泄专疗水饮愆。

12枳实芍药散

烦满不卧腹痛频,枳实微烧芍等平,

羊肉汤方应反看,散调大麦稳而新。

13炙甘草汤

结代脉须四两甘,枣枚三十桂姜三,

半升麻麦一斤地,二两参胶酒水涵。

14真武汤

生姜芍茯数皆三,二两白术一附探;

便短咳频兼腹痛,驱寒镇水与君谈。

咳加五味要半升,干姜细辛一两足;

小便若利恐耗津,须去茯苓肾始固。

下利去芍加干姜,二两温中能守住;

若呕去附加生姜,足前须到半斤数。

15薏苡附子败酱散

气血凝痈阻外肤,腹皮虽急按之濡,

附宜二分薏仁十,败酱还须五分驱。

16越婢汤

一身悉肿属风多,水为风翻涌巨波,

二草三姜十二枣,石膏八两六麻和。

17越婢加术汤

里水脉沉面目黄,风水相搏湿为殃,专须越婢平风水,四两术司去湿良。

18玉屏风散

当归补血有奇功,归少芪多力量雄,

更有芪防与白术,别名止汗玉屏风。

19茵陈蒿汤

二两大黄十四栀,六两茵陈先煎宜,

身黄尿短腹微满,解自前阴法最奇。

20下瘀血汤

脐中着痛瘀为殃,廿粒桃仁三两黄,

更有蛰虫二十个,酒煎大下亦何伤。

21续命汤

姜归参桂草膏麻,三两均匀切莫差;

四十杏仁芎两半,古今录验主风邪。

22泻心汤

火热上攻心气伤,清浊二道血洋洋,

大黄二两芩连一,釜下抽薪请细详。

23犀角地黄汤

犀角地黄芍药丹,血升胃热火邪干;

斑黄阳毒皆堪治,或益柴芩总伐肝。

24小陷胸汤

按而始痛病犹轻,脉络凝邪心下成,

夏取半升连一两,栝楼整个要先烹。

25小青龙汤

姜麻芍桂草辛三,夏味半升记要谙;

表不解兮心下水,咳而发热句中探。

若渴去夏取蒌根,三两来加功亦壮;

微利去麻加荛花,熬赤取如鸡子样。

若噎去麻炮附加,只用—枚功莫上;

麻去再加四两苓,能除尿短小腹胀;

若喘除麻加杏仁,须去皮尖半升量。

26小建中汤

建中即是桂枝汤,倍芍加饴是妙方,

饴取一升六两芍,悸烦腹痛有奇长。

27小柴胡汤

柴胡八两少阳平,枣十二枚夏半升;

三两姜参炙草芩,去渣重煎守古箴。

胸烦不呕除夏参,蒌实一枚共煎煮;

若渴去夏加人参,合前四两五钱服。

蒌根清热且生津,再加四两功更巨;

腹中痛者去黄芩,芍药三两对君语。

胁下痞硬去大枣,牡蛎四两应生杵;

心下若悸尿不长,除芩加入四两茯。

外有微热除人参,加桂三两汗休阻;

咳去参枣与生姜,干姜二两再加入;

五味半升法宜加,温肺散寒疾可除。

28吴茱萸汤

升许茱萸三两参,生姜六两救寒侵,

枣投十二中宫主,吐利头痛烦躁寻。

29乌梅丸

六两柏参桂附辛,黄连十六厥阴遵,

归椒四两梅三百,十两干姜记要真。

30五积散

五积散治五般积,麻黄苍芷归芍齐,枳桔桂苓甘草朴,川芎两姜半陈皮。

31五苓散

猪术茯苓十八铢,泽泻—两六铢符,

桂枝半两磨调服,暖水频吞汗出苏。

32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

温脾附子大黄硝,当归人参草干姜,寒热并进补兼泻,温通寒积振脾阳。

33温经汤《金匮要略》

温经芎芍草归人,胶桂丹皮二两均,

半升半夏麦倍用,姜萸三两对君陈。

34温胆汤

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成,

利气调中兼祛湿,一切痰饮此方珍。

乌梅一个姜七片,去滓热服可封神;

