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喜剧之王”周星驰:内向的你,可以发挥自身优势过上自在生活
文/学乃身之宝
对于周星驰来说,电影就是他的人生路。
从跑龙套的小演员,到有名的演员,再到成功的导演,周星驰从星仔成为家喻户晓的星爷。
那么,一个内向、沉默寡言,甚至有些忧郁的周星驰,是怎样取得今天的成绩呢?
今天的文章,我将借助《内向高敏者:如何在外向的世界自在生活》(简称《内在高敏者》)这本书,从性格的角度来说说,内向的人,怎样发挥自身的优势,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安静之路。

《内在高敏者》这本书是一份写给内向型高敏感人群的人生指南,目的是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走上安静美好的人生之路,并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愿望,行使自己被赋予的自由权利。
这本书的作者是西尔维亚·洛肯,她是语言学博士,企业培训师,在德国学术交流资讯中心从事过多年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自2003年起,她开始专为性格内向者这一特定人群做咨询工作。事实上,洛肯博士自己就是一个安静的内向者。

我的这篇文章通过介绍周星驰,目的也是让内向的你看到自身优势,并发挥好它们,让自己过上安静美好的生活。

1.内向高敏者,自带一份幸福生活的配方

洛肯博士在书中开篇提出:“我们的生活为何而幸福?
他从两项研究入手给我们具体介绍:
一是特尔曼研究,它是心理学界历史最悠久的追踪研究。研究者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刘易斯·特尔曼,他对加利福尼亚州1500位生于1910年的天才儿童进行长达35年的追踪研究,在他去世后,研究仍在继续。虽说该项研究把遗传和家境作为研究前提受到很多人的批评,但特尔曼对研究个体的了解,给了我们很多启示。这些研究发现,长久幸福的人生和个性有关,即认真负责、谨慎、坚韧不拔等特质对生命的长度和生活质量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二是格兰特研究,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为期最长的研究之一,至今仍未结束。研究者是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他们对1939年到1944年毕业的268位哈佛毕业生进行长期跟踪研究,从毕业直到退休。该项研究结合了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数据,得出了幸福的人生不仅和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关,还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关,即好好和他人建立信任的关系、在困境中学习,且学以致用,以及认真对待自己的感受和情绪,都是让自己的生活幸福的重要因素。
从上述两项研究中,洛肯博士得出结论:内向高敏者的善于分析、小心谨慎、坚韧不拔等特点,正是他们获得幸福生活的天时地利人和,他们可以轻松开展人生的下一步计划。
可见,内向或高度敏感并非一个人的缺点,它们可以成为一个人过上幸福生活的优势。

2.专注,是周星驰成功的关键
既然内向高敏者自带幸福生活的秘方,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内向,且有点孤僻的周星驰是怎样成功的。
洛肯博士在书中总结出内向者的十大优势,包括谨慎、自我探索、专注、善于倾听、安静、善于分析、独立、持之以恒、擅长写作(相对于谈话)和有同理心
在我看来,专注是周星驰成功的关键。
他在接受主持人柴静采访时,坦言自己对工作特别认真,且有时候自己的认真会引起他人的不满。因为一个镜头重复100多次,对于演员和现场的工作人员来说,会觉得他过于苛刻,是一个很麻烦的人。


但是,正是他的认真、专注、坚持和持之以恒,才成就了内向的他。
我们都知道,周星驰的偶像是李小龙,电影中经常看到他的武打动作。他曾说,没有李小龙,就没有周星驰。
周星驰7岁时,父母离婚,姐姐、妹妹和他由妈妈抚养。虽然那时生活贫穷,但妈妈尽力让孩子们拓宽视野、丰富阅历,于是经常带他们去电影院,而那时李小龙正风靡全球。
迷上李小龙后,周星驰不仅自学武功,还把演员作为自己的梦想。

