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编辑部的日常:亦正亦邪的林编辑

前一阵有档电视节目特别火,但居然不是明星参加的真人秀,参与的人也不用唱歌跳舞,所有只做一件事——背诗。

图片来自:《中国诗词大会》

看完节目很多人立刻就要买诗集大背一场。但是,诗词不只是文字,埋藏在文字背后还有很多情感、故事和知识(更别提好多字不认识了)。我们《博物》中的两个栏目《诗词演义》《说文解字》就是为了介绍那些和文字、诗词有关的内容,让大家get到其中的乐趣。所以说,你们不光要买诗集,也应该买《博物》

《诗词演义》栏目由编辑王辰在2013年策划并编辑,2015年和2016年中断更新。2017年这个栏目又再次启动,由林语尘担任责编和绘图。

3月刊《诗词演义》栏目 绘图:林语尘

《说文解字》栏目由林语尘策划编辑,从2015年开始更新,一直持续到现在。

而提到这两个栏目,就要给大家介绍一下现在负责它们的责任编辑——林语尘

爱写 爱画 爱诗词

在林编辑的微博评论中,网友最多的评论就是“简直是仙女”。到底是什么样的微博内容会引来这样的评价呢?

随便截了几张图,我们来感受一下:

图片来自:林语尘微博@霖与尘

很遗憾,林编辑的微博中并不是什么仙女妆容教程,也不是什么仙女服饰搭配。在到《博物》工作前,我看到她微博时也是不由自主地感慨:这杂志社里的都是人嘛!

而在工作到很崩溃的时候,一般人可能会选择吃零食,看搞笑视频等来放松自己(比如我)。而我们这位林编辑的“摸鱼”方式有点特别,画扇子。

图片来自:林语尘微博@霖与尘

看到这里,有人会感慨:可能我们不是来自同一个世界。

除了画画这个爱好,林编辑还喜欢写字。每次她晒自己的字和画,永远都会有人问:字是哪里学的?临的什么字帖?画要怎么学?

春夜别友人二首》陈子昂 图片来自:林语尘微博@霖与尘

而你听了她的回答可能会有点“失望”,因为她:

没有认真临过字帖

没有天天刻苦练习

只是当做一种放松

(嗯,我放松的时候字能写成火星文。)

林语尘设计的“三六五消霾图” 用于每天记录天气质量

至于画画,她是这么说的:一般小孩三四岁的时候,有个喜欢乱涂乱画的时期,我妈把书房的一面墙空出来让我涂,我爸买了一些书给我临摹自学,渐渐就开始画了。

字是写着玩的,画是临摹学的,那诗呢?《中国诗词大会》一火,作为《诗词演义》的责编必然无法避开这个问题。

但林编辑说其实她压根没刻意去“背”过诗词,真要背也背不过人家。她只是喜欢读,读懂了自然会记得。“我从小没听过儿歌,爸妈把古诗当儿歌念给我听,算是从小养成的爱好吧。诗词能用最简洁的文字去表达最丰富的意境和感情,我大概是喜欢这个。” 

(对于林编辑的这个答案,我只能说,看来跟记歌词是一个套路,只是记得东西不一样。)

平凡 平静 平常心

图片来自:林语尘微博@霖与尘

喜欢林编辑的读者和粉丝都知道,她一贯不喜欢“露脸”。写这篇稿子时,需要一张她在家写字画画的照片,尽管我只是想要个侧面或者背影,但林编辑给了我一个无法反驳的理由。

她说:写字画画本来就是需要独处的事情,特意展示出来怪怪的。

所以只能给大家看看林编辑曾给自己画的两个自画像了。一个是半夜坐在椅子上啃面包的卡通形象,一个是刚剪了短发,穿着秋装的造型。到底哪个才更像她本人呢?

图片来自:林语尘微博@霖与尘

图片来自:林语尘微博@霖与尘

我负责地告诉大家,第二张的外表更像她的样子,但她从不是所谓的“仙女”,第一张自画像中那个古灵精怪的女孩子才是生活中的她。

尽管不是“仙女”,但还是有很多人好奇,她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写字画画。要怎样的书桌,怎样的笔墨纸砚、怎样的摆设才能有那样的情致呢?

真的没你想的那么复杂。

图片来自:林语尘微博@霖与尘

一到夏天,林编辑便在床上铺上凉席,床边摆张矮几。爬上床看书,爬下床写字,就是她平日的消遣。

放下手中的笔,抬头就是窗外,偶尔几声啾啾的鸟叫就是最佳的纳凉BGM。

图片来自:林语尘微博@霖与尘

而说到书桌,就像你看到的,其实没有什么惊人之处,但却处处流露着主人的情趣。

台灯的灯罩,本来是一张没有画好的作品,但本着废物利用的原则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图片来自:林语尘微博@霖与尘

而本想要做桌屏的一块薄木板,在安上图钉后就挂了一排毛笔。

不过林编辑最钟爱的还是自己案头一年四季的清供。无论是被别人折断的花枝,还是自然凋落的叶片果实,在她看来都是光阴的剪影。

图片来自:林语尘微博@霖与尘

说了这么多,千万不要以为林编辑是那种走路轻飘飘(不过因为比较瘦确实有点飘),说起话来轻吟细语,浑身没有半点人味儿的存在。作为一个九零后,她是编辑部中脑洞第二大的存在(第一是我)。

诸位请感受:

三七 图片来自:林语尘微博@霖与尘

半夏 图片来自:林语尘微博@霖与尘

在画完了三七和半夏后,林编辑突然觉得它们的姿态有点眼熟,于是信手在便签上画了一个“拟人版”。

而每年都要画一幅“消寒图”的她也不是每次都保持统一的唯美画风。《琅琊榜》热播的那年她为表喜爱之情就画出了一幅Q版“消寒图”。

图片来自:林语尘微博@霖与尘

林编辑的脑洞除了用在画画上,更是表现在和同事之间的友爱(黑同事其乐无穷)上,比如下面:

图片来自:林语尘微博@霖与尘

每当她黑同事时,她身上便褪去“仙气”,升起自带的黑色幕布,眼睛闪着红光。我采访了一下被黑的同事苏编辑,他画下了他眼中的林编辑:

绘图:苏义

本次“编辑部的日常”的主角是林编辑,下次就轮到苏编辑了,敬请期待。想了解之前的编辑部校对故事,点这查看

撰文 | 小饼

微信编辑 | 小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网络上很火的"小仙女"的真面相! [组图]
生产有趣杂志的地方什么样?带你探秘《博物》编辑部!
给微信图片添加诗词?这样操作,美翻了
吐故纳新
春晚不能吐槽?车聚网的仙女和鲜肉们带你吐个够 | 聚侃
【刊务】本刊编辑部人员调整公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