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顾炎武做学问的方法
比如讲到顾炎武的 《日知录》时,有这么一段: 亭林所以能在清代学术界占最要位置,第 一,在他做学问的方法,给后人许多模 范;第二,在他所做学问的种类,替后人 开出路来。 其做学问的方法,第一要看他 搜集资料何等精勤。亭林是绝顶聪明人, 谅来谁也要承认。但他做工夫却再笨没有 了。他从小受祖父之教,说“著书不如抄 书”。《文集》卷二《抄书自序》他毕生学 问,都从抄书入手。换一方面看,也可说 他“以抄书为著书”。如《天下郡国利病 书》《肇域志》,全属抄撮未经泐定者, 无论矣。若《日知录》,实他生平最得意 之作。我们试留心细读,则发表他自己见 解者,其实不过十之二三,抄录别人的话 最少居十之七八。故可以说他主要的工 作,在抄而不在著。 有人问:“这样做学问法,不是很容易吗? 谁又不会抄?”哈哈!不然,不然。 你说《日知录》这样的书容易做吗?他一 年工夫才做得十几条。我们根据这种事 实,可以知道,不独著书难,即抄也不容 易了。须知凡用客观方法研究学问的人, 最要紧是先彻底了解一事件之真相,然后 下判断。能否得真相,全视所凭藉之资料 如何。资料,从量的方面看,要求丰备; 从质的方面看,要求确实。所以资料之搜 罗和别择,实占全工作十分之七八。明白 这个意思,便可以懂得亭林所谓采山之铜 与铜之分别何如。他这段话对于治学方法 之如何重要,也可以领会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读书励志故事之顾炎武手抄书
顾炎武的“三读”读书法
《日知录》纂修考
与顾炎武齐名,时称“归奇顾怪”归 庄 书法作品欣赏
读书摘记(2016-06-27)
小水叉山为桃川市十三营之一《1662完稿。天下郡国利病书(清) 卷三十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