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教学|真题解析•李王辉•一题一研|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历史选择题35题研究心得
一题一研
3.7
12.(2022年全国乙卷35)1917年3月中旬,加米涅夫和斯大林连续发表文章,主张只要临时政府不直接危及群众利益,就应给予支持;要求放弃无条件反对战争的立场,改行对临时政府施加压力以迫其开始和谈的策略。这个主张得到了党内大多数人的支持。这表明当时(    )
A. 临时政府反对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B. 沙皇残余势力仍对革命存在严重威胁
C. 布尔什维克党对革命形势认识尚不明晰   
D. 国际局势不利于俄国革命持续深入发展
1.【教材原文】
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23日),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市民举行示威游行,要求得到面包和停止战争,旋即转变为武装起义。沙皇政府调来镇压的军队纷纷倒戈。武装起来的工人和士兵控制了首都,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
二月革命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政府。工人和士兵在起义中组织了自己的权力机关——工兵代表苏维埃,但仍承认临时政府是俄国合法的全国政权。
当时俄国老百姓的要求集中在“和平、土地和面包”上。但是,临时政府拒不接受工人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的要求,也不实施土地改革,反而宣布要把战争进行到底。
临时政府没有满足民众的要求,拒绝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俄国社会发展,继续进行战争。俄国再一次面临向何处去的问题。
——必修I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第77-79页
教材链接分析:教材叙述的基础史实内容基本涵盖本题的题干内容,依据教材内容1917年3月,从世界历史的大事件来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忙于一战无暇顾及俄国。俄国发生了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人和士兵也建立起来工兵代表苏维埃,承认临时政府为合法的全国政权。于是俄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但临时正度并未满足俄国的要求(“和平、土地和面包”),临时政府拒不接受工人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的要求,也不实施土地改革,反而宣布要把战争进行到底。题干中“不直接危及群众利益”、“要求放弃无条件反对战争的立场”、“改行对临时政府施加压力以迫其开始和谈的策略”加米涅夫和斯大林的主张还得到党内大多数人的支持,结合所学史实,说明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对于临时政府的阶级局限性认识不清,抱有希望,存有幻想。布尔什维克党对于当时的形式分心不清,从而影响了对于俄国革命走向的判断。
2.【试题分析】
①考点分析:本题考察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1917年3月中旬,加米涅夫和斯大林连续发表文章为情境。
②以文字材料形式呈现,涉及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历史情境或历史现象的本质或影响。
③能力要求: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提取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概念辨析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知识迁移)的能力,教材熟悉掌握的能力等。
④学科素养:题干以1917年3月中旬,加米涅夫和斯大林连续发表文章内容为情境,考察学生对布尔什维克对二月革命后俄国革命形势的情况分析,检测特定时期的历史事物的认识,体现了时空观念的学科素养。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作为资本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保留着大量的封建残余,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一战刺激了俄国国内社会矛盾,爆发二月革命,革命后出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立,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而考察学生的唯物史观素养能力。题干中选项对1917年3月中旬,加米涅夫和斯大林连续发表文章的内容为情境的不同解读,体现了同一历史事物的不同解释,在此基础上加以辨析和价值判断,从而作出正确的历史解释,考察学生的历史解释的素养能力。
⑤题目解析:
A项,教材原文“临时政府拒不接受工人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的要求,也不实施土地改革,反而宣布要把战争进行到底。”、“临时政府没有满足民众的要求,拒绝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俄国社会发展,继续进行战争。”A项史实错误。
B项,题干信息中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23日)二月革命胜利后,俄国沙皇统治被推翻,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题干信息中“1917年3月中旬”、“临时政府”说明二月革命已经结束,沙皇统治已经被推翻。题干中材料的主旨是加米涅夫和斯大林的文章对于二月革命后俄国革命形势的分析,并未涉及封建势力残余。同时,正是因为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的做法,成为推动俄国革命继续前进的重要因素,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B项正确。
C项,题干中“不直接危及群众利益”、“要求放弃无条件反对战争的立场”、“改行对临时政府施加压力以迫其开始和谈的策略”加米涅夫和斯大林的主张还得到党内大多数人的支持,结合所学史实,说明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对于临时政府的阶级局限性认识不清,抱有希望,存有幻想。布尔什维克党对于当时的形式分心不清,从而影响了对于俄国革命走向的判断。故C项正确。
D项,1914-1918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列强无暇顾及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二月革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临时政府并未满足人民要求,七月流血事件计划两者矛盾,十月革命爆发。因此,国际局势为俄国革命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D项与史实不符,故错误。
⑥基础知识梳理:
二月革命:
(1)原因:人民群众(退战,和,面,土)同沙皇专制的矛盾;
(2)时间:1917年3月(俄历2月);彼得格勒;
(3)革命目标: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4)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5)革命主力:工兵代表苏维埃:工人、士兵;资产阶级
(6)特点:自发性;城市中心
(7)结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性质:工农民主专政)两个政权并存;前者处于主导地位,合法政权,后者起监督作用。
(8)列宁未领导参加二月革命,革命后由瑞士回国;
(9)革命后形势:
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未满足人民需求;
俄国面临何去何从?
B.布尔什维克:列宁回国,发表——《四月提纲》内容提出:
a.口号:“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b.手段方式:和平夺取政权,说明对资临时仍抱有幻想;
c.明确革命方向:当前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不是直接过渡,而是间接过渡。
d.主要措施:退出战争,进行土地改革;
控制国家银行;团结广大农民。
2.幻想破灭,走向武装夺权:七月流血事件—暴力革命
3.十月革命:
(1)原因:临时政府未满足人民需求;七月流血事件
(2)时间:1917年10月;彼得格勒;
(3)革命目标: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4)性质:社会主义革命
(5)革命主力:工人、士兵,农民
(6)特点:广泛的人民群众基础;城市为中心
(7)结果(巩固政权的措施):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大会;
列宁《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全国政权归苏维埃。《和平法令》退出一战;《土地法令》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国家土地所制;选举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为主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料精选-19 俄国十月革命
浅析俄国革命:原因、特点、发展和后果
改变世界的“一声炮响”
十月革命的胜利
俄国爆发十月革命 ---1917年
《苏维埃制度底下民族问题之解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