导痰汤内加星枳,顽痰胶固力能驯。

若加竹茹与枳实,汤名温胆可宁神;

润下丸仅陈皮草,利气祛疾妙绝伦。

35桃核承气汤

五十桃仁四两黄,硝桂二两草同行,

膀胱热结如狂证,解外方攻用此汤。

36十全大补汤

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通;

八珍合入四君子,气血双疗功独崇。

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补方雄;

十全除却芪地草,加粟煎之名胃风。

37.生脉散

生脉五味麦冬参,保肺清心治暑淫;

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38.肾气丸

温经暖肾整胞宫,丹泽苓三地八融,

四两萸薯桂附一,端教系正肾元充。

39酸枣仁汤

酸枣二升先煮汤,茯知二两佐之良,

芎甘各一相调剂,服后安然入梦乡。

40芍药甘草汤

芍甘四两各在均,两脚拘挛病在筋,

阳旦误投热气灼,苦甘相济即时伸。

41薯蓣丸

三十薯蓣二十草,三姜二敛百枚枣;

桔茯柴胡五分匀,人参阿胶七分讨。

更有六分不参差,芎芍杏防麦术好,

豆卷地归曲桂枝,均宜十分和药捣。

蜜丸弹大酒服之,尽一百丸功可造;

风气百疾并诸虚,调剂阴阳为至宝。

42四逆汤

生附—枚两半姜,草须二两少阴方,

建功姜附如良将,将将从容藉草匡。

43四逆散

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

此是阳邪成厥逆,敛阴泻热平剂扶。

咳加五味与干姜,五分平行为正路,

下利之病照此加,辛温酸收两相顾,

悸者桂枝五分加,补养心虚为独步。

小便不利加茯苓,五分此方为法度,

腹中痛者里气寒,炮附一枚加勿误。

泄利下重阳郁求,薤白三升水煮具,

水用五升取三升,去薤纳散寸匕数,

再煮一升又半成,分温两服法可悟。

44排脓散

排脓散药本灵台,枳实为君十六枚,

六分芍兮二分桔,鸡黄一个简而该。

45麦门冬汤

火逆原来气上冲,一升半夏七升冬,

参甘二两粳三合,枣十二枚是正宗。

46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黄病姜翘二两麻,一升赤豆梓皮夸,

枣十二枚能通窍,四十杏仁二草嘉。

47麻杏石甘汤

四两麻黄八两膏,二甘五十杏同熬,

须知禁桂为阳盛,喘汗全凭热势操。

48麻黄汤

七十杏仁三两麻,二桂一甘效堪夸,

喘而无汗头身痛,温覆休叫粥到牙。

49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二两细辛同,附子—枚力量雄,

始得少阴反发热,脉沉之证奏奇功。

50六君子汤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

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弥;

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使。

51理中汤

吐利腹痛用理中,丸汤分量各三同;

术姜参草刚柔济,服后还籍粥之功。

脐上筑者白术忌,去术加桂四两治;

吐多白术亦须除,再加生姜三两试;

若还下多术仍留,输转之功君须记。

悸者心下水气凌,茯苓二两堪为使;

渴欲饮水术多加,共投四两五钱饵。

腹中痛者加人参,四两半兮足前备,

寒者方内加干姜,其数亦与加参类。

腹满应将白术删,加附一枚无剩义;

服如食顷热粥尝,戒勿贪凉衣被实。

52胶艾汤

妊娠腹满阻胎胞,二两芎草与阿胶,

归艾各三芍四两,地黄六两去枝梢。

53荆芥连翘汤

荆芥连翘归芍芎,枳桔芷栀草防风;