1982年,周星驰报考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但没考上,不过他在戚美珍的介绍下进入那一期训练班夜训班学习。第二年毕业后,他正式成为无线电视台的签约艺员。
接下来,周星驰做了4年的儿童节目主持人,虽然距离演员梦还很远,但他没有放弃,天天和朋友讨论表演方法,用心做好这档节目。因为节目播放时间不好,收视率很低,他只能用内心的表演热情作为慰藉。当时,有媒体讽刺他只适合做儿童节目,根本没有演电影的天赋,他深受打击,于是把报纸贴在家里的墙上,以警示自己和激励自己。
直到1987年,他参演爱情剧《生命之旅》,以及1988年参演动作片《捕风汉子》后,得到导演李修贤的赏识,他的电影梦才慢慢实现。
1990年,他主演了喜剧片《一本漫画闯天涯》,确立了他无厘头的表演风格,而那时,他已经跑了6年龙套。
专注于电影,执着于自己的电影梦,不是想想而已,周星驰用自己的热忱和努力在践行。

内向的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有什么事情自己真正做到了认真、专注和持之以恒。
其实,无论是外向者还是内向者,更多时候的焦虑或失落是想得多做得少。当我们沉浸于某一事情时,外界就很少能影响到我们。因此,我们要好好利用自身的专注优势。
当我们面对问题时,专注力是最有用的东西。注意力在哪儿,收获就在哪儿。
洛肯博士还提醒我们:“专注不等于勤奋而机械,它意味着高效率的脑力劳动、更深入的思考和体会。专注的状态能改天换地,你要把自己的脑力集中起来,成他人所不能。
专注和认真,并不是看起来很努力,而是有针对性的刻意练习。

3.同理心,是周星驰电影内容深入人心的原因
周星驰的电影之所以深入人心,不仅因为搞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的电影关注点大多是社会中挣扎的小人物,即那些在平凡生活中不甘平凡的人。
比如,1999年他自导自演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喜剧片《喜剧之王》,讲述的就是热衷于表演的伊天仇如何实现演员梦的故事。他曾评价过这部电影,说情结是虚构的,感受是真实的,而这样的感受就是同理心,因为梦想,是很多人想拥有的。就像在电影《少林足球》中他说的:“做人如果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分别。

周星驰曾说,我的电影都是我的感情以及体验,我本身来自底层社会,我天然对普通人有亲近感。
电影《功夫》中的“棒棒糖”,就是源于他和妹妹经常抢棒棒糖吃的经历;电影《美人鱼》中邓超吃的“鸡腿”,也和他童年的经历有关。小时候家里穷,周星驰妈妈省吃俭用买来一只鸡腿给他吃,结果却被他仍在地上。其实周星驰是想让妈妈吃,因为弄脏的鸡腿妈妈不会强迫他吃,也舍不得丢掉,所以妈妈就会吃了。




正是这样的感同身受和同理心,才拉近了电影和观众的距离,让影片走进观众的内心。
内向高敏的我们,因为对安全感要求很高,所以习惯每件事都好好做,留意重要的细节以及它们带来的影响,体察他人的需要,也许还有仔细倾听和观察的能力,这种能力经过多年的积累,自然加强了共情的能力,而这种感知能力,就可以让我们很好地和他人相处。
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是一种潜在的优势。
当然,我们要警惕同理心的阴暗面,比如作为领导,如果过度地为某一个人着想,就会打破规则,进而影响团队的合作。
总之,我们发挥好自己的同理心,可以带来惊人的幸福体验。因为同理心不仅仅是一台把自己的态度投射到他人身上的投影仪,还是我们愿意随时准备好去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这有助于我们从中立的角度,抱着试探的态度去评估某件事或某个人。

4.自我探索,是周星驰影片带给观众一些思考的原因
周星驰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来做好演员和导演,同时,他还在不停地进行自我探索。
比如,在跑龙套时,他会积极思考如何演好这个角色。经典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中,他饰演的小角色,没有几句台词,但他会有意识地去探索角色内心,把更好的状态呈现给观众。


