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驰:五脏、六气、经脉体系概述

我们来简单讲讲五脏体系、六气之标本中气、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一些内容。

五脏藏五神

五脏者,五藏也。五脏是干什么的?在我看来,五脏是藏五神用的,五神的家。我们讲,心藏神,神从哪来?两精相搏谓之神。人之生,本于先天,先天就是两精,你说父精母血、DNA遗传都行。大家发现没有,DNA双螺旋结构跟伏羲女娲交尾图很相似,所以宏观与微观能互相印证。心藏神,神取象为离卦,外阳内阴,外头是火,中间是水。没有中间的水,能成离火吗?因此,需要肾精之上奉,心才能藏神。

说到这儿,有一个问题,人的思考是脑来管还是心来管?曾经大家认为心主神明,但是《医林改错》说“灵机记性在脑不在心”,到底在谁?其实你看这个离卦,外阳内阴,需要中间的水——肾精上奉所以才能心藏神,肾主骨生髓通于脑,可以这么讲吧,心如日,脑如月,月亮本身发光吗?它的光是太阳光折射的,这是我们中华医学之智慧,非常准确,在这儿就不赘述了。那么在经方上,如果心神收敛不及,也就是太过,太过则狂,比如泻心汤证;心神不足呢,则胆怯,比如桂甘龙牡汤证。这些大家都很熟。

肺藏魄、肝藏魂。我们说肺魄为阴精之灵,肝魂是阳精之灵,为什么?肺为华盖,在上焦,没有阴精之灵,则气机不能肃降而布泽;肝为刚脏,在阴位,没有阳精之灵则生发之气不能上升。所以按《内经》说的很简单,“并精出入”谓之什么?精是阴,跟着阴一起走的一定是魄。“随神往来”呢?神为阳,随神往来谓之魂。你看,精气神全有了吧?看病你要是抓精气神就比较容易,哪有一个人没有精气神?如果你只是抓症状会很难,比如一个小柴胡证患者,口苦、咽干、目眩等症状都不一定全。

心有所忆谓之意,意者脾之所藏也。心火之生脾土,而意安于中。意不能安则变乱生,如苓桂术甘汤证之“身为振振摇”、真武汤证之“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岂非意不能安于中乎?意之所存谓之志,肾者,志之所藏。脾土善制肾水,而志藏于里(肾)。因此肾为作强之官,主技巧,又曰“玩物丧志”,皆肾藏志之用,志定而精藏气化,神乃生。经曰:心布于表,肾治于里。太阳中见者,少阴也。仲师论:“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得治于里,然后能施布于表。

六气之标本中气

下面谈一下六气之标本中气。什么是本气?《生气通天论》讲,“生之本,本乎阴阳,通乎于天”,所以六经的六气是跟谁通的?与天相通,天有风火暑湿燥寒,所以就有六气之本气。六气分别对应是谁,自己回去再对号入座,我不再赘述。

治病治本,打一个比方,一个人受寒导致发热高烧,你知道这个发热高烧是太阳之象,象是标,谁造成了发高烧?是受寒了,“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把这个寒气摘掉,热就退了。西方人治疗发高烧拿风扇吹、拿冰块敷,这种阴阳之对峙、寒者热之是治本吗?更好的方法是不是把本拿掉?所以张从正先生说过一句话,“求中标,只取本,治千人无一损”。

标气,就是所谓阴阳之变化,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这就是标。标说的什么?开阖枢。中见呢?是表里。几句话就说完了。

你把标本中见、开阖枢合起来之后,会发现一个很好玩的事情,从六经角度去认识人,太阳是阳气外开之象,阳明为阳气内阖之象,少阳为枢,是开阖之间的轴,三阴亦然,也有开阖枢。那么也可以按经脉分手足经,比如足厥阴为肝、手厥阴为心包,一个能藏血,一个能藏包络之火,有所不同,其他的比如手太阴肺、足太阴脾等,也可以分别变化。

十二经脉

于是乎衍生出十二经脉,大家看《灵枢·经脉篇》。

肺手太阴之脉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肺手太阴之脉”,肺为手太阴,太阴为月华,月亮之光华,月之象。“起于中焦”,为啥起于中焦?土生金,中焦脾土是跟肺金连着的。上周我有一个拳友约拳没来,后面一问,小孩发烧,烧了好长时间,肺炎了。我说,你拍照片给我看一下。一看,一团青气罩着,我说你家小孩一定是吃凉的伤食了才咳嗽。他很惊讶地说:“你怎么知道?的确是的。”我开了小青龙汤,小孩喝了两天,咳嗽基本就没事了。后来朋友说,小孩还流口水,想到什么?“喜唾,久不了了”。你看,肺经是不是起于中焦?

