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轮转医生日记 | No.12 众生皆苦

本周唯一一次晨跑拍摄的朝霞
轮转日记No.12 终生皆苦 
小朋友才分对错,大人知道,没有对错。
哪一刻觉得自己成为大人,是在面对一个胡搅蛮缠的人,却明白其背后的苦衷。
生皆苦,这苦,只有各自才品得出。
 
门卫的无奈
这周,青岛医院院内新冠病毒感染,爆发了多名无症状感染者,胸科医院院长就此免职。
这件事对千里之隔的上海,对于我而言,能感受到的,便是病房的出入管理更加严格。
周一出门急,没有戴口罩赶去医院。离病房大楼还有十几米的距离,便被大楼的门卫呵斥“没有戴口罩的,不准进来”。
连职工胸牌都没来得及亮出来,后来戴了口罩,出示了胸牌才顺利进大楼。
虽然被呵斥有些郁闷,但也挺理解门卫的工作。这份工作多是得罪人,却没有办法。
我见过有人偷偷用别人的身份证混进来,结果被门卫发现,于是发生了争执。三个门卫围着他,那个男子叫嚣着“你们凭什么!你们敢碰我!你们凭什么推我!”
场面混乱,又有别人趁机混迹进了大楼,门卫只能叫来了保安。
面对六七十岁的老年家属要进病房,门卫和她解释要刷身份证过闸机,可是她却不听,死活要挤进大门。
还要安抚闸机“抽风”,刷身份证进不去的患者家属。
同样的问题解释千遍,还不被人理解,被人咒骂。
这周因为门卫人手不够,病房大楼的后门关闭。
自此从病房到外科手术室的距离,从“咫尺”变为“天涯”,后门关闭所带来的不方便又被本院的医生吐槽。
但也没有办法,疫情常态化下的医院管理,青岛医院的前车之鉴已经在这里摆着。
尽人事听天命,管理再严格,也总有人能混进来。
我又想起了母校前段时间花店老板进校园的事情,真的是好笑且无奈
 
家属的无奈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这是我和S床家属术前谈话后,脑海中冒出的一句话。
S床的老太70岁,肚子里6公分的肿块,拳头大小,合并症又多。
术前谈话她的老公和儿子都在场,老公70多岁,反应迟钝,说话夹杂着方言。
我花费更多的口舌才能让他理解患者病情及手术风险,可他除了自己名字,其它字都不会写。
我很难想象,明天要是术中谈话的话,他能理解清楚不。
她儿子在旁边,我求助地问明天手术,他是否在场?
儿子也很为难地表示:明天手术没法保证能在场。
我内心将这个儿子在心里骂了千遍。
后来想到,要是我母亲手术,我能抽出时间吗?
我无话可说了。
次日手术,我隐约看到她儿子来了。
 
病人的无奈
查房结束,N床的患者拉我到角落,问下周一能请假吗?
我诧异地回答“你怎么能请假呢?下周一谈话签字,上化疗啊。”
她掏出手机和我解释,说是下周一请假的目的是回去将家中的房子变卖掉,过户需要本人持身份证到场。
“卖房子,来看病”这句话在脑海中浮现,我就沉默了,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只能和她说,“等到之后主任查房的时候,再问主任吧。”
我很庆幸我还是个小医生,能将这些问题抛给上级。
但小医生也很无奈,病人总以为我能帮助到她,可我什么都办不到。
N床有个好女儿,从入院的时候就能看得出来。
她就这一个女儿,女儿也就这一个妈,两人相依为命。
母亲在当地因为腹胀诊断为恶性肿瘤,没有手术机会,只能化疗的时候。
是女儿强行拉着她母亲来上海寻找手术的机会。
“我就这一个妈,不能化疗等死”,她女儿说。
而这些,是我给她换药的时候,她和我讲的。
我偶尔经过她的床位,母女俩躺在一张病床上,很温馨。
“网红”终于出院了,大家都松了口气。
她算是个“槽点满满”的病人,隆过胸,抽过脂,削过下巴,拉过双眼皮……
翻开病史,得知她是来某个医院整容,术前检查发现宫外孕,没法手术后出院。在宾馆中突然腹痛,来到我们医院急诊就诊。来的时候,四肢厥冷,有休克的前兆。
陪同她来的,据说是她的女性友人,当天割了双眼皮,眼睛肿得看不见路。麻烦值班医生领着她到处抽血检验。
除了手术当天,所谓的女性友人陪了一晚外,就再也没有别人陪同。
她叫过护士摇床,还嫌弃护士,不满意;她让护工阿姨帮他拿快递;抱怨没有医生管她;还常偷偷跑出病区……
在她离开的前一夜,据护士说:她在直播,对着镜头,喊着“某某哥哥好,……,感谢某某哥哥的打赏,……。”
我想起了毕淑敏《拯救乳房》中的鹿路,生活的无奈和艰辛逼迫着她朝着虚妄的目标挣扎。
 