他的专注和坚持,让他不断思考和探索。
电影需要创意,需要新鲜的东西。周星驰的电影以无厘头的表演风格成名,但他的电影不止于无厘头,还会有一些严肃的思考。
有个80后曾评价他的电影说,小时候看他的电影,只觉得好笑;长大些看时,会在影片里看到自己的影子;再大一些看时,会引发一些思考。我想,这就是周星驰电影的成功之处。
就像电影《大话西游》,是他的转型之作,尽管该系列电影在票房上没有达到投资方的预期,但经过影音光碟等媒介的传播,逐步引起观众的关注,进而成为他代表作之一。影片中他和紫霞仙子演绎的一段爱情故事,更是为人熟知,特别是那一段经典台词。
“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这部上映于1995的影片,如果现在再看,相信很多人会有更深的触动,对爱的理解会有不同,而这就是自我探索呈现出来的与众不同。
周星驰作为一个内向者,他通过电影向观众传达的讯息常常有着不同寻常的深度,而这个深度和他内心的深度有关。

洛肯博士在书中指出,内向者内心深度的由来,不仅包括经过内化的知识库,还有对人类自身和所处世界的思索。
其实,自我探索,就是要遇见那个真实的自己,而这个自己是一个动态变化着的。
洛肯博士在这本《内向敏感者》一书中强调,内向的人要追求成熟的独立,即与自己身份和需求保持批判性的距离,不要一味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是在独立和改变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这一点,周星驰也在做。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到自己的爱情,他觉得是自己“运气不好”,没有把握住。因为那时过于专注工作,让自己错失很多东西。这说明,他想改变,想平衡工作和其他需求。



当然,人无完人。对周星驰的评价,从人品到电影,都有不同声音,甚至是否定,包括有人说他爱钱。
但这些在我看来,恰恰说明他是一个真实的人。他在采访时承认钱的重要性,因为穷怕了。

不过,内向的他,不善言谈,也很少回应这些评论,沉默有时是默许,有时是拒绝,而周星驰用自己方式做着回应,那就是做好电影。因为他知道那才是自己真正在意的东西。
从这个角度来说,周星驰的生活是自在的、幸福的。专注于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自然是快乐的、幸福的。
正如他在采访中说的:“我喜欢看到人们高兴。很小的时候,我已经有这一观念,如果这一世界有更多笑声,那将更加美好,所以那让我做着现在做的一切。




周星驰的内向性格,就是他的优势,因为他可以专注电影不受外界影响、他富有同理心可以与观众产生共鸣、他的自我探索可以让更多人思考自己的人生,更重要的是,他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过着自在安静的美好生活。
那么,对于内向的我们来说,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要坚信自己天生的性格优势。
因为没有任何一种性格优于或劣于另外一种性格,它对我们的影响才是关键的。
其次,我们要清楚自己的需求,即是否要改变。
因为改变和自己需求相关,需求是改变的动力。
洛肯博士说,幸福的生活包括两个方面,保持现状和着手改变。如果我们对现状不满,就要着手改变,但要从理智和情感两方面综合考虑。
再次,我们要明白着手改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这里要说一下,这个改变并不是要让自己变成外向的人,而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些微调。另外,发觉自己内向的优势时,不要仅限于专注、同理心和自我探索,还有关注善于分析和独立等其他优势。
洛肯博士在书中介绍了改变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找到受压点。
回答下面问题:什么让自己不舒服?自己对什么不满意?
第二阶段:利用判断力,寻找关联。
回答下面问题:问题发生在何处?还有哪里有问题?这些问题是否由我的某种习惯所导致?我在什么情况下会想起这些问题?它们之间有何关联?
第三阶段:跟着感觉走。
回答下面问题:什么能带给你真正的快乐?你渴望什么?你的梦想是什么?你在什么时候觉得特别舒服?
第四阶段:做决定。
计划和思考要通过行动实现,这样外部的改变过程正式开始。
总之,内向的我们,如果想生活得更好,就可以根据上述四个阶段,利用自己的优势,有计划地行动起来。
虽然我们很难成为“喜剧之王”周星驰,但我们可以收获自己的“喜剧人生”。
因为快乐,是我们生活的源头。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书 |《内向高敏者》:你真的不必假装外向
都说周星驰很成功,而他一直认为自己的电影很悲催
以前以为周星驰拍的这部电影是喜剧,后来有了宝宝以后才懂!看哭了
【欢乐喜剧】周星驰电影24小时轮播
【第10放映室】周星驰列传
【周星驰电影】喜剧之王片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