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来,交作业

昨天我在即刻感慨说:

乐队的关注度是真不行,写一篇影评随便破10万+,写乐队死活就是不行,用户不在一个数量级。写书评最惨,几乎没什么人看。但是,我高兴写啊,有一个看了都是好的。有一个人因此去看书,都是很好的事情。有一万个人因此去看电影,也就那样吧。造福爆米花商,仅此而已,不如给一盏小油灯添一勺油成就感大。

和菜头

今天是9月1日,这一年里有7个月都被疫情所浪费。并没有多少人在生理上遭到新冠病毒的侵袭,但是有不计其数的人在精神上承受了7个月的重压。等到疫情的阴云散去,这一年只剩下4个月,顿时让人产生一种时不我与的紧迫感,否则2020年大概要在无声无息中白白流逝。

所以,收作业!

回想起来,今年我写过几篇读后感,推荐过几本书。

新年第一本书:《呼吸》
新年荐书:卡瓦利与克雷的神奇冒险
推荐阅读:《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隐秘的角落》VS《坏小孩》

加上去年反复推荐的《斯通纳》、《安静的美国人》、保罗·奥斯特全系列,今年平均每个月分一本是足够了的。那么,现在我要问问你:这些书你看完了其中的哪几本?我知道,在这里愿意看书评的人很少,看完书评愿意去看书的人更少。但我还是想问一句,纯粹就是好奇,想了解一下究竟有多少人去读了这些书,我自己是不是在做徒劳无益的努力?

如果你迄今为止一本都还没有读过,也没有什么紧要。这一年还有四个月,起码能够读两本书。上面提及的都是小说,倒也没有必要一一读过。如果你当真打算在这四个月里读一两本书,我推荐《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的确有一点阅读难度,我得说实话。不过你可以点开上面的蓝色链接,找下面的留言读一下。里面有许多“幡然悔悟”的话,一开始有许多人不以为然,而其中最终看完全本的人却又跑回来留言感谢,流着眼泪写很长的读后感。

7个月时间,疫情如同一块永不消散的乌云压在头顶,让人连喷嚏都打不出来一个。《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和我们任何一个人的现实处境都无关,但是它有一种奇异的疗愈感。连喷嚏都打不出来的时候,流泪都是珍贵的。

另外我还要推荐《卡瓦利与克雷的神奇冒险》。因为这四个月时间里,人还是得有一点精神气撑住。撑住了才能生活,才能有心去厨房烧菜,上阳台照顾一盆小花。读完这本书之后的几个月,我一度反思它是不是太轻松太轻易了一些。如果去掉时代背景,这本小说是否有一种对苦难的无动于衷?以至于接近童话或者传奇故事?我花了点时间说服自己,可能这本小说的描写更符合实际。我们都是风中的种籽,落到一处十年都不会发芽,落到另一处却一夜之间扎根抽芽。茁壮生长的幼苗还会记得之前干涩的十年么?可能这并不是问题的重点,重点在于长出来,并且自我疗愈。

我希望读这本书的原因也在于此,在这一批书里,唯有它算是积极乐观,有些章节还能读到让人热血贲张。无论什么时代里,少年气总是珍贵的。我担忧这一年下来,对于每个人心中的少年气摧折过甚,总得有点什么东西来温养一下。这本书有这种功效,而且厚度也合适垫着当枕头用。

去年我一再推荐《斯通纳》,今年就不继续了。因为大多数人读完之后都感觉怅然若失,无言以对。在类似的情绪里时间久了,对睡眠不利,对容颜不利。还是换保罗·奥斯特的《布鲁克林荒唐事》吧。按照我的本心来说,我希望你能把他所有的小说都找来读一遍,因为奥斯特是一位非常特别的作家,他的所有作品都是在构筑同一座宏大的文学建筑。这座建筑就漂浮在纽约上空,每一部作品都是这座建筑的一部分,有些部分甚至盖了一遍又一遍,一点点接近奥斯特心目中纽约的模样。

但这个要求实在是太过分了,我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布鲁克林荒唐事》就好。他可能是奥斯特迷宫里最容易的一扇门,也可能是最温暖的一扇门。如果无法游历迷宫的每一个角落,那么能进入这扇门也是好的。至于说此后你能走多远,那是你的缘分,祝你好运。

