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轮转医生日记 | No.8 做个麻醉医生

我也不知道为啥它们这样
轮转日记No.8 做个麻醉医生
如果让我再选的话,我要选麻醉科。
——狄老师
 
做个麻醉医生
手术室,狄老师在台上开刀——宫颈癌根治术。
在安装单支点支架的时候,尽可能暴露手术视野的时候,台上的老师朝麻醉医生喊:“麻醉老师,行行好,打点肌松,好不好。”
麻醉老师回复“刚刚已经打了一支了”。
随后的手术中,狄老师随口说了句“如果再让我选的话,我要选麻醉科。”
他的学生回了句“你这辈子医生还没有当够吗?”
“没当够。”
我的导师是真·喜欢医生这个职业。
再后来,跟斌哥手术,斌哥也在台上说过“想当个麻醉医生”。
实习的时候,在我的认知中,麻醉绝对不是个特别热门的选择。
不过现在,在老师口中:麻醉科能准时下班;不用面对某些纠缠的病人,专一地做事情;而且诱导麻醉、复苏、动脉穿刺,又是极有成就感的事情。
确实挺吸引人的。
让人说睡就睡,说醒就醒,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麻醉科会诊
作为小医生中的我,最头疼的就是催会诊,就是在病人合并其它非妇科的毛病的时候。
找不到应该要找的会诊医生,也是真头疼。
最令我舒服的会诊当然是放疗科会诊、营养科会诊以及麻醉科会诊。
基本上一个电话甚至不用电话就可以很顺利的会诊。
这其中也有原因:卵巢癌手术禁食到排气,需要营养支持,经常营养科会诊;宫颈癌术后,需要补充放疗支持,经常放疗科会诊;麻醉科,哪台手术不需要麻醉科支持,合并症多的病人更是需要请麻醉科会诊评估。
合作的多,自然会诊效率也高。
不过周老师上楼会诊病人,要是病人不在床边,床位医生被周老师叫住询问病人情况。
这感觉等同于查房时被主任叫出汇报病史。
而且,面对周老师的目光,不免胆怯。
这不,周一麻醉科周老师会诊,我和翔哥在楼上日值班。
恰逢病人出去检查,周老师杀到办公室会诊。
正好会诊病人是我负责谈话签字的,于是我介绍病人的情况。
“病人主要是年龄比较大——75岁,没有心肺功能的问题。会诊的目的主要是考虑到病人年龄比较大,需要麻醉术前评估”
“心肺功能没有问题吗?病人心电图乱七八糟的,什么ST段改变……”
“额……”
“病人活动怎么样,能爬几层楼啊,家务事做不做啊。”
“这这这……,活动还可以吧”,我是真的结巴,像极了查房时被主任问倒的场景。
“要不我打电话,叫病人回来,老师再看看病人情况?”
“我不可能在这里等病人回来的,下面手术室,我还有很多事情呢!”
说完,老师就去看另一个会诊病人。
我心里凄凄然,翔哥察觉我的低落,于是又来安慰说。
“麻醉老师都是这样,因为上了手术台,病人的生命安危就是由他们负责,他们压力可大了”
这倒也是,麻醉科老师是真·全科医生,是真的,啥都知道。
上次周老师拿着某个病人的心超报告和斌哥分析一通,最后做出了诊断和处理措施和心外科医生一模一样,可真·太强。
上次旁观某次剖宫产,胎儿先天心脏畸形。周老师又在旁边说:“这个小毛头不能吸氧,他现在靠着房间隔缺损和未闭的动脉导管完成动静脉血的交换,若是一吸氧,动脉导管一闭合,那就没救了。”
我的天,这不是我一年前在新生儿实习的时候,洪老师讲的一个大动脉转位的案例吗?
这,周老师都知道,牛逼啊。
虽然,被麻醉科周老师考问的感觉不是很好,但也真的喜欢这样的麻醉老师。
 