“下络大肠”,《伤寒论》“喘冒不得卧者,有燥屎也”,用大承气汤攻下。“还循胃口,上膈属肺”,所以“大逆上气,咽喉不利”的麦冬汤证为什么说上气?就是因为有这个“还循胃口,上膈属肺”的基础。

有人说中医不太重视解剖,其实错了,我们中医自己有解剖。我刚才只是给大家讲一个大的理,在法上还没有落地,这是很复杂的过程,但如果不懂经络,那就如张从正所说,“不诵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比如,肺经后面有“行少阴心主之前”,为啥要“行少阴心主之前”,你想过吗?我们讲肺朝百脉,如果没有心火之化赤,哪来的血脉?

大肠手阳明之脉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髑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大肠手阳明之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柱骨之会上是哪儿呢?实际上就是大椎,大肠经走到这儿。我们说“太阳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葛根汤是不是能治项背强紧?

我最近治了一个小孩,家属说是癫痫和自闭症,动不动就抽筋,但能看出来他神识不正常,不只是自闭症,我也挺揪心,跟他父母说争取给你家小孩治到自己能交电费、交社保,等到你们岁数大了也不用天天领着看病了。现在他在我这治得还行。有一次挺惊心动魄,把我学生们都吓着了。他定期一到两周发病一次,来我这之前需要用大剂量玳瑁粉,那天他坐我这儿,他爸说要坏要发病,我就把针给亮出来了。小孩长得比我还壮,才11岁,总是在默默独语的状态,你也不明白他说什么,当我把针拿出来,小孩吓坏了,跟他爸不断地说不打针。他爸说好像更厉害了,更要抽,因为他一看针就害怕。我说咱不打针,咱俩就握握手。过去我就给他掐了两个穴位,稳当了。之后让他爸妈掐住了,劲儿别松开,后来也没犯病。

治疗用什么方呢?大陷胸丸。用陷胸汤行不行?不行。汤者荡也,汤药之力迅速达到大肠,丸就不一样,在里面慢慢走,吸收的时间长,药力往上焦走。《伤寒论》45条,“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现在这个患者有一个月没发作,而且意识越来越恢复,他爸爸每次来都有笑脸了。那么这个基础在哪?就是“上出于柱骨之会上”,肺气主肃降,大肠主传导,大肠络肺,得肺气才易于传化,就这个道理。己椒苈黄丸证为啥“口舌干燥”?其实你从这个角度一看,也就明白了。

“入下齿中”,齿为骨之余,肾主骨,胃为肾之关,那么肾又能主大肠之开阖,这个是很确切的,比如说《伤寒论》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为什么热结膀胱不用五苓散?不用猪苓汤?而用桃核承气?看《内经》原文你就懂了,因为肾能主大肠之开阖。你听说过两个地下党没有联络点,但他俩总能一起办事吗?没有吧?任何有交集的关系,在经络上都能够找到交点,因此你才能够洞彻疾病的来龙去脉,知道它从哪儿来、往哪儿去。所以有的时候我们治疗一些肾病,比如说肾衰、尿毒症,就不要玩命地通小便了,从另外的角度看,通大便行不行?仲景先师在热结膀胱的问题上也没有通小便,一通小便必伤血,明白了吗?太阳多血少气之经,这种热结膀胱通小便必伤血,不如桃核承气通大便泄其热。

后头“还出挟口”,我们知道肝经也是“系目系,环唇内”,手阳明胃、足厥阴肝在口唇相合,所以我们有一句话叫“肝通阳明”。

胃足阳明之脉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趾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为什么要“旁约太阳”?“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有这么一个传导关系在。“还出颊口,环唇”,我认为枳实芍药散就是肝通阳明非常经典的一个方,可以参考。

“循喉咙”,喉咙是什么地方?“少阴之脉,起于涌泉,结于廉泉”,这也就是为什么阳明跟少阴相通。我们看,阳明有一个证叫“三急下证”——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发热汗出、腹满痛三种,在少阴的时候也有“三急下证”——口燥咽干者、自利清水色纯青、腹胀满不大便心下痛,是不是证明阳明少阴相通?证明什么问题?阳明、少阴,两关津液,急下是手段,存阴才是目的。“络脾”,脾主为胃行其津液,麻子仁丸证,这个就不赘述了。