柴胡黄芩清少阳,养肝疏邪耳痛松。

54桔梗汤

脓如米粥肺须清,毒溃难支药要轻,

甘草二兮桔一两,土金合化得生生。

55黄芪桂枝五物汤

血痹如风体不仁,桂枝三两芍芪均,

枣枚十二生姜六,须令阳通效自神。

56黄芩汤

枣十二枚守成箴,二两芍甘三两芩,

利用本方呕加味,姜三夏取半升斟。

57黄连阿胶汤

四两黄连三两胶,二枚鸡子取黄敲,

—芩二芍心烦治,更治难眠睫不交。

58黄连汤

腹痛呕吐藉枢能,参甘二两夏半升,

连桂干姜各三两,枣枚十二炒层层。

59黄连解毒汤

黄连解毒汤四味,黄柏黄芩栀子备;

躁狂大热呕不眠,吐衄斑黄均可使。

60桂枝芍药知母汤

脚肿身羸欲吐形,芍三姜五是前型,

知防术桂均需四,附子麻甘二两停。

61桂枝茯苓丸

癥痼未除恐害胎,胎安癥去悟新裁,

桂苓丹芍桃同等,气血阴阳本末该。

62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男子失精女梦交,坎离救治在中爻,

桂枝汤内加龙牡,三两相匀要细敲。

63桂枝加葛根汤

葛根四两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

只取桂枝汤—料,加来此味妙相煮。

64桂枝加附子汤

汗因过发漏漫漫,肢急常愁伸屈难,

尚有尿难风又恶,桂枝加附一枚安。

65桂枝汤

项强头痛汗憎风,桂芍生姜三两同,

枣十二枚甘二两,解肌还籍粥之功。

66葛根芩连汤

葛根八两论中谈,二两芩连二两甘;

喘而汗出脉兼促,误下风邪利不堪。

67葛根汤

四两葛根三两麻,枣十二枚效堪嘉,

桂芍甘二姜三两,无汗憎风下利夸。

68甘麦大枣汤

妇人脏燥欲悲伤,如有神灵太息长,

小麦一升三两草,十枚大枣力相当。

69甘草泻心汤

下余痞作腹雷鸣,甘四姜芩三两平,

一两黄连半升夏,枣枚十二掰同烹。

70甘姜苓术汤

肾着汤内用干姜,茯苓甘草白术襄;

伤湿身痛与腰冷,亦名甘姜苓术汤。

黄芪防己除姜茯,术甘姜枣共煎尝;

此治风水与诸湿,身重汗出服之良。

71苓桂五味甘草汤

青龙却碍肾元亏,上逆下流又冒时,

味用半升苓桂四,甘三扶土镇冲宜。

72苓桂术甘汤

病因吐下气冲胸,起则头眩身振从,

茯四桂三术草二,温中降逆效从容。

73外台茯苓饮

中虚不运聚成痰,枳二参苓术各三,

姜四橘皮一两半,补虚消满此中探。

74附子泻心汤

一枚附子泻心汤,一两连芩二大黄,

汗出恶寒心下痞,专煎轻渍要参详。

75风引汤

四两大黄二牡甘,龙姜四两桂枝三,

滑寒赤白紫膏六,瘫痫诸风个中探。

76防己黄芪汤

身重脉浮汗恶风,七钱半术五甘通;

己芪一两磨分服,四片生姜一枣充。

喘者再入五钱麻,胃不和兮芍药加;

三分分字去声读,七钱五分今不差;

寒取细辛气冲桂,俱照三分效可夸。

服后如虫行皮里,腰下如冰取被遮;

遮绕腰温得微汗,伊岐秘法阐长沙。

77防风通圣散

防风通圣大黄硝,荆芥麻黄栀芍翘;

甘桔芎归膏滑石,薄荷芩术生姜饶;

表里交攻阳热盛,外科疡毒总能消。

78当归生姜羊肉汤

腹痛胁痛急不堪,羊斤姜五并归三,

寒多增到一斤姜,痛呕术一橘二伴。

79当归四逆汤

三两辛归桂芍行,枣须廿五脉重生,

甘通二两能回厥,寒入吴萸姜酒烹。

80当归芍药散

妊娠㽲痛势绵绵,三两归芎润且宣,

芍药一斤泽减半,术苓四两妙盘旋。

81当归散

万物原来自土生,土中涵湿随生生,

一斤芎芍归滋血,八术斤芩大化成。

82大建中汤

痛呕食难属大寒,腹冲头足触之难,

干姜四两椒二合,饴升二参食粥安。

83大青龙汤

二两甘桂三两姜,膏如鸡子六麻黄,

枣十二枚杏五十,无汗而烦且躁方。

84大黄䗪虫丸

干血致劳穷原委,缓中补虚是大旨;

