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三章 道与德的关系

第三章 道与德的关系

蓝采和仙翁 降

圣示:吾今日降着:『自然之道』。

  诗曰:一轮红日照河津。堇紫桃红绿野新。

     不比邻家别墅阔。农村小院也温馨。

  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德』乃是万物遵循自然,合於『道』而行的自然品性或本性,『德』从『道』,而道法自然,故亦可说:『德法自然』。

  德不能参杂太多的人為因素,一旦德参杂过多的人為因素在其中,『德』马上就会变质、变味,故合於『道』之準则的即是『有德』,违反『道』之準则的就是『失德』,修真者既要修道,更要积德。

  『清净经』有云:『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明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其实上古时期并无『修道』之说,因上古圣贤所作所行乃流於天理,放之於天下,其一动一静妙契天然,留给后世许多遵循之法。

  然而在科技昌明之时代里,一位没有信仰的人,只凭着先天本性的善良与后天习俗观念而行,在随着年龄逐渐增长的过程中,思虑欲念不断萌生,其先天本性会渐渐被后天观念与社会习俗所取代,尤其经过『酒、色、财、气』之诱惑后,会消解其生命元真,人之观念会变得自私、私己,易背道而驰,并习以為常,故一位没有信仰之人,其道德观念是不牢固的、是无法与宇宙真知相契合,随着社会潮流的衝击更会不断下滑。

  『德法自然』,并非指顺其自然行事,而是要遵循自然的规律法则修行。『西升经』有云:『修之於身,其德乃真。』意即真正的『德』是要透过个人的体现,而『道』的价值取向就是要落实於修身中,故人之修道必须以德為根基,才能成道证道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医学堂丨道教养生追求道德本性的回归
帛书《道德经》第二十四章详细解读学习圣贤智慧
中國茶文化的人生價値觀 WORD
浅析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
道教的天人观
茶文化包含的人生价值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