“下挟脐,入气街中”,气街是气血汇聚之地,气冲之要穴,升发之源头,通过气街才能取元气布于各经。我们都知道,胃经是多气多血之经,可以通达五脏六腑,实际上也是因为“下挟脐,入气街中”。人的股动脉一旦受伤,会引起大出血,道理相通,因为这里是气血汇聚之地。

脾足太阴之脉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脾足太阴之脉,其中有一句是“交出厥阴之前”,脾为什么要交厥阴?很简单,土如果没有木则不足以疏通。这就像种地,你看咱们杭州有一座玉皇山,山下有一个八卦田,南宋的时候,每年春耕之时天子会在此示耕,就是通过犁头翻地,从春风疏土,取这个象,寓意着以农为本、风调雨顺。

“上膈,挟咽”,这句特别有意思,太阴本证怎么说的?“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这里为啥不说宜服理中辈呢?实际在临床上用四逆汤泻脾内浊阴的效果非常好,就是因为脾经“上膈,挟咽”。我有一个病人,寒浊特别重,吃凉的东西之后,连拉带吐,都快起不来了。我说给你清一清,有啥拉啥。就用了一个四逆汤,效果特别好,全泄出来了。

过去徐灵胎给人开四逆汤,这病人是命绝之际,梦见有人来索魂,然后四逆汤灌下去了,突然之间看见金甲天神从天而降,然后就好了。当然,大家就当作故事听听,但是我发现,四逆汤真的有雷霆之象,就像打雷一样,用生附子,阳气在里面炸开,浊阴就呆不了,一定会拉肚子,直到泄完,然后再喝就没事了。这里用四逆辈,是因为脾经夹咽,脾与肾相通之义。

“连舌本,散舌下”,我们知道舌为心窍,脾土为心火之子,所以有“喜唾不了了者,理中丸主之”。

心手少阴之脉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手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所有阴阳经的交接都在手足,唯独心经是出于胸,因为心为君主。“下膈,络小肠”,这里很好玩,络了小肠之后,下通任脉,任脉得小肠之气才能上朝于心。我说一个两天前的医案,有一患者,搀着进来喊救命,自称是食物中毒。其实她的病也没那么严重,只是吐、高烧、腹泻起不来。她老公搀扶她进来后直接就坐下,我也没给她看脉象,就让学生写,清水附子、干姜、自己切四个大葱白。这是什么汤?白通汤。昨天收到患者短信,说中医确实很神,一剂药烧退了,也不吐了,大便也好了。实际这个医案是取什么象?心经下络小肠,心为少阴,少阴主君火。白通汤里葱白四茎,还有一张方叫通脉四逆,里面有“面色赤者,加葱九茎”,地四生金,天九成之,有一个升降枢机的理,在这里不赘述。

“上夹咽”,心经夹咽,跟肾经相通,水火才能既济。为什么咽痛能要人命?嗓子疼了一个多月,发烧,再一查变成肾炎了,为什么?这都是有经脉节点的。“系目系”,神明虽为心所主,但是达于目才能布神明。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些坊间俗语、老人说的白话,其实都是有道理的。

“却上肺”,肺朝百脉,前面我们说了心和肺相交通吧?“行太阴、心主之后”,《礼记》讲“天子玉藻,十有二旒”,意思是古代天子与臣子见面,不是直接能见着了,前头还有这个旒,不能直接朝君,不能冲撞。这里也一样,心君之前有厥阴、太阴两经在前头挡着。

小肠手太阳之脉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小肠手太阳之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这个循行非常有特点,“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小肠和胃是相通的,所谓“大肠小肠皆属胃”。三承气汤怎么用?它们之间完全不一样,我在学校课堂上要求学生听完课必须能非常精准选出具体情况用哪个承气汤。其实不难,就是调胃、小肠和大肠,每一个都非常精准,点对点。

“却入耳中”,小肠经入于耳,那么人上火的时候耳鸣,有没有可能是小肠之火不能下降?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它的来龙去脉的时候,就很清楚。“抵鼻”,不能认为鼻炎就都是小青龙汤证,小肠是清浊之升降、血气之化源的地方,这里有问题也有可能出现鼻炎。

膀胱足太阳之脉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博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乿;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趾外侧。”

膀胱足太阳之脉,就像我们说的天上悬的太阳,日之气能够照彻于地。“起于目内眦”,然后“从巅入络脑”,这个膀胱络脑很有意思。有这么一个方子,麻辛附子汤,其中麻黄开太阳,“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细辛通肾,有芳香走窜之效,“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

