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齐云山游记

本文学社题字:山东济南著名书法家陈建国

用微弱的灯光,照亮前方之路。把自己的一滴水,融入心的大海,让心灵更广阔

——主编的话

齐云山游记听着齐云山的名字,就心生气象,山和碧云平齐,该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带着好奇和急切的心情,我们几个朋友相约一起来到齐云山。走出索道就是望仙亭。从亭子往下看,一条“s"形的河流从村中流过,道教名山名不虚传。顺着山路拾级而上,空气清新,时不时有鸟鸣声。我们边走边念着路边的道家名言,什么“上善若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没几步远,就有一棵高大无比的古树映入眼帘。导游说,这里万物葱荣,还有一举成名之说。这棵千年榉树,虽不算什么名贵树木。但在徽州这里种植榉树的还很多。特别是年轻的父亲,家里添丁以后,是一定要在房前屋后种上一棵榉树的,以此取一个好的兆头,即种榉“中举"嘛。据林业专家认证,这棵树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也是这里树龄最长最老的树,可算是齐云山的树王了。

很快我们来到古老的“梦真桥"或叫“许愿桥“。据说用手摸摸桥身,许个愿,没准还真的好梦成真呢。据碑文记者,这桥最早的时候,修建于东汉末年,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但是,明朝嘉靖皇帝到此求子成功后,更是大势重新修缮。

为什么叫梦真桥呢?还有另外一个传说。明朝嘉靖年间,杭州周庄老板谭仁义,他痈疽不治,危在旦夕,于昏睡中见一位长者,飘然而至,用手指向西方道:“谭绅士,华伦正在白岳仙山,快去快去,命可救矣。”他醒后转告家人,即刻备马抬轿,直奔白岳,谭老板过了望仙亭,正遇见华伦在桃花涧采撷草药。便向华伦说明来意,华伦当场用麻沸散给他做了手术,并从涧低采来一株金银仙芝,洗清后,捣烂敷在创口。时过三日,痈疽康复,谭老板感激不尽,为答谢谢梦中老道指引和华伦神医的救命之恩。便捐了这座桥。他忆起梦中之事,真真切切,成了现实,他逢人便说“梦境本虚无,白岳显灵真,玄帝难益寿,华伦妙回春"。故取名“梦真桥”。听完故事,再抬头看看对面的整个山崖,满是大小不等的炼丹台。据说,古代的时候,道士们在此搭起丹炉,修炼仙丹。经过梦真桥便来到“一天门”,远看这一天门的形状犹如一头垂下鼻子的大象。导游说,这个洞是道教正一派创始人玄武大帝一脚踢开的。岂不说这话是真是假,走过天门回头远远望去,洞口上下的样子,还真像一个硕大无比的脚印。一天门除了象鼻岩还有忠烈岩、卷珠帘、八仙洞、圆通洞、雨群洞、文昌洞等。不同的洞穴里供奉着各路不同的神仙塑像。

经过了圆通洞之后,就到了天尊罗汉洞,这罗汉洞里供奉的是玄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真武大帝、北极真君等。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据说他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变化之身,托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净乐国王善胜皇后之子。皇后梦而吞日,觉而怀孕。经一十四个月后 ,降诞于玉宫,即而长成。遂舍家辞父母,入武当山修道,历经四十二年功成果满。白日升天,玉皇诏见,封为太玄,镇于北方。而玄武一词,原是二十八星宿中,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的总称。玄武七宿的之形如龟蛇,故注称“玄武谓龟蛇,住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北宋开宝年间,玄武神降于终南山。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封为翎生将军。

也有说他是盘古之子,于玉帝退位后任第三位天帝,生有炎黄二帝,曾降为伏羲,为龙身,即中华之祖龙。总之,版本不一,那里的民间称他为报恩祖师、荡魔天尊、披发祖师,什么说法都有。尤其是在明朝之后,影响更大,近代民间信仰也很普遍。一会儿,我们走进地势陡峭的“二天门”。二天门建在黑虎崖上,巧借自然地势,凿石砌阶以登,真正感受洞天福地的壮观。这里有栖真岩、寿字石、摩崖石刻等。其中“寿字石"长九尺九寸,宽六尺六寸。是游齐云山不可错过的地方。这里也是景区最热闹的"月华街",青石小砖铺设的街道,古老而沧桑。有些人家门前还晒着一些野果子,一幅古老而文明的立体画卷浮现眼前。真没想到在这么高的山峰里,还有这样一条古朴的街道。