螬蛭百个䗪半升,桃杏虻虫一升止;

一两干漆十地黄,更用大黄十分已;

二芩三甘四芍药,五劳要证须用此。

此方世医勿惊疑,起死回生大可恃。

85大黄附子汤

胁下偏痛脉紧弦,若非温下恐迁延;

大黄三两三枚附,细辛二两可补天。

86大承气汤

大黄四两朴半斤,枳五硝三急下云;

枳朴先煮黄后入,去滓硝入微火熏。

87大柴胡汤

八柴四枳五生姜,芩芍三两二大黄;

半升半夏枣十二,少阳实证下之良。

88大半夏汤

从来胃反责冲乘,半夏二升蜜一升;

三两人参劳水煮,纳冲养液有奇能。

89柴苓汤

柴苓汤是和解方,退热利水消肿胀;

往来寒热渴下利,抗炎免疫调节良。

90柴胡桂枝汤

小柴原方取半煎,桂枝汤入复方全,

阳中太少相因病,偏重柴胡作仔肩。

91柴胡桂枝干姜汤

八柴二草蛎干姜,芩桂宜三栝四尝;

不呕渴烦头汗出,少阳枢病要精详。

92柴龙汤

参芩龙牡桂铅丹,苓夏柴黄姜枣全;

枣六余皆一两半,大黄二两后同煎。

93补中益气汤

补中参草术归陈,芪得升柴用更神;

劳倦内伤功独擅,气虚下陷也堪珍。

94白头翁汤

三两黄连与柏秦,二两白头妙通神,

病缘热利时思水,下重脓血此方珍。

95白虎汤

阳明白虎辨非难,难在阳邪背恶寒;

膏斤知六甘二两,米加六合服之安。

96半夏泻心汤

三两姜参炙草芩,一连痞证呕多寻,半升半夏枣十二,去滓重煎守古箴。

97半夏厚朴汤

状如炙脔贴咽中,却是痰凝气不通;

半夏一升茯四两,五姜三朴二苏攻。

98止痉散(经验方)

止痉散治抽动症,半夏天麻各两分;

蜈蚣全虫用一半,打粉胶囊三克吞。

99更年方(经验方)

桂加龙骨牡蛎汤,巴戟仙灵附子尝;

面黄痿靡易疲倦,冷痛烘热更年方。

100生血汤

生血芍药甘草汤,二至加入有专长;

胶杞麦地与山药,养血止血响当当。

101退热汤

退热汤中用柴胡,黄芩连翘甘草煮;

汗出不畅咽喉痛,面红身热头痛舒。

102桂枝茯苓加大黄牛膝方

桂苓加大牛膝方,活血化瘀攻下强,

妇科病伴瘀血者,烦躁便秘总能康。

103柴归汤

柴归汤调气血方,祛风湿又除热寒;

自身免疫桥本病,内分泌病体质康。

104半张防风通圣散

半张防风通圣散,麻杏石甘荆防添,薄荷桔梗大黄同,连翘三十顽痒遁。

105葛根芩连加大黄肉桂方

葛根芩连黄肉多,二型糖尿病口渴;

善饥疲乏又多汗,血压血脂血粘和。

106大黄甘草解毒汤

大黄甘草解毒汤,黄连解毒汤全方;

大黄甘草共煎成,口腔糜烂有专长。

107三黄四逆汤

黄氏三黄四逆汤,锚定寒体热病方;

烦躁出血心下痞,腹泻痿靡见口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 汤头歌括
汤头歌诀
长沙方歌括 清·陈修园
许济群 王绵之 5版方剂学 方歌
经方100首速记歌诀
金匮要略方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