前些日子我一个老患者,特别有意思。老太太85岁了,脑垂体瘤合并肺癌,一直没用西药,在我这儿吃药好几年,每周来打卡,一直挺好的。去年有一段时间老太太问我能不能休息休息,我说可以,结果还真休息了,过了将近一年,我才发现忘了提醒患者来复诊,于是让赶紧联系。她是我一个学生的姥姥,我说赶紧叫你姥姥回来,肯定不能耽搁时间太长。老太太回来看之后,中间调了几诊,之后就惊心动魄了。她爱好锻炼,练点气功,有一天突然跟我说,张大夫,我最近气功有进步,看东西开始出现色彩斑斓了。我说您厉害。但其实知道,这个是脑部占位造成视神经压迫了。之前我一直给她比较温和的处方,那次之后把她外孙叫来叮嘱,我说老太太情况可能不好了,我尽力给你治。于是乎,麻黄就推上去了,30克起手,有这个病真得这个量,反之没病的话3克就能出事。用药一周后,她还是功力大长的状态,两周之后就好了。老太太一直到现在还在吃药,都不知道自己有病,我跟她家里人说,我尽力治,但是也别期望我把肺癌就治没了,这个岁数,就用药维持着,那个癌症不会长,没准还小点,维持到90岁应该是可以的,再好一好还能度百岁乃去。

我们接着讲,膀胱经“还出,别下项”,这里葛根汤证,不多说了。“挟脊,抵腰中”,麻黄汤、续命汤,在这儿都是有相通的。“络肾,属膀胱”,我们说真武汤实际上是立足于肾水,北方壬癸肾,太阳通肾中命门之气,命门才能发动阳火,气化而出小便,这是有生理结构的。然后“下挟脊,贯臀,入腘中”等,这些都是膀胱经的循行。

肾足少阴之脉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趾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肾足少阴之脉,少阴肾水为海水,“斜走足心”,足心涌泉为海底,其实这是跟膀胱相应,膀胱经井穴至阴,至阴斜走足心到涌泉,象征水火既济。“贯脊”,肾经也是贯脊柱的,这个很简单,督脉需要肾水充养才能行阳气。这一块如果时间允许,讲奇经八脉的时候,再给大家补充。“上贯肝膈”,这是以水生木,以肾水去通肝膈,四逆散之理法在这儿能找到。

关于四逆散,一直有一个悬案,有很多人认为四逆散不是四逆汤亲生的,包括《桂林古本伤寒论》里头还有一个柴芍枳草汤。其实古人对健康的定义和现在不一样,我们师门认为“健”代表充足,“康”代表通达,不健、不康都能引起四逆问题,就像在北方不交暖气费和暖气通道堵了,这两个原因都能造成冬季屋里冷。那么,不充足,四逆汤之意;不通达,四逆散之意。

“入肺中”,这是子归于母家,那么肾水“入肺中”而上奔,我们有一张方叫奔豚汤,豚者亥水也是。“循咽喉,夹舌本”,所以肾精能够奉心化赤为心液,猪肤汤的理也在这儿,生理病理是相连贯的。猪肤汤补精气是效果很好的,我治过一个患者,印象特别深。他扁桃体肿大,到了要手术的地步,之前一直挂不上我的号,最后没办法就去约了医院手术,在快约上的时候挂上了我的号,来了之后跟我说不想手术。一看,就是肾精大亏。我说这样,你做点小食品,回家拿猪皮熬皮冻,告诉他怎么搁米粉、搁蜜,怎么炒。他回去后照做,吃了一周消了一半,再吃一周就没事了,后来没去手术,省钱了,这多好。

“其支者,从肺出,络心”,心主火,命门也主火,命门是个小太阳,先天之水火藏于肾和命门之中。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瓜蒌薤白半夏汤是代表。“历络三焦”,通行上下,“行太阴、少阴之间”,代君行令。心包经没太多可说的。

三焦手少阳之脉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䪼;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三焦手少阳之脉,“出臂外两骨之间”,在手太阳、手阳明之间,火气一通于大小肠,小肠主火,大肠主金,金无火而不化。“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这块就不多讲了。“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这个就是随肾上行之意,肾主水,三焦主水道,所以相随行。“至目锐眦”,跟胆木相通,三焦无形,得胆木才有其用。

胆足少阳之脉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䪼,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趾次趾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胆足少阳之脉,首先胆木有一个特点,它属于手少阳三焦,三焦主火,所以是木火同气,“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这不就是一个木一个火吗?“循胸过季肋”,说明胆和肝之间的关系很密切生动,我们治疗的时候往往把肝胆当成一体的,一起调治。“出小指次指之间”,一个是足太阳膀胱经,一个是足阳明胃经,胆木必须得水得土才能从化。