手术签字
日值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完成次日手术病人的谈话签字。
虽然谈话的基本内容都是手术方式以及风险,但是每个人的谈话风格不一样的。
有的人是对着谈话记录上的各项以及补充,按照上面的顺序一一讲解;有的人是以讲故事的方式讲完整个过程;有的人是以聊天的方式讲完所有的手术风险。
我属于按照谈话记录的各项逐项介绍,搭配解剖图谱介绍整个手术方式。
其实这些都不难,但让人感到很困难的,其实手术风险的讲解。
比如对着30多岁,没有任何合并症的挖肌瘤病人,在谈手术风险中提到术后肺部感染、肝肾功能严重受损,甚至可能术中突然心脏停跳类似的。
谈的病人心惊肉跳,但我又不能不提,于是便又要补充说:
“这些都是极小概率发生,但是你知道,我也不能说它百分之百地不发生,这个没有谁能保证的。”
或者安慰说“现在我们做最坏的打算,但是期待最好的结果。”
或许是由于老师们的医疗技术太好,让我觉得这些可能都不会发生。
所以在讨论手术风险的时候,没有底气。
没有底气其实最好。
当然,在签谈话记录的时候,也曾碰到过,或者听闻过,病人说“所谓的各类签字其实是医生避责的方式。”
我想起了《神之病历 II》这样一段话:
“因通宵加班睡眠不足稍微出点差错,立即就会成为诉讼的对象,就是这样一个世道。真让人觉得好像世上的人都在虎视眈眈得要拿医生做祭礼。医院方面也只好想自己的对策,什么同意书啦,承诺书啦,各种各样的文件让患者家属签字,以此保护医生。这就是现状。这样,医生与患者之间,只是在堆砌着小山一般无情的文件,相互接近变得更为困难”

谈话签字中最让我打击的一段话,便是谈完手术方式和风险后,准备签字的时候,病人或者家属说一句“医生,反正我也不懂,你让我签啥我就签啥。”

“what,我刚刚讲得还不够通俗易懂吗?不行,我一定要再讲一遍,讲到你懂为止”,然后就会觉得好渴。
 
抄方轶事
第一次抄方被怼,这个一定要写下来。
大体上就是我病历写的比较慢,再加上是个小医生,然后就被嫌弃了。
最关键,这还是我自找苦吃。
本来她就不想让人写病历,结果我还主动搜到她没有写病历,然后出门叫人名字写病历。
这不没事找事做吗,真心难受,然后翔哥又开导了我。
翔哥,是真·人生导师,用最流氓的话讲最真的人生哲理。
真·服翔哥,跪迎。
抄方,碰到上次门诊随访病历是我写的病人,病人又嫌弃我。
反复和我说:不要写这么多,不要写这么多。
我真的想说“反正现在也没有叫到你的号,你闲着也是闲着,为啥就不愿意让我写病历呢?”
也有病人说“你这里要配个台灯,光线太暗了,伤眼睛。”
虽然大概率不会配个台灯,但是听到病人关心,内心还是挺暖的。
这周四,病人可真多,主任几乎看了一整天的门诊,结束的很晚。
而我也抄的手酸。
门诊护士看我抄病史,说了句“没想到人看起来挺大只的,字却这样小”
我觉得我手写的字怕是很难再改变。反差太大,是真·不见字如面。
 
学长学姐交流会
周末,很荣幸受邀参加4+4新生的学长学姐交流会。
五个学长学姐,我的资历在里面属于不尴不尬的中间。
我结合我个人的经历,讲述自己曾经迷茫的那段时间。
其实有的人看起很光鲜亮丽,谁知道他背后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兴许是人模狗样呢?
我说的是我,哈哈哈。
其实作为不尴不尬的中间,挺好的,也能听到师兄的经历和教诲。
然后在钱学长的身上,我也看到很多值得借鉴的、参考的、思考的,但自己也有自己的考虑。
自己还是过得太感性,也许还是需要被生活好好蹂躏和鞭挞一番,才能改变。
最后,被很多新生加了微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麻醉会诊:令人崩溃的问答集锦
那个总是被开黄腔的女孩,选择了离职
我们在规培期间要如何学习?--对一封信的解答
应知应会--医疗部分
普外科轮转出科小结
实习中的笑话,医人自己的笑话 - 萝卜网 - 人人都是艺术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