齐云山的景点很多。像真仙洞府、太素宫、方腊寨、云岩湖、紫玉屛、长生楼、玉虚宫等星罗棋布,多得数不过来。在一个稍偏后也不太显眼的地方,就是金庸笔下《倚天屠龙记》里提及的张三丰当年修行的地方。据碑文记载,明代张三丰,离开武当山遍游名山,于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隐修于洞天福地之混元洞中,并羽化于此,享寿202岁。墓是由大弟子董元心道人所修,形为瓮葬。据当地的老百姓介绍,以前叫“邋遢仙之墓”。文革时,有红卫兵上山挖开坟墓,发现没有金银财宝,只有一堆骨头,有的还很长,又给埋了。这里的老百姓对张三丰很崇拜,如有身体不适什么的,就会去求张三丰保佑,有民谣为证“拜拜仙人床,百病都消殃”。在看了听了以后,对于这位“邋遢仙”的记载,感觉好像对他来到此山的时间记载有些模糊。如果按碑文记载是202岁羽化推算,他应该是1435年来到此山,住了14年。如果按《张三丰与齐云山》所注的文字记载1406年来到此地,到1435年羽化,终年应该是188岁。似乎相差了那么一点点。

下山时,我们几人没有坐索道,沿着修凿的高低不平的山路,一路向下。走没多远,就经过一个叫九里十三亭又叫(霞客古道)的亭子里。这九里十三亭素以“道"闻名。古之先贤在谋化整山布局时,无不求与道数相契合。在短短的1.5公里的山道上,建有十三个风格迥异的亭子。这既是为了方便香客游人休憩之用,也是道家渴望长寿永生理念的体现。“九"为易中天数之最,至阳。“十三"取象龟背上的斑纹,龟为水之精,至阴。二数相合,可知“九里十三亭"蕴含了阴阳和顺,健康长寿之意。后因游圣徐霞客曾三年两次(1616年、1618年)由此登临齐云山,而或“霞客古道"之名。大约走了40分钟,便到了山下,来到齐云山最有名的登封桥附近。这登封桥右拐便是非常道,即我们一路走回来的道,桥头附近的街道两侧也有人家居住,门前的路很窄,两旁有着或光鲜,或隐谧,或古朴,或悠然的院落。咋到这里,不用说,还真有想开驿站的想法。两旁也有那么几处民宅,挂着个古朴的招牌,也不显眼,仿佛一处老店在等着远道而来的老友。

登封桥两头的最上端,都有一块很大的牌子,上面写有“登封桥"三字。全桥用青石筑城,凿痕或深或浅,仿佛诉说这段曾经的历史。桥头有一块小牌子,牌子上大概的意思就是,禁止马车同行,严禁在桥上垂钓和晒农作物之类的。当地人还有句俗语“登封桥上望一眼,高瞻远瞩福不浅。登封桥上走一走,延年益寿九十九"。

桥下是横江,水面平静但很浅,有些地方都能看到河床了,大大小小的石子露出水面。一群鸭子在江水较深处觅食嬉戏,偶尔也会有小鱼跳出水面,荡起层层涟漪,穿桥而过便回到了尘世凡间。这座连接仙境和世俗的通道,让人们留下无尽的遐想。

“黄山白岳甲江南”,白岳者,齐云山也。这个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境内的齐云山,景区面积有60多平方公里。海拔不算高,最高峰也就只有585米。虽无黄山的雄伟壮观,但奇峰异景,另有一番清秀可人的情调 。它有三十六奇峰,峰峰入画,七十二怪岩,岩岩皆景。整个山呈丹霞地貌,几百处景点组成一片奇石巧布,岩洞藏幽,天开神秀,灿若红霞的自然景观。景区分为月华街、云崖洞、楼上楼三部分。月华街便是观道密集的地方,可它并不是什么街市,倒更像是个山里人家和观道组合在一起的村子,炊烟袅袅,颇有几分仙境之感。其主要景观有洞天福地、真仙洞府、香炉峰云岩湖等。

齐云山也是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它与湖北的武当山,江西的龙虎山,四川的鹤鸣山齐名。传说早在唐乾元年,有道人龚栖霞在此修炼羽化飞升后,就有不少道人在此清修。自真武祠创立后,四乡百姓遇灾或是求子去病时,都有求必应,因此,成为一方的道教圣地。

这里的人文景观也很有名。号称江南石刻占有突出的地位。这些石刻年代最早的为宋代,最多的是明清时候。主要分布在真仙洞府紫霄崖和石桥岩一带,地方很多,石刻流派风格各异。有正、行、草等,字迹雄劲豪放。有的婉柔清丽,有的刚劲傲骨,有的飞龙逶迤。刻工精炼娴熟,原作神韵完好,堪称艺术瑰宝,崖刻珍品,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总而言之,齐云山是一个集丹霞地貌、道教文化、摩崖石刻、秀峰林立、沟壑纵横于一体的自然景观。是一处珍贵而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一个非常值得去的地方。

2020年9月30日

作者简介

戴秀文,微信昵称,徐风晚来。江苏盐城射阳人,小学高级教师,现已退休。兴趣爱好广泛,喜欢小说、诗歌、散文、音乐舞蹈。平时爱记录点生活点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游记】“道教圣地”齐云山
皖休宁齐云山
摄影:走进“天下第一名山”
【原创】江南第一名山:齐云山
神奇云丘山中和养生地
齐云山导游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