护士的无奈
实习的时候听闻过有的病人对主任们毕恭毕敬,对小医生却颐指气使。
也有病人对医生们言听计从,却对护士们吵吵闹闹。
前者只是听闻,后者我是真的见到。
P床从入院开始,就和护士长吵了不下三次,对医生说“护士们捣糨糊!”
可是他却没有想过“为什么只有他和护士吵吵闹闹?”
对于这样的病人,护士老师们也很无奈。
护士老师们是直接面对病人的一线,床位医生可以做到一天只见病人两次,但是床位护士可是天天和病人打招呼。
护士老师承担着对医生的监督,护士必须是独立,她必须指出医生医嘱中的不恰当。这隐藏的使命常使医生大为恼火,毕竟谁都不喜欢被质疑。
从实习到如今,我始终尊重护士老师们。即便被护士嫌弃医嘱开错,或者操作不对,也不觉得有什么难堪。
因为这份职业所承担的风险和压力,还有对医生的监督。
 
科研的无奈
这周,毕业课题没有大的进展,再加上工作进度迟迟没有推进,自己也挺无奈的。
狄老师不是那种PUSH学生的老师,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还是挺幸运的。
不过这也让自己觉得有些惭愧,终于这周一的小会上,老师点了点我的名字。
该做的事情总是要提上日程的,不能总拖延。
临床科研其实和临床工作还蛮不一样,前者严谨,后者灵活。
卵巢癌IV期的诊断,指南上明明提及“活检细胞学证实的胸水”是其标准。
但是在临床上,不可能对IV期的卵巢癌病人抽胸水化验,卵巢癌病人若出现大量胸水,便确诊为IV期卵巢癌。
我问了老师原因,老师给我的回复是“患者的大量胸水只可能是由于肿瘤引起的,不然呢?如果死扣标准的话,就太死板了。”
扎心了,这临床研究怎么开展,我连分期的金标准依据都拿不出来。
宫颈癌IV期的膀胱直肠累及,是要膀胱镜或直肠镜的活检病理证实,可是某病人影像学提示可能累及到肌层,就决定同步放化疗了,也不做内镜活检了。
反正做不做膀胱镜,治疗方案是没有变化的,都是同步放化疗。
面对这样的解释,道理是没有错啊,可临床研究怎么办?
哭晕在厕所里。
这周,大连理工研究生自杀的事情让人难受。
这件事情本身最令人难受的是找不到令人控诉发泄的对象,他很努力,他的导师也很nice,不压榨学生,不骚扰学生,甚至主动想着帮助学生毕业。
在这个故事中,没有人是恶人,这才是令人绝望的事情。
努力,却没有想要的结果。
虽然也正常,但是也很难接受。
 
保洁阿姨的称呼
某次,病人的尿液洒在地板上,于是要找保洁阿姨。那时候我刚入科,人生地不熟,不知道找谁。他们让我大喊“胖子阿姨”,后来我觉得没有好意思,还是没有喊出来。
那一刻,我就打算问清楚这个阿姨的姓氏,这是我觉得这是尊重别人的一种方式。
后来忙着忙着,就给忘了。
这周某天下班的很晚,在护士台准备着病人的谈话记录。
护工阿姨也在护士台交班以及闲聊,碰巧保洁阿姨也还没有下班,于是想起了很久前想问的问题,于是鼓起勇气,问了保洁阿姨怎么称呼?
保洁阿姨微微一笑说,“你就叫我保洁阿姨,好了。”
“啊?”这不是我想要的答案。
“你就叫告诉他,你叫陈阿姨呗。”旁边的护工阿姨看不下去了,“我叫张阿姨,这个是X阿姨”
“哦哦,好的。”
其实,用姓名去称呼一个人,而不是代号,是尊重别人的开始。
这周,有两位护士老师开始不再叫我“楼组的”,开始问我叫什么。
只可惜,我还没有记住护士老师们的名字。
 
呼吸性碱中毒
在瑞金妇产科实习的时候,我最大的收获应该是学会了怎么鉴别和处理呼吸性碱中毒(实习医生倒计时  |  No.47  理论联系实际)。
这周,我独守病房的时候,处理了两个早期呼碱,一个是子宫肌瘤术后疼痛呼吸加速的,和我实习那个案例一模一样;另一个是发热、呕吐后紧张的呼吸加速,都主诉自己的双手发麻。
我拿着PE手套,罩在她们口鼻,引导她们放慢呼吸频率,给她们信心,让她们放松。
我想起了沈健老师那晚高大的身影,我处理呼碱的所有信心都来源那个夜晚,这就是传承的临床经验。
 
快乐工作
三周前,和某个高中同学约饭,聊起了各自的工作。
她说:“我接受了,我是个普通人的现实,现在的工作谈不上开心或是快乐,但是能养活自己。”
我说:“我觉得做医生,我会很开心,但是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养活自己”
她说:“能找到一份让自己快乐的工作就已经很不容易。”
明祎这周和我聊了聊未来的规划,我突然有些情绪低落。
如果有天我不再做医生,肯定不是因为当医生不开心。
(算了,还是别被打脸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公司里有一种人千万别惹
普外科轮转出科小结
实习中的笑话,医人自己的笑话 - 萝卜网 - 人人都是艺术家
【医囧医事】求此时医生内心的阴影面积~~
最惧怕VS最喜欢!医学生实习科室大盘点,你遇到过哪个?
义切中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