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读《论语》:述而第七.25

述而第七

二十五

子曰:“圣人(1),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2),斯可矣。”子曰:“善人(3),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4),斯可矣。亡而为有(5),虚而为盈(6),约而为泰(7),难乎有恒矣。

【注释】

(1)圣人:指有最高精神境界,最高道德品质和最高理想人格的人.

(2)得见君子者:君子,学习圣人之道的人.

(3)善人:指有道德修养并长期得到群众认可的当政者.

(4)得见有恒者:恒,恒心,有恒者,即坚持操守的人.

(5)亡而为有:亡(wú),通无,没有.

(6)虚而为盈:虚,空虚,虚无.盈,充盈,充实,充足.

(7)约而为泰:约,穷困.泰,富裕,奢侈.

【译文】

孔子说:“圣人,我是不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就不错了。善人,我是不能看到了;能看到坚持操守的人,就不错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裕,这样的人是很难坚持操守的。”

【感悟】

《易·乾》里有辞:“圣人作而万物睹”,大概意思就是圣人出现,万众万物都能够看得到,感受到。可是在孔子在他生活的时代,感叹看不到这样的圣人了。那么,圣人的标准是什么呢?我们查阅资料,圣人一般是指具有最高智慧、最高精神境界、最高道德品质和最高理想人格的人。这几个“最”,确实在现实当中不容易看到啊,凡人是难以企及的。
所以,孔子说,能够见到学习圣人之道的君子,就很不错了。相对于圣人,君子可以看作是理想人格的现实体现,他固然没有圣人那样尽善尽美,但也不像圣人那般难以企及,而是表现为一种现实生活当中的典范。孔子对君子品格的描述,总是与现实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诸如“君子笃于亲”、“君子泰而不骄”、“君子喻于义”、“君子和而不同”等等。这些都没有什么高不可攀之处,一切都平易切近。如果说,圣人是一个无限追求和延伸的理想,那么,君子则是一种具体而现实的典型。但是圣人和君子尽管有以上的差异,但是两者在内涵上并无本质的不同;都是同一道德理想的体现。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这几个词语,都是形容那些打肿脸充胖子、故意营造虚假表象的非常不好的德行,孔子批评这些行为是“难乎有恒矣”,这种人是很难坚持操守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辉光日新1452】(圣人吾不得)有恒,一切皆有可能!
难乎有恒矣|《论语》没有那么难
【第173期】音频学《论语·述而篇第25章》孔子指出进德修业的入门之处在哪里?
2009年11月1日 《论语·述而第七·26》-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论语: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7-26)
成贤成圣发乎心——《论语》悟读【16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