肝足厥阴之脉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首先,足厥阴肝经与足太阴脾经在内踝上八寸前后的交会特别有意思,我们讲肝体阴而用阳,藏在阴位,但是肝中有雷火,雷是什么样?惊蛰之雷是很暴烈的,这个交互之行也说明一个问题,一旦有肝气的病变,会表现为脾的问题,比如腹泻,像乌梅丸的“又主久利”,白头翁汤的“下痢”。

“环阴器”,这个非常经典,咱们都知道厥阴跟生殖、泌尿之间有联系。“挟胃,属肝”,吴茱萸汤非常经典,“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连目系”,目为肝窍。“与督脉会于巅”,有一个所谓的厥阴头痛,有人说要用藁本,有人说要用吴茱萸汤,总之肝经有一个脉络交会于巅。“环唇内”,温经汤就有一个相关的证,唇口干燥。“上注肺”,意思是肝经能注肺,厥阴病有没有咳喘?绝对有,大家回去仔细看一看升麻鳖甲汤、麻黄升麻汤。

奇经八脉

最后,简单梳理一下奇经八脉。

任督二脉皆起于胞宫胞室,然后它俩要干一件什么事儿呢?引肾水上行。往哪走?一个是交于心火,一个是生髓通于脑。任脉在前头引血,督脉在后头引气,一个血、一个气,回头又入于胞中。你看这个可好玩了,一个身前,一个身后,从胞室升发引着水,阴之用在于交火,阳之用在于生髓,下行的时候一个引着血,一个引着气,再往胞宫去走。我们知道,任脉总任诸阴,督脉总任诸阳,两者有阴阳体用的不同,与此同时,还要注意,血和气之中,血偏于后天,气偏于先天。

冲脉“起于胞中”,女子是卵巢,男子是睾丸,从这儿往上走,到会阴之后,“出气街”,气街是生发之源,“挟脐”,然后往上交足少阴和足阳明,少阴是先天之肾气,要上交于心肺,阳明是后天之胃血,要引达下交于胞中。最后散落心肺之间,上挟咽。

带脉很简单,“起于季胁,回身一周”。

上面这些其实大家都很熟,我再说说看似不熟但其实天天都在用的奇经——阴维、阳维、阴跷、阳跷。

阳维起于足三阳,或者古人叫足三阳之会,阴维起于诸阴之交,之后上行,阳维走外踝,阴维走内踝,走外踝则行于卫分,走内踝则行于营分。它俩分别依附于谁?特别有意思,阳维附于太阳,阴维附于太阴。所以说阳维阴维其实是啥,同学们?你别听奇经八脉感觉很神秘,没有那么复杂的,阴阳二维就是你身体的保护绳,一个拴着所有的阳经,一个拴着谁?所有的阴经,别让它们散了,阴维、阳维就干这事,没那么复杂,明白了吧?什么是维?就是纲维之意,纲目和维系的意思。

阴跷、阳跷也很有意思,它们起点一样,都是跟踵,也就是脚后跟,之后也是分别从外踝和内踝上行,走身体之左右,阳跷依附于少阳,阴跷依附于少阴。那么干啥用?我们说维是从外往里拽,怕散了;而跷相反,是从里往外撑起来,就像骨架。为什么传统的养生功法往往一开始锻炼都是跷脉?为什么中国人要泡脚?实际上就是要养这个生机,跷脉都从脚跟上来。太极拳发力讲究“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达于臂,形于手指”,这跟中医都是相通的。

最后我总结一下奇经八脉,编了个歌诀便于大家记忆:督统诸阳,任总诸阴,冲贯上下,带佩横行,二维纲纪,二跷发举。奇经八脉,这就说完了。

结 语

这些年中医的传承发展,其实有一些问题,比如对于《内经》的漠视,对于金元四大家对立,包括后世温病学派也常常成了众矢之的等等,但是纵观孙真人四部九家体系之时,就会发现,其实各派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天地有九星之分野,理法上自然有九家之传承,这其实是很正常的事。因为时间原因,还有很多内容没来得及展开,以后再找机会跟大家分享。最后,衷心希望大家都学有所成!

■ 本文作者/张驰,中医家经授权整理发布。尊重知识和劳动,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脏六腑井荥腧经合原络郄募背俞穴总表
三阴经三阳经之升降循环
​人体十二经圆运动图解
内经中濒临失传的“发”“传”表里别通(开合枢)论
浅谈十二经络命名的由来
伤寒直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