最后,我在之前所有的文章里都没有提及,那就是双雪涛的小说。今年我在微信读书上密集刷了一遍双老师的书,除了脍炙人口的《平原上的摩西》,我个人推荐《飞行家》。如果短篇小说你都没有时间看,那我推荐《飞行家》里的《飞行家》这一篇。如此从容不迫,如此举重若轻,双老师在这篇小说里神灵附体,轻轻松松就和同时代的作家挥手道别,飞过太平洋去了。

推荐归推荐,该收的作业还是得收。公众号限制展示100条留言,所以我把问答也打开,这样又可以多100条留言。读过以上任何一本书的朋友,欢迎在本文后的留言区,以及文章中的问答区,写一下你的读后感。这样,大家也可以相互借鉴学习,彼此砥砺启发,共同进步。更重要的是,我是一盏小油灯,你是一盏小油灯,许多盏小油灯聚拢在一起,也许会能照亮互联网的一个小角落。
槽边往事 发起了一个读者讨论 请写下你的读后感: 精选讨论内容
赵文宇

六月父亲脑出血住院,卧床期间我读了双雪涛的几本书,很喜欢。记忆最深刻的就是这么一句话: 妈妈,我想成为花瓣,这样我就可以分为两瓣,一瓣来照顾你,一瓣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是独子,父亲生病住院两个多月,我陪了两个多月,身体心境时常在担心,懊悔,难过,疲惫,责任,逃避,烦躁中间拉扯,这句话只看了一遍,就记住了。

妙妙🌽

去翻了我的读后感《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有一种残忍叫理解,有一种痛苦叫明白。 我们的一生应该也是一直在走迷宫吧。查理笨拙而善良地开始了这项实验的“人体试验”阶段,起初他用错别字写下想要变聪明的时候,就让人心生柔软,也令人不忍心,想叫停,想劝他不如留着许多不解和迷惑,就这样单纯地快乐吧。 从笨蛋到天才的极速上升,他会知道有些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温馨的背后也许是阴谋,人们捧高踩低,甚至很少有人真正把低于大众标准的人当做“一个人”,明白一切且聪明的他自我挣扎,探索,和时间赛跑,只想找到“自我”。这个过程我想谁都会经历吧,也许时间长短不一,但总会有那样的想法:我是谁?我为什么而在这个世界上? 整个过程如同一颗橄榄,极速的心智发育之后是极速的退化。最后看到出现错别字的时候,我竟然松了一口气。查理回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了吗?或许没有,但他应该也知道了,不管是聪明与否,善良真诚的他,都值得拥有朋友。 而“自我”,直到最后也没有下一个定义,可却比前面的报告中,每一篇都坚定。 ps.一个疑问,或许我们也正活在巨大的实验迷宫中被观察。

作者

嗯,最大的一个转变是最终他有了自我选择。

青恬

去年在菜头推荐下读完了《斯通纳》,以下是在微信读书上简单写的读后感: 这是一部让我一字一句读完的小说。即使是年少时觉得外国著作里枯燥冗长的景物描写,也能让我一字不落的读过去,并在脑海中呈现那些简洁优美准确的词汇所描述的镜像。我甚至能想象出书中每个人物的长相,身形轮廓,以及他们在自己所处环境中行动举止的样子,以至于读完这本书,我仿佛像看完了一部电影。 斯通纳度过了很好的人生,不是世俗意义上成功的一生,但他却是真正活着、活过的人。他有不完美的婚姻,却拥有一段永恒的心心相惜的爱情;他有不成功的事业,一辈子被人嫉恨不得升迁,却拥有全身心去投入、去热爱、去奉献的知识与教育。 更难得,他在那个时代保留了温柔与爱,去对抗外在世界的残暴,去对抗妻子的病态,去女儿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即使退缩到静谧之所、荒凉之地,父亲的爱仍是她保留的唯一的温柔。 直到年老,他仍然无法超越保留在心中的爱与激情,这是最大的不幸,却也是最大的有幸。 毕竟虽然每个人都有活着的机会,但不是每个人都真正的活过。

余下94条讨论内容


题图摄影:Jessica Lewis

图片授权基于:www.unsplash.com相关协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近刚刚读完《花束般的恋爱》,超级适合冬...
保罗·奥斯特那点事儿
好的虚构会侵入现实,小到抽烟的牌子,大到婚姻和人生观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700字(4篇)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
中学阶段涉及的名著读后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